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黄泳;王升旭;李求实;陈静;肖炜

关键词:针灸学, 创新创业人才, 教学平台
摘要:针灸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指在针灸教学全过程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特别是结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有目的 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创新创业型教学模式,我们开展了相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师+技师型人才、临床医师+研究型人才、临床医师+对外交流型人才等的创新创业培养平台建设.这种培养模式,能大限度地调动和挖掘学生潜能,赋予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打好事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医院的绩效管理

    医院绩效管理与激励体系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的绩效管理和激励体系能够引导医院各部门及员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绩效,全面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医院绩效管理与激励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医院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一个医院的绩效管理与激励体系也反映了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也是构筑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因此,对医院绩效管理和激励体系的研究是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内容.

    作者:季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华胃康对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华胃康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情况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收集胃液,测量其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中华胃康有明显降低胃液量的作用,同时显著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 中华胃康作为治疗胃病的临床用药,能有效地抑制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发生.

    作者:刘宇峰;许海燕;余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对药学生的药物警戒教育

    通过对我国药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对药学生加强药物警戒的必要性和实施办法,提出医药院校应对药学生加强药物警戒教育,提高药学生的药物警戒意识.

    作者:陆桂喜;陈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蒙药方黄柏十五味散治疗烧烫伤体会

    烧烫伤均由意外事故所致,多数患者自行购买烫伤膏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比较严重时才到医院就诊.本人采用自拟蒙药方黄柏十五味散治疗烧烫伤数例,疗程缩短,疗效较好,而且不留瘢痕或留下瘢痕亦不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邱景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网婚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网婚是网络关系发展的一种形式,以模拟现实婚姻的内容与形式吸引了众多网民,其中包括青少年、未婚成人、已婚成人.青少年身陷网婚以致无法处理现实问题的事件屡有报道,已婚人士网婚现象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不同网婚人群的心态,剖析网婚的利弊,为人们正确对待网婚提供心理学视角与相关策略.

    作者:余喜;夏欧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郑钦安阴阳辨证特点概述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钦安先生认为,临证至关重要且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辨清阴阳.其始终立足于先天一元,提出万病起于一元损伤,而一元又分为元阴、元阳,诸病无非元阴或元阳之亏虚所致.此乃钦安先生辨阴虚、阳虚之根本,也是其独到之处.

    作者:牟典淑;刘力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离子导入加多色光交替闪烁法治疗弱视

    目的 探讨小儿弱视的佳治疗方法,比较小儿弱视的中药离子导入加多色光交替闪烁法与传统戴镜遮盖法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227例368眼门诊弱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离子导入加多色光交替闪烁法组211眼,传统戴镜遮盖法组157眼.用两种治疗方法从小儿弱视的年龄、类型、程度及注视性质的转变进行比较.结果 在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注视性质的转变方面,中药离子导入加多色光交替闪烁法优于传统戴镜遮盖法.结论 小儿弱视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加多色光交替闪烁法优于传统藏镜遮盖法.

    作者:许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是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本病一般需监护一周,卧床1~2周,有并发症者还需延长监护和卧床时间.在此过程中,患者常常表现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诸多不适,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除这些不适,将给疾病康复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导致病情恶化,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的护士,应当及时发现AMI患者的身心不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加舒适感,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杨晓君;白艳堃;王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案例创设在中医临床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病例讨论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中医学生的医学素质,是培养合格中医医师的有效手段之一.故病例的创设是病例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中医临床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好教学病例,以选择好的病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丽;王松梅;蒋少泉;张敬学;王婧;赵莹;张林;许树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灸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针灸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指在针灸教学全过程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特别是结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有目的 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创新创业型教学模式,我们开展了相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师+技师型人才、临床医师+研究型人才、临床医师+对外交流型人才等的创新创业培养平台建设.这种培养模式,能大限度地调动和挖掘学生潜能,赋予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打好事业发展的基础.

    作者:黄泳;王升旭;李求实;陈静;肖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多因正虚邪实,治宜扶正祛邪为主.当代中医接触到的患者多是手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患者,此时患者主诉为手术后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现的血象下降,放射性肺炎以及肝损害等局部和全身症状.本文将近年来有关该症状的中医药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赵玲;何若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褚玉霞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

    本文对褚玉霞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褚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以活血化瘀,软坚消癥,补肾益精为治疗的基本法则,临证选方用药颇具特点.

    作者:吴青燕;王占利;朱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有三十年了,孔子曰:三十而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正规化,培养出来许许多多中医学科方面的专门人才.中医学是一个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学科,这种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以及在研究生这样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笔者结合自己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及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对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王彤;杨卫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福建岁时除害灭病民俗的中医内涵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早已认识到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某些害虫有关.研究岁时民俗也可借鉴古人除害灭病的有效措施和丰富经验.本文从端午·烟熏除毒、挥洒雄黄酒、雄黄入筒燃放及六月六·曝晒火虫、重阳节·插茱萸等民俗活动中,挖掘其有益健康的内容,对防疫或有裨益.

    作者:肖诏玮;李君君;黄秋云;林端宜;原丹;马榕花;黄绥心;施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喘证病人的辨证施护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物,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疾病.

    作者:毕红燕;谢金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清空煎治疗偏头痛机理探讨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脑风等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由神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其发病急骤、痛势剧烈、止作无时、痛止如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常伴恶心、呕吐、失眠、焦虑等自主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医学界公认的难治疾病.随着社会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精神和心理高度紧张,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对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方法及药物研究很多,虽可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但副作用明显,且复发频率无显著降低.

    作者:张晓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4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2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对照组22例以西医治疗为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2.8%,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有较好疗效.

    作者:罗列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32例分析及护理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是采用每天连续24h或接近24h的一种连续血液净化疗法替代受损的肾功能的净化方式.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证不断拓宽,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而且发挥着其他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已从单纯替代肾脏功能扩展到非肾脏疾病的救治领域.因其仪器设备的可移动及缓慢、连续清除大中分子炎性介质及有害物质,替代肾脏的功能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应用于急性肾衰竭并心血管不全、脑水肿、高分解代谢状态,严重全身水肿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危重患者的救治中.

    作者:韩卫华;李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运用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1].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通常所指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郜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48例

    目的 探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报告2005年至2008年牟平中医院外科采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48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0mim.术中平均出血200ml,术后30例未做膀胱冲洗,平均留置尿管6天,无膀胱痉挛.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孙良坤;祝涛;曲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