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金霞
目的 探讨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 将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通过微泵注入尼莫通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观察. 结果 73例病人脑血管痉挛症状改善,头痛缓解.采用深静脉注射的病人无发生静脉炎,采用周围静脉注射的病人均发生静脉炎.结论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解除脑血管痉挛、明显降低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病死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瑞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01~2006-06,我们对 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青;马聪敏;刘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 将70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静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是治疗该病的较理想药物,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祖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发展,计算机已逐应用在科技工业、医学等领域.我院自2003年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在此着重探讨微机管理在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范秀华;李建云;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对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277名临床护士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SCL-90总均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忧郁、恐怖两项均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执的均分低于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2)15.6%的护士存在中度以上水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忧郁、人际敏感、恐怖、焦虑.(3)EPQ量表各维度分值与常模比较,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内外向和掩饰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的心理状况与一般人基本相近,部分人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医院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徐珊玲;汪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导尿管夹闭方法对脑血管昏迷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脑血管昏迷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各30例,2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液,对照组采用临床判断的方法排放尿液.结果 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后10例自行恢复膀胱排尿功能,对照组6例能自行恢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行穴位刺激6例,对照组为13例,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重新植入导尿管3例,而对照组为9例,P<0.05;2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实验组为(4.9±1.6)h,对照组为(7.3±2.0)h,P<0.005.结论 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液有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 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作者:尼占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反复胸骨后隐痛半年,加重20d入院.家族中有3人均因食管癌去世.体格检查:体型瘦小,胸骨叩击痛,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54次/min,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
作者:申树娟;翟文红;赵景志;李汉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将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的3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治情况作一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陈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有功能训练、小儿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熏蒸.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8.2%), 前者与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中药熏蒸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
作者:宋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东菱迪夫(巴曲酶)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 12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评价比较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结果 巴曲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扎格雷钠组(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
作者:吴惠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与回顾总结丘脑出血(intraventricuiar hemorrhage,IVH)破入脑室系统与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atism)机制,注意与去皮质综合征(decorticate syndrome)和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的鉴别,更好的指导抢救用药.方法 回顾总结临床资料相关症状与体征.结果 无动性缄默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醒状昏迷,与丘脑及丘脑邻近部位病变,上下行纤维传导被阻断有关.结论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现无动性缄默症,应进行脑卒中单元特殊治疗,积极降颅压、脱水、利尿、止血、保脑、促醒、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必要时行脑窒穿刺引流术等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1942年由波士顿眼病理学家Terry[1]首先报道.Terry发现本病的特点是早产患儿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命名,1984年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我院自2006-06月开始对早产儿进行ROP病变筛查工作,现将2006-06~2007-01 ROP筛查及其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静;崔菊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酒精中毒的人员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应用纳洛酮治疗38例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汉族,因行走不利9年、伴四肢抖动5年于2006-11-20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无同样患者,于9年前不明诱因出现走路僵硬、渐出现足内翻、脚跟不能着地,曾在我院骨科行脊柱(颈、胸、腰椎)MRI扫描,未见异常.
作者:曾国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分类中大面积梗死、出血性梗死、多发性梗死人们较为熟悉,分水岭梗死(CWI)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脑分水岭梗死(CWI)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习予祥;秦玉瀚;冯树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是脑血管疾病中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疾病.2002-06~2007-06我院共收治脑干出血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瑞民;张自富;范波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初的检查工具演变成重要的治疗工具.担由于内镜的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管道细长、结构复杂,用后的清洗消毒灭菌难度大,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作者:陈玲红;庄云英;黄燕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本文总结我院1990-10~2006-12的10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例,术后发生感染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晖;冯树贵;黄明军;代明安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