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爱春;张溥;贾志越
吲哒帕胺是90年代提倡使用的新型降压药物,具有降压效果肯定、作用维持时间长、副作用较少等优点.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其对高血压病(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及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
作者:孙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因全身乏力、心悸20d入院.既往有四肢节关疼痛、心悸病史.入院体检:血压110/70 mmHg(1 mm-Hg=1.33 KPa),心律不齐,平均心室率52次/min,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胸片示左心耳突出,左、右心室增大,右心缘可见双影.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临床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作者:许梅;卢喜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电图改变一般不能提示疾病的病因,但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具有一定的病因诊断价值,另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可提供诊断线索.然而,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意义尚未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分析10例左侧气胸病例,发现其有左室面导联(I、aVL、V4、V5、V6导联)R波低电压、位置性Q波、QRS振幅变化及R波逆向递增等较为明显的心电变化,其中左室面导联R波电压于坐位时描记心电图又发生了成倍增加,其增加率107%~780%(376.50±225.99),与正常组-22%~73%(-42.33±37.76)及肺气肿组-28%~40%(-31.28±27.64)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韵;王幸;李皓;缪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正常成人体内钾总量约为50mmol/kg,其中98%存在于细胞内,为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正常人血浆中钾浓度为3.5~5.5mmol/L,(16~22mg/dl).各种体液内都含有钾.心肌细胞内、外钾浓度对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都有影响.缺钾或缺乏症指体内总量减少.血钾低于3.5mmol/L称之为低血钾症.发生原因主要为钾摄入不足或损失过多.严重缺钾可造成各种组织的病理损害.活检和尸检发现,以肾脏和心脏损伤为显著.
作者:周克平;徐爱华;张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甲亢性心脏病房颤比较常见,并发严重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非常少见,现报告3例.
作者:谢银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观察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根据溶栓开始后T波倒置时间≤4h或>4h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2例、B组30例.分析其临床判断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及冠脉造影TIMI分级情况.结果按临床标准判断A组再通率100%,B组再通率50%(P<0.01),1月内行冠脉造影36例,A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B组(TIMI2~3级者A组14/16例、B组8/20例).早期T波倒置提示良好的再灌注,可作为血管再通的又1项临床指标.
作者:郑若龙;王东升;钱惠东;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房室结3径路传导是1种并不多见的心脏电生理现象,现报道所见1例. 患者女,36岁.近3年有反复心动过速史,心电图发现心动过速而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使用苏州东方FP-1型多功能程序刺激仪进行食管左心房调搏.
作者:杨镒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31岁,原身体不适,近日出现憋气心慌症状,发作时心慌、头晕、眼前发黑、无汗,约有数秒~1分钟内时间恢复正常,于2000年10月6日来院就诊,经查体:BP 120/70-mmHg,HR 68次/min,无杂音,律整;胸透:心肺(-);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改变;常规心电图:①窦律;②阵发性室速.(图1)
作者:姜冬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6岁.因反复胸闷、心慌入院.体检:T35.5℃,BP110/70 mmHg.嘴唇轻度紫绀.化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听诊心律不齐,心率110次/min,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临床拟诊冠心病.
作者:王敬云;张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64年morris早提出V1导联上P波终末电势的概念(Ptfv1),并率先在心瓣膜病方面进行研究应用.由此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临床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和探索.尤其近10多年来,随着心脏电生理和传导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方面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1岁.常因劳累时或夜间休息时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压榨样不适,每次发作约5~10min,上述症状反复出现6年,加重7h入院.查体:T 36.5℃,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BP140/75mmHg,心音正常,心律规整,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电图检查:窦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I°AVB).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冠心病,心功能下降.
作者:韩碧银;赵霞;王丽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54岁.2000年8月17日凌晨因持续性心悸、胸闷2h入院.查体:T 36.2℃,R 18次/min,BP 13.5/8.9 KPa,P68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待排.急查心电图(图1)示,心率75次/min,PR间期0.16s,QRS时限0.08s,STI、Ⅱ、aVF、-V9均轻度上抬≤0.05mV,V7~V9呈qr型,伴T直立,心电轴+60.心电图诊断:窦律、ST改变.
作者:韩少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行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血管开通与否分成A组(开通组)、B组(未开通组),A组42例、B组10例.并作溶栓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及QTc间期离散度(QTcd)的测定.结果①A组溶栓前、后QTd及QTcd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B组溶栓前、后QTd及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B两组溶栓后QTd及QTcd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溶栓前两组QTd及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溶栓后A组死亡1例,B组死亡4例.提示AMI溶栓血管再通可降低QTd,减少猝死的危险性.
作者:郑若龙;王东升;钱惠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预激综合征(WPW)的发病率约为0.10%~0.15%,一般在窦律中显示出来,但有预激波仅在房早(PAS)、房扑或房颤等心律失常中表现明显,更能确定诊断.现将遇到的1例酷似多源室早的PAS伴典型WPW报告如下:
作者:卢喜烈;阎保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低血钾周期性麻痹(HKPP)致心律失常28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KPP可致各种心律失常,抑制性心律失常较兴奋性者发生率高.血钾降低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与心律失常的类型无关.
作者:达天武;张迎春;郭峻梅;赵琳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31岁,被一群马蜂蜇伤后尿少、肉眼血尿2d入院.体检:T 35.6℃、R20次/min、BP117/86 mmHg、心率:64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血清K+7.9mmo]/L、BUN28.50 mmol/L、CRE 618.00umol/L、CO2CP 17mmol/L,尿常规:RBC+++.临床诊断:急性肾功衰竭、高钾血症.心电图(图1)示:窦律,频率63次/min,PR间期0.16s,QRS时间0.08s,T波普遍高耸呈帐篷状,尤以V3、V4为显著.
作者:张琴;陈晓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36岁.近期因反复心悸、心前区不适,不能平卧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及反复心动过速史.查体:BP135/90-mmHg,律不齐,心尖处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图1)为同次记录,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期720~770ms,提前出现的P'为房性期前收缩(PAS).
作者:王宏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频心电图(HFECG)是1种快速而细小的电信号,目前主要分析出现在QRS波上的高频成份,表现为切迹、扭结、顿挫,能显示常规心电图不能反映的高频信号.目前人们已认识到远在常规心电图发生异常以前,HFEGG就已经显示了许多心脏疾病的早期信息.文献报道它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及病变程度的价有一定的作用[1].
作者:张亚玲;赵家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12h内晕厥5次急诊入院.患者因家务纠纷致情绪失控,自觉头晕、胸闷,入院前12h内,反复发作晕厥5次;伴尿失禁,每次持续数min.晕厥间歇期无明显心前区不适,否认心脑血管等病史.父母及两个妹妹健在,元类似病史.体检:神态清,精神差,口唇轻度紫绀.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心率62次/min,可闻及频繁“早搏”,各瓣膜区元明显杂音.实验室检查:
作者:赵红;刘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左束支的前后分支或右束支的固有节律点(有传入保护功能),通常与窦性节律点(往往无传入保护功能)共同控制心脏搏动而形成的一种竞争心律,称之为分支性并行心律(FPSR).FPSR的心电图表现除具有分支性心搏的定位诊断特点外,其他诊断条件完全与室性并行心律相同-即异位心搏的联律不等,异位心搏长短周期之间有简单倍数关系或有一个大公约数,往往出现室性融合波(FPSR的融合波特称“窦-分支室融”).本文报告的3例皆完全符合上述诊断条件,下面3例资料将不再重复提及.
作者:吕香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