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省551例晚期丝虫病住院病例分析

付婷霞;史世俊;胡颖新;李桂玲

关键词:晚期丝虫病, 住院病例, 分析, 山东省
摘要:目的掌握山东省晚期丝虫病住院病例的发病情况,为做好晚期丝虫病患者的照料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 995~2004年间确诊的551例晚期丝虫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551例住院患者中,男性288例,女性263例;主要分布在枣庄、济宁、临沂3市:年龄13~87岁,60~岁组多:职业以农民为主(88.93%),文化程度多为文盲和小学;病程1月~52年.乳糜尿428例(77.68%),象皮肿76例(13.79%),鞘膜积液29例(5.26%),混合体征者18例(3.27%).结论山东省晚期丝虫病患病率已处于较低水平,其发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积极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法以控制发病,减轻患者症状或体征.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农业结构调整与湖沼地区血吸虫病传播关系

    目的了解农业结构调整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控制以至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沼渠网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2个村作对比研究:幸福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病人、病牛化疗及灭螺;铁市村按常规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行5年回顾性调查.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与血吸虫病传播关系,并进行X2、线性相关、t检验.结果钉螺自然感染率与居民感染率之间呈正相关;2村接触疫水者按距离远近作横向平行分析,回归方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试验村比对照村螺情、病情下降幅度大,生产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结论农业结构调整是湖沼地区防治血吸虫病重要措施,应大力推广.

    作者:王文梁;张汉忠;徐乾成;张玉其;秦琴;刘凤春;马则东;章伟;孙维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南京血吸虫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用扫描电镜观察南京血吸虫体表形态和结构.方法用南京血吸虫的阳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兔,每兔1 200条,感染45~80 d后解剖,获得的血吸虫用4%戊二醛固定.然后按扫描电镜观察要求,清洗、固定、脱水、干燥、镀金,用SX-40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大雄虫背中部体表有粗大的嵴和深的凹陷,腹中部有小棘.小雄虫整个背部和腹部均有小棘.大雌虫体表均有小棘.小雌虫背部和腹面均有小棘,但形状不同,旋转的尾部在同一平面显示出2种体棘;腹吸盘可见轮辐状.雌雄虫体表均可见有纤毛和没有纤毛的感觉乳突.结论南京血吸虫体表存在着与日本血吸虫不同的形态和结构.考虑为一新种血吸虫.

    作者:徐国余;李解权;濮祖茂;杨佩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晚期血吸虫病32例死因分析

    1998~2004年湖北省孝感市共有晚期血吸虫病(晚血)407例,其中腹水型208例,死亡20例;巨脾型185例,死亡12例;侏儒型7例;结肠增殖型7例.现将32例晚血死亡病例死因分析如下.

    作者:褚君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无锡市锡山区晚期血吸虫病调查结果分析

    原锡山市行政区调整后成立了锡山区,为掌握该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现状,于2004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晚血病人清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树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胶体染料试纸条筛查血吸虫病效果

    目的观察胶体染料试纸条筛查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从全市2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0个乡(镇)的8 817名常住居民,按照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制的血吸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DDIA)所用方法进行筛查.结果共筛查8 817人,检出阳性118例,阳性率1.34%.其中男性3 444人,检出阳性34例,阳性率0.99%;女性5 373人,检出阳性84例,阳性率1.56%.结论DDIA具有快速、简便,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等优点,适用于血吸虫病的现场大规模筛查.

    作者:陈永忠;刘敬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四川省喜德县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调查

    全国血吸虫病网络直报系统于2005-08-03警示,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上报东河乡瓦尔村发生5例急性血吸虫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派专家组于8月4~8日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防治指导.

    作者:曹淳力;祝红庆;辜学广;吴子松;邱东川;郭家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粪便处理池粪稀的采样方式对卫生效果评价结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粪便处理池粪稀采样的方式及部位对卫生学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使用一年以上的三格式化粪池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第一池及第三池的上、中、下层粪液、搅拌液进行实验室检测,具体指标为寄生虫卵总数、粪大肠菌群值、化学需氧量(CODcr).将第一池及第三池各4个样本的每项卫生学指标结果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第一池上、中、下层粪液、搅拌液寄生虫卵数、粪大肠菌群值幂指数、CODcr值每项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第三池上、中层粪液寄生虫卵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层粪液及搅拌液寄生虫卵数均高于上层粪液或中层粪液(P<0.05).第三池上、中层粪液、搅拌液大肠菌群值幂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三池上、中层粪液CODcr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低于下层粪液或搅拌液(P均<0.05).结论化粪池各池各层粪液成分不同,特别是单位体积寄生虫卵数差异有显著性,因此采样部位及采样方式的不同对寄生虫卵沉降率结果影响较大.化粪池各层所占体积不同,以各层多点方式采样也可使结果偏差.

    作者:杭德荣;徐汉顺;颜维安;吴荷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汉水交汇处,由于河流纵横,湖泊众多,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极为适宜钉螺孳生繁殖,是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

    作者:徐明星;姚群;周敦金;杨燕;罗华堂;周水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氯硝柳胺不同剂型及其灭螺的研究进展

    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惟一推荐使用的杀螺药,也是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高效低毒的灭螺药物[1-4].氯硝柳胺,化学名:4'-硝基-2',5-二氯水杨酰苯胺,是一种水杨酰胺衍生物,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和吡啶等[5].该药杀螺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但难溶于水,影响了其在现场的应用.所以,研制易溶于水,适合现场推广应用的新剂型十分必要.国内外的研究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氯硝柳胺各种剂型及其杀螺效果综述如下.

