学术投稿

30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的心功能分析

梁伟;徐雅萍

关键词:多发性,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亢患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逐步回归分析, 心血管系统, 现报道如下, 内分泌疾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心功能, 资料, 收集, 临床, 病变
摘要: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本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可因此而发生病变,本文收集经药物治疗后需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心功能资料,逐步回归分析,现报道如下.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隐匿性室早二联律伴折返径路内不典型文氏现象1例

    患者女,30岁.因感冒数日,近感胸闷、心悸.来院就诊.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图1示:基本心律为窦性,频率110次/min,频发2种形态不同的室早呈隐性二联律[1],并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即第1次早搏畸形程度较重,时间为0.16s,联律间期为0.45s;第2次早搏形态畸形程度较轻,时间为0.12s,联律间期为0.50s;以后连续出现3次窦性P-QRS波之后,又重复上述规律.

    作者:颜学红;喻士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对6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

    自1961年动态心电图(DCG)应用于临床以来,对冠心病(CHD)、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何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检出率,仍是心血管疾病防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杜凤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疼痛诱发B型WPW酷似急性前间壁心梗

    患者男,58岁.因便时带血,肛门部周围长肿物,坠痛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月余,来院就诊.门诊诊断:混合痔.并于当日在局麻下行剥离结扎术.

    作者:隋志慧;吴冬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挫伤心电图3例

    例1 男,56岁.因左侧胸部被拳击伤3d入院.体检:T37℃,P98次/min,BP128/75mmHg,左胸及背部见3×2及7×6cm青紫肿胀区,左胸6、7肋压痛明显,胸部挤压征阳性.X线胸片示:左胸6、7肋骨骨折,心电图(ECG)示(图略),心率96次/min,PR 0.14s,QRS 0.08s,V1呈rS型,V2~V5均呈QS型,STv2v3抬高0.1~0.15 mV,T波直立.心电图诊断:

    作者:邹冠蓉;苏叶丽;庄稼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2例肺癌患者心肌缺血时QT离散度分析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的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随机测量3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缺血者在缺血前后的QTd值,并与40例未出现心肌缺血者和40例健康者作对比观察.结果心肌缺血组的心肌缺血后QTd较心肌缺血前、无心肌缺血组和健康组显著增大(P<0.01),而心肌缺血前QTd、无心肌缺血组和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增大(P>0.05).结论肺癌患者心肌缺血时QTd值显著增加.

    作者:陈兆华;陆惠芳;吴晔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观察

    本文对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ECG)检查及血清心肌酶的测定.表明56.7%的病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腹泻出现,病毒可能由呼吸道侵入形成病毒血症;50%的病例心电图异常,其中43.3%为ST-T改变,83.3%的病例出现2项及2项以上的血清心肌酶异常.

    作者:陈明武;刘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的运用及其进展

    运动负荷试验(TET)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者的一种重要无创性检测手段,1928年Feil和Siegel就已认识到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价值[1].

    作者:巩燕;何秉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86例不稳定心绞痛QT离散度的变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QT离散度(QT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发生猝死及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倍受临床重视.但对不稳定心绞痛QTd的变化报告较少.我们测定了86例不稳定心绞痛治疗前后QTd,旨在探讨不稳定心绞痛与QTd的关系.

    作者:孟立军;曹广智;王文英;刁树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高血钾引起系列性心电图改变1例

    高血钾症时,不同的血钾浓度会出现不同的心电图改变.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刘卓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饮酒致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心律及短阵交接区心律1例

    大量饮酒可致各类心律失常,现就我院体检中发现饮酒后引起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性心律1例进行报告.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胃复安过量致室早二联律

    患者女性,47岁.平时经常胃部饱胀感,自备胃复安口服.此次服药后饱胀感无明显改善,24h内分3次口服胃复安60mg后出现面肌痉挛,心慌、胸闷、颈项强直、头后仰,并向一侧歪斜,四肢抽搐.急诊入院.

    作者:刘友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腮腺炎并发心肌炎致T波改变1例

    患者女,28岁.因两耳垂下肿瘤5d伴胸骨后不适1d来院求诊,门诊留观治疗.患者自诉5d前无明显诱因下,觉两耳垂下肿痛,第2d发热,T 38℃,未服药体温降至正常,不伴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及咳嗽、咯痰、气急等,不伴呕吐、腹痛腹泻,后渐觉两耳垂下肿大,昨天开始感到胸骨后隐痛不适,不伴心悸、胸闷、气急.体检:T 36.8C,P 78次/min,R20次/min,BP14/10 KPa,神清,一般情况可,巩膜无黄染,双耳垂下可及肿大的肿块,质软,轻触痛,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腮腺口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HR齐,第1心音正常,胸部X线未见异常.

    作者:徐雅萍;陶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导管射频消融室上速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室上速(PSVT)时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变化.方法记录80例射频前及射频成功后的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测定QTd、JTd间期.结果室上速射频前、后的QTd、JT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对PSVT患者的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变化无影响.

    作者:张丽;李为东;蒋树中;韩冰;孙祥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海绵窦炎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3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畏光、流泪、胀痛、心慌、胸闷,未作任何治疗后1W入院.查体:T 36.5℃,脉搏47次/min,BP120/80 mmHg,双眼无红肿,结膜无充血,右眼瞳孔扩大5mm,眼球压痛明显,对光反减弱,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无扩大,心律不齐,HR47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抗链O、免疫球蛋白均正常.心电图(ECG)示:

    作者:袁光华;邓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束支阻滞与QT离散度对6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判断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由于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瘢痕组织形成,可导致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存在进行性恶化的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SCD).

    作者:李红梅;梁源;杜月英;杨春姣;高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房早伴钟氏现象及非典型文氏型窦房阻滞1例

    患者男,60岁.因间断性心悸1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CAD).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ECG)表现.

    作者:王力明;程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短阵性房速伴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6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W就诊.体检:BP14.0/8.0 KPa(105/60mmHg),颈静脉不怒张,两肺未闻及罗音,心律不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无痛性心肌缺血的Holter诊断及价值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无心绞痛的心肌缺血,又称无症状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SMI造成的心肌梗死,不次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因无症状,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警觉,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本文收集Holter诊断为SMI 3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功能的重要指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独立指标,且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张震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0例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对50例24h动态心电监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敏感性高,阳性检出率为70%,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