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生
湖南省汉寿县凤阳冲村于2005年4月被定为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为了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5~2007年对凤阳冲村进行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未龙;欧阳善文;王一林;李艳;王恬;李晓阳;贾铁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18S-rRNA)序列的同源性及采用该基因建立PCR法检测水体中低密度血吸虫尾蚴的可能性.方法 提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上述基因组中同一目的DNA片段,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以经沸水加热处理、氨水处理及NaOH、HCl、乙醇沉淀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比较对单个尾蚴的检出率.结果 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和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均能扩增出长度为469bp的DNA片段.经氨水处理和NaOH、HCl、乙醇沉淀法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PCR方法均能扩增到目的基因.在未经处理或沸水加热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中,仅有50%标本能扩增到目的基因.结论 血吸虫不同种株问18S-rRNA基因具有广泛同源性.经氨水处理或NaOH、HCI、乙醇沉淀法处理的标本,采用PCR法对低密度尾蚴的检出率高于未经处理或经沸水加热处理的标本.
作者:李洪军;梁幼生;戴建荣;陶永辉;汪伟;曲国立;魏剑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建立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系统,为及时处置突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全市设立13个监测点,开展当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监测查病,监测调查历史有螺区和输入性钉螺等.结果 当地居民查病23 426人,血检阳性率为0.38%,居民感染率为0;外来渔船民等流动人员监测查病3 401人,血检阳性率为0.62%,外来居民感染率为0.029%,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人.查出钉螺复现面积1.38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未查到输人性钉螺.历史有螺环境改造率为34.90%. 结论 南通市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孳生;有外来输入性病人存在,对本市血吸虫病的再流行将会构成潜在威胁,今后应加强疫情预警监测.
作者:丁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的疫情数据,了解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为及时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80个血吸虫病监测点的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资料,数据汇总整理,分析2007年的监测结果. 结果 2007年全国监测点总的居民感染率为0.92%,比2006年下降了42.31%;80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均<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高峰出现在50~60岁组;黄牛和水牛仍是主要感染家畜,总的家畜感染率比2006年下降明显;活螺平均密度为0.430 0只/0.1 m2,感染螺框出现率为0.06%,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 7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16%,都比2006年有所下降. 结论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牛感染率和钉螺疫情已连续3年下降.
作者:党辉;朱蓉;郭家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探讨今后的防治监测策略.方法 根据广西区19个流行县(市)2004~2007年血防监测工作年报表,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结果 4年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粪便检查确诊,对26 345名当地居民查病,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但在393名外来人员中发现9例血吸虫病人;粪检当地耕牛14 326头,解剖野鼠8 566只,均未发现血吸虫阳性;累计在289个乡(镇)开展螺情监测,查螺面积12 095.1 hm2,共发现2个残存螺点,面积4.6 hm2.结论 广西区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在监测中发现输入性病人和较大面积的残存螺点,提示今后应该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张鸿满;黎学铭;谭裕光;阮廷清;林睿;江河;黄福明;欧阳颐;张陆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慢性丝虫病的患病情况,估算慢性丝虫病患病人数.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所调查乡(镇),在抽取的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村调查慢性丝虫病患病情况.结果 75个流行县共调查249个流行乡(镇),708个流行村,703489人,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674例.患者以象皮肿为主,占92.88%;年龄以>60岁居多,占89.91%;病程以≥20年者为主,占93.62%.全省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为0.10%.全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推算数为24 103人. 结论 江西省遗留慢性丝虫病患者人数众多,关怀照料工作任务繁重.
作者:龚艳凤;李志宏;金锦扬;张昆照;郑建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IFN-γ对感染弓形虫孕鼠细胞免疫状态及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取BALB/c孕鼠60只随机分为阳性感染对照组、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孕鼠妊娠第8天用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治疗组于妊娠第7、8、9天用1 000 U IFN-γ治疗.所有各组孕鼠在妊娠第10、12天尾静脉采抗凝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水平.并在妊娠第12天解剖孕鼠,观察活胎率及胎仔脑组织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 感染对照组及IFN-γ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在孕后第10、12天CD4+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明显;但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妊娠第10、12天CD4+T细胞显著升高,CD8+T细胞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升高,活胎率也明显升高,宫内胚胎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结论 IFN-γ治疗可以改善感染弓形虫孕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孕鼠免疫力,减少垂直传播概率.
