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业庆;周富英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2002-01~2005-06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男34例,年龄39~70岁,平均54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的时间为6h以内.尿激酶以1万~1.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万~130万U,平均70万U.结果 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47例,并发脑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9例.结论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总量小,并发症少.
作者:孙海江;王建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为研究TCD检查对临床诊断偏头痛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检测技术对临床上CT及MRI检查无异常且偏头痛正处于发作期的180例患者与128例无头痛症状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0例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异常加快,明显高于对比组.结论 TCD能准确的检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颅内段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作者:丁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对6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 脑电图正常患儿治疗效果优于脑电图异常者.结论 脑电图对评估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有一定指导价值,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于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精神科是常见急症,自2002-06~2006-05本科记录到晕厥患者44例,后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4例,对24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李复莲;石金琴;陈圣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自1999-02~2006-02,对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配合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宜洲;许群芳;陈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导尿管夹闭方法对脑血管昏迷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脑血管昏迷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各30例,2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液,对照组采用临床判断的方法排放尿液.结果 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后10例自行恢复膀胱排尿功能,对照组6例能自行恢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行穴位刺激6例,对照组为13例,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重新植入导尿管3例,而对照组为9例,P<0.05;2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实验组为(4.9±1.6)h,对照组为(7.3±2.0)h,P<0.005.结论 拔除导尿管前采用膀胱测压的方法排放尿液有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东菱迪夫(巴曲酶)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 12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评价比较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结果 巴曲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扎格雷钠组(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
作者:吴惠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银环蛇毒是神经毒素,一般咬伤后当时无明显不适感,伤后1~3h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往往因喉头水肿,外周呼吸、肌麻痹以及心脏束支传导阻滞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1995-06~2006-08,共收治银环蛇咬伤患者87例,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协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酒精中毒的人员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应用纳洛酮治疗38例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将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的3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治情况作一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陈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儿童脑梗死,又叫小儿急性偏瘫,是随着近几年头颅CT、MRI等影像学的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临床诊断.近几年14岁以下儿童脑梗死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在病因、诊治和预后均与成年人不同,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偏瘫作一分析.
作者:浮纪玲;贾新丽;王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4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治疗组,n=25)和单纯用药物治疗(对照组,n=21),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心理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作者:田加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是脑血管疾病中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疾病.2002-06~2007-06我院共收治脑干出血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瑞民;张自富;范波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自2002年购进北京宝润佳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CRI-A电脑康复治疗仪以来,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慧敏;马越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治疗措施,但随之带来的术后脑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上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我科对2000-05~2003-06住院的36例ACI患者使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MG免疫紊乱的研究中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白介素-18(IL-18)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在免疫网络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IL-18的来源、分子结构特点、编码基因、生物学特性、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赵伟金;莫雪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王遐;苏红革;谷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青年脑梗死呈上升趋势,2002-06~2006-06,本院收治青年脑梗死6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顾杰;李秀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01~2006-06,我们对 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