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燕;何秉贤
房速伴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AVB)较常见,同时伴阿什曼现象少见,现报告1例.
作者:林加锋;陈晓曙;张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心导的血流微分图对AP心功能参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3882例各种疾病中之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间阳性检出率有极显著的差异(X2=7.4,P<0.01);而非心脏病患者中AP者与其它非心脏病者间阳性率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2.6,P<0.01).结论AP者心功能改变不仅与血流动力学有关还可因酶学改变,进而引起心血管系统某些活性物质分泌和代谢异常,加之剧痛的刺激,导致心血管(尤其是冠脉)强烈痉挛、心肌挛缩、回心血量不足、排血量下降.
作者:王晋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28岁.因两耳垂下肿瘤5d伴胸骨后不适1d来院求诊,门诊留观治疗.患者自诉5d前无明显诱因下,觉两耳垂下肿痛,第2d发热,T 38℃,未服药体温降至正常,不伴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及咳嗽、咯痰、气急等,不伴呕吐、腹痛腹泻,后渐觉两耳垂下肿大,昨天开始感到胸骨后隐痛不适,不伴心悸、胸闷、气急.体检:T 36.8C,P 78次/min,R20次/min,BP14/10 KPa,神清,一般情况可,巩膜无黄染,双耳垂下可及肿大的肿块,质软,轻触痛,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腮腺口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HR齐,第1心音正常,胸部X线未见异常.
作者:徐雅萍;陶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阵发性室上速为心房和房室结交接处的异位心律,兴奋灶快速释放或窦房、房内、房室间折返激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
作者:蒋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2岁,于20年前发现心率50次/min,未作任何治疗,近一个月相继三次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持续约10min,无大小便失禁,院外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室速、窦缓(心率40次/min)、窦性停搏2~3秒、窦房传导阻滞.于2000年6月8日入科查体: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略向左下扩大,HR42次/min,二尖瓣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下传导,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ECG)示:
作者:袁光华;朱来武;刘琰;柳韶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氯丙嗪为抗精神病的首选药物,是吩噻嗪类药的代表.奋乃静(羟呱氯丙嗪)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但疗效不如氯丙嗪[1].两药均对心脏有不良反应.现将近年来住院精神病人服用奋乃静及氯丙嗪后致心电图改变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右室梗死(RMI)逐渐被人们重视,其诊断方法越来越多,如右心导管检测、彩超ECT、磁共振、Park等,但成本越来越高,给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作者:刘远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孩,10岁.因晕厥1d于1999年10月29日收入我院.患儿入院前1d在校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厥,呼之不应,经抢救1h后清醒.醒后觉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并吐出胃内容物.当地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白杏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功能的重要指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独立指标,且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张震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运动负荷试验(TET)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者的一种重要无创性检测手段,1928年Feil和Siegel就已认识到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价值[1].
作者:巩燕;何秉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高血钾症引起特大尖耸型T波,较为罕见,近年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老年心电图(ECC)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对1640例老年人行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异常者771例(47.01%).其中心律失常321例,占异常心电图41.64%(321/771),房早9.21%(71/771),窦缓8.70%(67/771),右束支阻滞(RBBB)7%(54/771),一度房室阻滞(Ⅰ°AVB)4.93%(38/771).其它依次为低电压22.44%(173/771),ST-T改变15.71%(121/771),电轴中度以上左偏占10.12%(78/771).结论老年心电图改变占半数以上,及变化复杂,常提示有器质性病变.
作者:王永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硝酸盐类之扩冠作用毋庸置疑.我们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鲁南欣康)过程中,发现其改善缺血性T波作用十分突出.现总结58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可安;贾兆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对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ECG)检查及血清心肌酶的测定.表明56.7%的病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腹泻出现,病毒可能由呼吸道侵入形成病毒血症;50%的病例心电图异常,其中43.3%为ST-T改变,83.3%的病例出现2项及2项以上的血清心肌酶异常.
作者:陈明武;刘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37岁.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心病.心电图(ECG)示:PI、Ⅱ、avF直立PaVR倒置,本帧ECG除Ⅰ导联外,均有提前出现的室上性QRS,其前有P′波P′-R=0.12s,其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作者:许智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高血钾症时,不同的血钾浓度会出现不同的心电图改变.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刘卓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1-3].QTd异常增大,标志着心室肌复极化的不一致性增加,与室速(VT)的发生密切相关[4],被认为是发生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
作者:谢华;何国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W就诊.体检:BP14.0/8.0 KPa(105/60mmHg),颈静脉不怒张,两肺未闻及罗音,心律不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性,58岁.高血压病史十余年,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和复方丹参片.于1999年12月7日因头昏、头晕、乏力、厌食2W就诊.
作者:刘正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肌病(CM)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但以右心扩大为主要表现的CM则较为少见.我院于近期收治了2例CM病人,现将其心电图(ECG)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王俊芬;王燕舞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