作者:黄连春;施文艳;陶如华;曹永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克隆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 TGR)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m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Sj TGR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技术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采用PCR技术成功地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TGR基因片段,TA克隆后DNA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长度为1791 bp,编码596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质量65 kD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曼氏血吸虫TG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2%,含有吡啶核苷酸二硫化物氧化活性中心CVNVGC序列,在氨基端含有谷氧还蛋白特征性的活性位点CPFC基序. 结论 Sj TGR基因克隆获得成功,为发展抗日本血吸虫新药及疫苗候选分子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曙英;殷旭仁;华万全;曾小军;陈红根;梁幼生;高琪;余传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湖沼垸内型重度流行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疫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免疫学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外出地区和外出期限等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同时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查治病和建立血防健康档案等措施.结果 疫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总人口的33.39%,血检阳性率为20.94%,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3.30%和18.99%,男性高于女性.在本市企业务工者和在广东、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地区务工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4.31%和17.79%;4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为24.92%,小学以下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感染率分别为23.78%和19.11%. 结论 由于漏查漏治,湖沼垸内型疫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严重.疫区政府和血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该类人群的管理和查治力度,杜绝和控制其传染源向非疫区扩散和传播.
作者:张玉其;徐乾成;王正才;熊元强;田建平;张娟;张瑞;杨伏玲;孙维山;章伟;杨晖;杨荣;胡合举;王文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丹阳市采取以集体驱虫减少传染源为主,结合健康教育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肠道线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将1992、1995、1999~2006年丹阳市肠道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应洪琰;朱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及资料整理工作进展顺利,在各流行省认真核对全年疫情及防治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审核全国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200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分析结果通报如下.
作者:郝阳;吴晓华;郑浩;王立英;郭家钢;夏刚;陈朝;周晓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开发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报表网络直报系统.方法 使用C++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对血吸虫病疫情报表实现ASP,NET形式的网络管理系统.结果 系统可完成各种疫情数据录入、汇总、贮存、查询,并可输出各级疫情报表、个案卡、花名册及统计图表,实现规范打印等功能. 结论 实现网络直报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节约人力资源.
作者:彭孝武;朱惠国;王加松;李飞飞;胡合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血防健康教育对于疫区居民普及血防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减少血吸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于2003-2007年在公安县血防综合治理项目试点夹竹园各闸口两个乡镇开展了健教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越耀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5~2007年对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都昌县花桥村进行了疫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基本情况花桥村属湖沼型疫区.全村人口1572人,耕地面积64.40 hm2,其中水田36.27 hm2.居民主要从事水稻、棉花种植和外出打工,辅以草洲放牧、水上运输和捕鱼、虾等.
作者:黄昌保;张宝龙;付华民;邹小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2年以来,应城市血吸虫病疫情有所回升,其主要原因是血吸虫病预防控制与疫情监测网络不健全、应急反应不及时、工作效能低下,各项防治措施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2005年按湖北省血防机构改革要求实施血防机构改革后,问题尤为突出,给血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作者:丁明;黄友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湖北省荆门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许多大型河流两岸有钉螺分布,群众为了农业灌溉,在有螺河边提灌引水,导致钉螺向沟、农田、村庄周围蔓延.为控制钉螺扩散,近年来,本市投资修建沉螺池.为了解沉螺池阻螺效果和经济效益,我们选择一处沉螺池进行了观察.
作者:丁兆军;李正松;王道芬;张官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握洱源县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和流行动态,为制定全县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有关要求,2007年完成了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前甸村的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武良;杨文灿;李艳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搅拌荡洗机在血吸虫病人群粪检查病中的应用效果和效益.方法 采用搅拌荡洗机集卵法(机械集卵法)和常规集卵法开展人群查病,对用工人数、用时、用水量、检出率、交叉污染、平均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搅拌荡洗机开展人群粪检查病较常规集卵法节省用工50%,每份标本平均耗费时间较常规集卵法少8.2 min,节约用水1.33 kg;虫卵检出率提高33.3%(X2=4.900 0,P<0.05),无交叉污染发生;每份标本平均节省费用1.3元. 结论 搅拌荡洗机在人群粪检查病中综合效益明显,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陈伦超;黄文荣;王绍平;张徐周;何坚;裴光旭;程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资料表明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在4%~9%[1].为了解苏州市弓形虫感染状况,我们对苏州市农村不同人群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
作者:徐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