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楚钢
2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检出U波倒置64例,以前壁AMI较多见.U波倒置与AMI部位密切相关,见于心功能较差者,提示其与预后有关.
作者:乔爱春;张溥;贾志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电图上QT间期不长者,由运动试验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TdP)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杨剑峰;赵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异舒吉治疗老年心力衰竭(HF)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和心电图心律失常的检查,分析用药前、后的改善.结果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各种早搏减少,部分房颤减轻.结论静脉滴注异舒吉能纠正老年HF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纪承寅;吕军;周春娜;张希瑞;王克;纪一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34例下壁病理性Q波的心电向量图(VCG),将其分为2组:A组(心梗组n=18),B组(非心梗组n=16).参照2种VCG下壁心梗的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何氏法对A组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92.3%,对B组区别心梗的特异性高达93.7%,对A、B 2组的鉴别有显著意义.
作者:李继忠;黄波;颜丽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54岁.2000年8月17日凌晨因持续性心悸、胸闷2h入院.查体:T 36.2℃,R 18次/min,BP 13.5/8.9 KPa,P68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待排.急查心电图(图1)示,心率75次/min,PR间期0.16s,QRS时限0.08s,STI、Ⅱ、aVF、-V9均轻度上抬≤0.05mV,V7~V9呈qr型,伴T直立,心电轴+60.心电图诊断:窦律、ST改变.
作者:韩少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预激综合征(WPW)的发病率约为0.10%~0.15%,一般在窦律中显示出来,但有预激波仅在房早(PAS)、房扑或房颤等心律失常中表现明显,更能确定诊断.现将遇到的1例酷似多源室早的PAS伴典型WPW报告如下:
作者:卢喜烈;阎保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荨麻疹由于平滑肌痉挛而产生腹痛已为临床医师熟知,但其与心脏改变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观察因各种原因引起皮肤荨麻疹者¨例,其中导致心电图改变的有8例,占72%.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瑞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观察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根据溶栓开始后T波倒置时间≤4h或>4h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2例、B组30例.分析其临床判断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及冠脉造影TIMI分级情况.结果按临床标准判断A组再通率100%,B组再通率50%(P<0.01),1月内行冠脉造影36例,A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B组(TIMI2~3级者A组14/16例、B组8/20例).早期T波倒置提示良好的再灌注,可作为血管再通的又1项临床指标.
作者:郑若龙;王东升;钱惠东;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房室结3径路传导是1种并不多见的心脏电生理现象,现报道所见1例. 患者女,36岁.近3年有反复心动过速史,心电图发现心动过速而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使用苏州东方FP-1型多功能程序刺激仪进行食管左心房调搏.
作者:杨镒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5岁.因心悸、气急3年、加重两月来我院就诊.查体:BP130/80 mmHg,双下肺可闻及干罗音,心率100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三尖瓣返流.临床诊断:肺心病、心律不齐,性质待查.心电图长Ⅱ导(图1)示:窦律,P波高尖,P波电压≥0.25mV.R3、10、14的联律间期≤0.44s,QRS波与窦性者不同(呈3种状态),系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AVC)所致.
作者:陈勇;鲍新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消化道癌(PG)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并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有关PG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报道较少,现报告200例于后.
作者:张品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室早(PVS)较为常见.本文对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PVS超过1千次/24h以上者分析如下.
作者:党希元;文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50例冠心病(A组)及40例正常人(B组)的心电图(ECG)的ST段校正值(STc)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运动前两组的STc均<0.12s,无显著差异;运动后A组STc>0.12s,而B组STc<0.12s.提示TET后STc延长≥0.12s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李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三大并发症之一.本文收集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的AMI 32例的心电图,并对10例合并传导阻滞者作一粗浅分析.
作者:白鲜平;王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48岁.心慌、胸闷10年,发病前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伴双下肢疼痛”史.体查:T 36.5℃,P 100次/min,R20次/mtn,BP140/90 mmHg.超声心动图示:风心病,联合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返流.
作者:阿米娜;杨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36岁.近期因反复心悸、心前区不适,不能平卧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及反复心动过速史.查体:BP135/90-mmHg,律不齐,心尖处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图1)为同次记录,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期720~770ms,提前出现的P'为房性期前收缩(PAS).
作者:王宏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0岁,阵发性心悸2年,气急2月余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衰Ⅱ度.多次心电图检查为房扑4:1下传心室,心脏彩超示各心腔稍扩大,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作者:黄显娥;丛玉滋;包卫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82岁.临床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图示Ⅱ、V1导联.各导联可见延迟出现之QRS波,时限>0.12s,其前无P(或P')波,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图形,为交接性逸搏(JE),每个JE后均伴有一窦性P-QRS-T,其QRS波形态时限与JE相同.除Ⅱ导、P3-R间期为0.19s外,其余所有窦性PR间期均明显延长达0.26s;且于该长PR心搏后均伴有逆行型P-QRS-T.P-后QRS形态时限与其它QRS相同,形成“QRS-P-QRS-P——QRS-T”序列,重复出现形成三联律.心电图诊断:窦缓、CRBBB、交接性逸搏-心室夺获-反复心搏三联律.
作者:毛鹏琪;李珊;冯黎;乔鹏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右心衰与PV1终末电势(Ptfv.)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45例肺心病人资料及100例健康 1 1体检病人,作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常规12导联均为窦律者,观察Ptfv1情况.结果肺心并右心衰(A1组)异常Ptfv1值 1 1敏感性明显高于无心衰组(A2组);(82.25与37.34,P<0.01)肺P与异常Ptfv.敏感性(62.75%与57.24%,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无1例出现Ptfv.负值增大.结论异常Ptfv,与肺P在肺心诊断价值上是一致的,两者数值增大均可作为判断肺心并右 1心衰的1项敏感指标.
作者:吴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1月前快跑或上楼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大汗,无肩背放射,每次2~3min,每周发作3~4次.服硝酸甘油5min之内可缓解.近日夜间疼醒几次(症状同前),含硝酸甘油马上缓解.为进一步确诊来院就诊.经运动试验检查为阳性.运动前体检:血压120/80mmHg,心率70次/min,门诊常规心电图正常.亚极量运动试验前ST-T无改变,运动至5'56'时,患者自述稍有心前区闷痛感.同时在显示屏上观察到STv2-v4显著上2斜型抬高,V1弓背型抬高,立即终止试验.
作者:崔丽娟;邹竞;赵英;胡慧民;李耀辉;徐丽;韩雅玲;荆全民;张颖;陈晓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