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江幼君

关键词:护理记录, 缺陷, 对策, 神经外科
摘要: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发生,根据2002-09月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护理记录是医疗机构向鉴定委员会必须提供的客观材料之一[1];同时护理记录是否规范、及时、完整、准确,影响到整份病历的质量,也是护理工作质量优劣的充分体现.为全面了解我科护理记录质量情况,对我科2006-01-12,603份神经外科护理记录进行分析,对存在的缺陷及对策总结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44例丘脑出血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丘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44例丘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4例丘脑出血患者中,高龄(年龄>60岁)、意识障碍重(GCS<8)、血压高(MAP>145mmHg)、血肿大(≥30ml)及血肿破入脑室的病死率高.结论 丘脑出血的近期预后与年龄、血压、意识情况、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韩瑛;张颖琪;吴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及脑电图分析

    目的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对6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 脑电图正常患儿治疗效果优于脑电图异常者.结论 脑电图对评估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有一定指导价值,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于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微机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发展,计算机已逐应用在科技工业、医学等领域.我院自2003年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在此着重探讨微机管理在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范秀华;李建云;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发生,根据2002-09月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护理记录是医疗机构向鉴定委员会必须提供的客观材料之一[1];同时护理记录是否规范、及时、完整、准确,影响到整份病历的质量,也是护理工作质量优劣的充分体现.为全面了解我科护理记录质量情况,对我科2006-01-12,603份神经外科护理记录进行分析,对存在的缺陷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江幼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内窥镜的清洗与消毒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初的检查工具演变成重要的治疗工具.担由于内镜的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管道细长、结构复杂,用后的清洗消毒灭菌难度大,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作者:陈玲红;庄云英;黄燕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用灯盏细辛4支加入NS 250ml,iv gtt,qd + 甲钴胺片500μg,tid,口服. 对照组43例,单用甲钴胺500μg,tid,口服, 2组疗程均30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 对照组有效率60.4%,2组疗效和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常乐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酒精中毒的人员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应用纳洛酮治疗38例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病区设立护理秘书的体会

    护理秘书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岗位,它使办公班护士的工作更加具体化.其工作内容是专门负责病房文书、医嘱处理、电脑输入、领用物资、打印粘贴各种单据和对外联络以及协助护士长处理一些杂务型工作.我院从2005-08月开始在每个护理单元设立了护理秘书一职,体会如下.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探讨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患儿各种需要为目的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作者:刘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影像学检查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头颅B超、CT、MRI在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患儿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例明确诊断,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 对于颅内出血的患儿,B超是一种可靠,无创伤的检测手段,而CT、MRI各有利弊.

    作者:沈文娟;许月珍;泮顺陆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围术期并发脑卒中12例分析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12~2006-05 25000例全麻后出现12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对全麻后意识恢复障碍病人,首先排除麻醉药的残留反应.用纳洛酮对抗镇痛药,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作用,氟马西尼对抗地西泮作用.其次,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后查瞳孔.CT诊断肢体活动情况.结果 诊断脑卒中12例,其中脑出血2例,脑梗死10例,其年龄55~86岁.术前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史.结论 围术期脑卒中发生原因与术前年龄大、高血糖、高血压有关,与术中血压波动大脑灌注压改变有关.

    作者:李海朝;李晨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

    目的 对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 将70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静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是治疗该病的较理想药物,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祖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14d)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监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组总有效率91.4%,显效率82.9%,其中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无死亡.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显效率60%,其中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4例,无变化5例,恶化2例,死亡3例,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程乾;牛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貌似半球病变脑桥腔隙性梗死13例临床分析

    随着MRI影象技术的普及,脑桥腔隙性梗死并非表现出经典脑桥定位体征,而表现对侧偏身运动障碍(面、舌瘫)和(或)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性轻瘫,貌似大脑半球病灶定位体征,易导致错误定位.现就MRI证实的貌似半球病变的桥脑腔隙性梗死13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万淑英;张芳;胡漪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配合

    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1942年由波士顿眼病理学家Terry[1]首先报道.Terry发现本病的特点是早产患儿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命名,1984年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我院自2006-06月开始对早产儿进行ROP病变筛查工作,现将2006-06~2007-01 ROP筛查及其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静;崔菊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精神病患者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治及护理干预措施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精神科是常见急症,自2002-06~2006-05本科记录到晕厥患者44例,后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4例,对24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李复莲;石金琴;陈圣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青;马聪敏;刘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 将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通过微泵注入尼莫通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观察. 结果 73例病人脑血管痉挛症状改善,头痛缓解.采用深静脉注射的病人无发生静脉炎,采用周围静脉注射的病人均发生静脉炎.结论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解除脑血管痉挛、明显降低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病死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瑞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肝性脑病患者放弃治疗的临床决策分析

    目的 本文对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时放弃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医患关系提供合理的措施.方法 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乙肝或丙肝肝硬化患者和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肝性脑病后选择放弃治疗.对放弃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治疗,协调医患关系.结果 对28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性脑病出现后放弃治疗原因分析,经济原因占57.1%(16/28),家属主动放弃占35.7%(10/28),个人信仰和土葬习惯占7.2%(2/28).对放弃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决策.结论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但临床上选择放弃治疗应慎重对待,医生应做出正确判断,与患方进行必要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酒金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干出血26例临床分析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是脑血管疾病中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疾病.2002-06~2007-06我院共收治脑干出血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瑞民;张自富;范波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