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郝彬;马冀;余少正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超早期, 患者, 报告
摘要:我科自2000-04~2002-03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简称微创)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简称开颅)在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CO中毒性脑病的CT分析

    急性CO中毒是北方冬季的常见病,其首发症状和迟发症状均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颅CT对CO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现将我院50例CO中毒患者的CT影像改变进行回顾和分析.

    作者:张孟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血光量子疗法对脑梗死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应用自血光量子(UVB)治疗脑血管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都是对UVB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对其远期疗效的观察报道甚少.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UVB治疗脑血管病1500多例,对其中37例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回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1~1.5年以上远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和凤;彭军;王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8例偏侧面肌痉挛进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27例,总有效率100%.起效时间平均3d.局部反应轻微,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方法.

    作者:钟建国;宋维庚;陈红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癫痫患儿服用苯巴比妥时血清浓度、血清游离浓度和唾液浓度的关系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PB)治疗癫痫时的血清浓度(Cp)、血清游离浓度(FCp)、唾液中浓度(Cs)的关系.方法: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6例单服PB的癫痫患儿的3种PB浓度.结果:不同年龄组癫痫患儿之间PB的平均Cp、FCp、Cs差别无显著意义;Cp与FCp,FCp与Cs有较好的相关性,而Cp与Cs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测定Cs可反映FCp的水平,因此可通过测定PB的Cs水平检测PB实际抗癫痫药物浓度.

    作者:王莉;陈国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本文根据临床及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方法,对98例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分析.

    作者:孙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囊虫病与脑卒中20例报告

    近年许多报道证实脑囊虫病与脑卒中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来自囊虫病高发区,而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中青年患者,应警惕囊虫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性.现将我院1991~2002年收治的20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习予祥;秦玉翰;黄志梅;丁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对80例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除服抗抑郁药外,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对照组只服抗抑郁剂不进行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自编量表评定患者是否安心住院,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率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安心住院率及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安心住院并提高疗效.

    作者:孙胜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半常规量甘露醇治疗脑卒中对肾功能损害的观察

    我们自1998年6月以来,采用半常规量甘露醇0.5g/(kg*次)治疗脑卒中50例,并与常规量甘露醇1.0g/(kg*次)治疗的脑卒中50例进行肾脏损害的观察.使用半常规量组明显降低了肾脏损害,且降颅压效果基本相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凤武;刘永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10例临床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各异,患者常常反复求诊于骨科、神经科、理疗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容易引起误诊.2001-01~2001-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该类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和护理

    小儿惊厥在临床上发病多突然,表现凶险,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甚至时间更长,有时反复发作,而且不经过适应处理和精心护理,相当一部分不能很快恢复,可形成惊厥持续状态.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婴幼儿的生命或发生严重脑组织损伤,留下后遗症.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经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焦启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RamSay Hunt综合征46例临床分析

    RamSay Hunt综合征亦称耳带状疱疹或膝状神经节炎,因早由RamSay Hunt 于1870年记载而命名,该病较少见,可占周围性面瘫的3%~12%[1].1981~1999年我科诊治46例该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昆;郭冬菊;庞聪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OPD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易并发脑梗死性疾病,虽对患者危害很大,但临床上对此尚不够重视.我院1995-06~2001-12收治COPD 1127例,其中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赖伟;阮曙京;莫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脑垂体腺瘤26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处理脑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以及术后处理.方法:对26例脑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脑垂体腺瘤切除术.根据骨性鼻中隔推开的易难程度,9例采用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17例采用经单鼻孔-鼻中隔中段-蝶窦入路进行手术.根据患者鼻孔大小,21例进行了鼻小柱一侧或右侧鼻翼基部切开.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6分钟.肿瘤镜下全切20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和鼻中隔穿孔各1例.经5个月~4年随访,肿瘤复发3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脑垂体瘤摘除术缩短了手术路径、暴露所需时间短、创伤小,是处理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小兵;张永红;刘娟;张景龙;李光;郭勇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作者对1997-11~2001-11门诊的老年高血压病50例,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及患者的不同个性进行卫生宣教,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护理

    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或轻或重的持续性残疾,机能障碍及并发症,这些变化使患者在家庭及朋友间的角色也有所改变,从而可能导致许多情感和行为障碍,其中抑郁常见,称为脑卒中后抑郁(PSD).

    作者:张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腔隙性脑梗死308例临床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深穿枝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大脑半球白质和脑干缺血性病变.自从CT问世以来,经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越来越多,现将我院经头颅CT证实的308例腔隙性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发病病因及危险因素.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注氧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氧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SAH均行腰穿放出5~20ml血性脑脊液,在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氧气5ml,对脑脊液中红细胞消除时间和临床转归进行观察.结果:113例注氧3~6次,平均4次脑脊液中红细胞消除.临床治愈58例,治愈率51.3%;好转39例,有效率35.3%;并发脑梗死9例(7.9%),轻度脑积水4例(3.5%).结论:注氧脑脊液置换可有效提高SAH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郎胜利;梁春丽;廉三虎;韩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的降温护理

    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在发病早期(48h内)可骤然升高至39℃以上,热型多呈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匀,温度不对称,皮肤干燥无汗.物理降温则有一定的疗效,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

    作者:黄燕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酶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酶的变化.方法:对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清酶的检验.结果:其中血清酶升高者25例(占21.2%),各项血清酶均值高于正常值(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酶的分析有助于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元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12例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者甚为少见,现将我们近10年来所确诊的12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霍松;宋景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