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治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五法

张安娜

关键词:肝性脑病, 中医疗法, 重型肝炎
摘要:肝性脑病是重型肝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损伤所致的肝细胞大量坏死,使来源于肠道和体内的一系列有害代谢产物不能被肝脏解毒和清除,从而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笔者在采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遗传性原发性肌阵挛一家系追踪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6岁.双上肢、躯干颤抖36年,加重9 年.36 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双上肢肌肉跳动.每月发作1~2次,发作次数逐年增多.阵挛波及到躯干和颈部,常呈弥散扩展.而且,四肢肌肉抽搐每年发作1~2次,不能自控,持续10~30 min.服用苯妥英钠,症状未见好转.9 年前始,每天发作数次,且双上肢、躯干、头部出现屈曲并外旋.精神

    作者:丁业庆;周富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

    目的 对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 将70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静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是治疗该病的较理想药物,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祖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早期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 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作者:尼占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青;马聪敏;刘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18例

    我院自1999-02~2006-02,对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配合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宜洲;许群芳;陈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护理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16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治愈13例,好转2例,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 认真作好行脑脊液置换术的SAH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丰云;迟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我们通过对72例经CT、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方宁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发生,根据2002-09月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护理记录是医疗机构向鉴定委员会必须提供的客观材料之一[1];同时护理记录是否规范、及时、完整、准确,影响到整份病历的质量,也是护理工作质量优劣的充分体现.为全面了解我科护理记录质量情况,对我科2006-01-12,603份神经外科护理记录进行分析,对存在的缺陷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江幼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蜡疗治疗痉挛型脑瘫68例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王遐;苏红革;谷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77名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对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277名临床护士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SCL-90总均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忧郁、恐怖两项均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执的均分低于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2)15.6%的护士存在中度以上水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忧郁、人际敏感、恐怖、焦虑.(3)EPQ量表各维度分值与常模比较,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内外向和掩饰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的心理状况与一般人基本相近,部分人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医院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徐珊玲;汪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2002 ~2006年26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放弃治疗);术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得到改善.结论 中、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造成颅脑外伤后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诊断及治疗,可降低重型脑外伤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超;黄万振;崔葆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晚期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并发脊髓损伤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反复胸骨后隐痛半年,加重20d入院.家族中有3人均因食管癌去世.体格检查:体型瘦小,胸骨叩击痛,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54次/min,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

    作者:申树娟;翟文红;赵景志;李汉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

    2004-01~2006-06,我们对 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检查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头颅CT作对比研究.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72h)脑电图异常率为88.3%,功率谱分析显示患侧α频段功率值降低,慢波频段功率值增高,CT异常率为59.4%.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定侧与CT基本相符.结论 脑电图反映脑功能活动,对皮质缺血非常敏感,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优于CT.

    作者:张瑾;康素玲;王胜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配合

    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1942年由波士顿眼病理学家Terry[1]首先报道.Terry发现本病的特点是早产患儿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命名,1984年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我院自2006-06月开始对早产儿进行ROP病变筛查工作,现将2006-06~2007-01 ROP筛查及其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静;崔菊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Fahr病1例报告

    Fahr病由Bamberger于1855年首先提出,Fahr在1930年作了描述,Fahr病又称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为家族遗传性疾病,也可见散发病例,本病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周元林;卓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支持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4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治疗组,n=25)和单纯用药物治疗(对照组,n=21),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心理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作者:田加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 将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通过微泵注入尼莫通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观察. 结果 73例病人脑血管痉挛症状改善,头痛缓解.采用深静脉注射的病人无发生静脉炎,采用周围静脉注射的病人均发生静脉炎.结论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解除脑血管痉挛、明显降低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病死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瑞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结合治疗银环蛇伤87例

    银环蛇毒是神经毒素,一般咬伤后当时无明显不适感,伤后1~3h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往往因喉头水肿,外周呼吸、肌麻痹以及心脏束支传导阻滞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1995-06~2006-08,共收治银环蛇咬伤患者87例,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协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