    作者:徐世芳;王晗;姜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巢湖无钉螺孳生的原因探讨

    目的探索巢湖无钉螺孳生的原因.方法通过收集巢湖流域与钉螺孳生繁殖有关的基本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植被、水质状况和巢湖地区钉螺分布资料等,结合现场调查,论证巢湖无钉螺孳生的原因.结果与巢湖相通的东岸丘陵有螺水系,水流缓慢,方向非直流,难以造成钉螺扩散至湖内;尽管巢湖与长江有螺段相通,且多次发生长江水顶托现象,但江水并非直接流入巢湖;巢湖土壤沙化严重,植被覆盖面小,土质板结,滩面相对较小,水质状况差.结论周边地区的钉螺很难扩散至巢湖及巢湖局部环境不适合钉螺生存可能是巢湖无钉螺孳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操治国;汪天平;吕大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沉痛悼念血防事业的奠基人肖荣炜同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1例尿液虫卵定量观察

    目的观察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效果和病人尿液中虫卵定量计数.方法治前和治后每日收集尿液2次,沉淀后镜检虫卵,计数和孵化毛蚴.结果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后,血尿症状消失.治前795 ml尿液中有虫卵1 480个,203个卵(13.7%)孵出了毛蚴;治后每日尿液中均有血吸虫卵,逐渐减少,均不能孵出毛蚴.治后45天和3个月尿液检查均未发现虫卵.结论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效果良好.

    作者:钱翠英;李艳志;徐国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男性不育精浆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精浆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及精子凋亡与男性不育关系.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正常生育、不育男性精液中的生精细胞凋亡.结果男性不育精浆弓形虫感染组生精细胞凋亡率为(14.17±7.16)%,显著高于男性不育弓形虫感染阴性组生精细胞凋亡率(12.22土6.18)%(P<0.05).男性不育组精子凋亡发生率为(13.76士9.19)%,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男性精子凋亡发生率(4.28±1.67)%(P<0.01).结论精子凋亡与男性不育有着密切关系,弓形虫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凋亡.

    作者:肖冬梅;周永华;石火英;刁文;蔡隽;高庆凤;岳慧;王瑞兵;石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西昌市急性血吸虫病防治情况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高原山区,地处安宁河中上游,是安宁河流域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发病也较严重,现就本市急血防治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胡孝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1例

    血吸虫病在我国多流行于长江以南的省、市、自治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导致南方流行的寄生虫病可在北方出现.本组曾遇到误诊1例急性血吸虫病,报道如下.

    作者:申金雁;张庆华;侯玉英;殷国荣;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两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盒临床诊断特异性的评价

    目的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DD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试剂盒在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病人、健康正常人群血清和乙肝病人血清,按照单盲试验进行DDIA和ELISA检测.结果DDIA和ELISA两种试剂盒,检测186份健康献血员的特异性分别为98.92%和99.46%,检测35例并殖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42.86%和17.14%,检测31例华支睾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9.68%和6.45%,检测159份乙肝病人假阳性率分别为1.26%和5.03%;DDIA试剂盒与并殖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显著高于ELISA试剂盒(x2=5.510,P=0.019),DDIA试剂盒检测乙肝病人和健康正常人群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0.025,P=0.875),ELISA试剂盒检测乙肝病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人群(x2=6.814,P=0.009),其阳性率是健康正常人群的9.36倍.结论在血吸虫病现场筛查和医院门诊检查血吸虫病时,DDIA试剂盒优于ELISA试剂盒.

    作者:汤俊明;徐明;谈永飞;曹国群;孙乐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0~2004年龙庙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按照<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方案>要求,于2000~2004年在宜兴市湖父镇龙庙村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陈凯;陈建农;陈赞平;薛志强;李学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江苏省疟疾高发区抗疟措施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通过强化抗疟措施的落实提高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泗洪县3个乡为试验区,除执行常规抗疟措施外,开展居民和小学生健康教育,对乡村医生建立奖惩制度.另选择该县相类似的3个乡为对照区,仅采取常规抗疟措施.结果试验区疟疾发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区,试验区抗疟措施执行情况、发热病人血检开展情况、乡村医生对疟防工作的主动参与性、居民及小学生疟防知识均好于对照区.结论强化抗疟措施的落实明显提高了疟疾高发区的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值得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金小林;高琪;周华云;王伟明;李菊林;顾亚萍;曹俊;朱国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改水改厕以机代牛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改水、改厕、以机代牛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湖沼型的贵池、水网型的枞阳和山丘型的桐城血吸虫病流行区各选择自然环境和流行程度相接近的2个行政村,一个村实施改水、改厕、以机代牛综合治理措施,另一个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比较其控制血吸虫病和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治理措施的3个村,2年后贵池和枞阳试验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46.26%、58.95%,桐城试验村2年均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其他肠道寄生虫感染率3个试验村分别下降了85.58%、77.36%、68.41%.实施一般防治措施的3个村,2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贵池试验村上升了19.72%,枞阳试验村下降了27.32%,桐城试验村发现1例新感染病人;其他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贵池试验村上升了152.17%,桐城试验村下降了30.22%,枞阳试验村下降了55.09%.结论改水、改厕、以机代牛综合措施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和肠道寄生虫病流行.

    作者:张世清;汪天平;陶承国;陈更新;陈金生;徐辉;尹年武;汪昊;葛继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黏菌素E杀灭钉螺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黏菌素E对钉螺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杀法、喷洒法观察黏菌素E对湖北钉螺的杀螺效果,通过鱼毒试验观察黏菌素E对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药物浓度为5.0、1.0g/L时,分别浸杀24、48 h和72 h,各组钉螺的死亡率均为100%;药物浓度为0.5 g/L时,浸杀24、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5.00%、100.00%和100.00%;药物浓度为0.1 g/L时,浸杀24、48h和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00%、95.00%和100.00%;药物浓度为0.01 g/L,浸杀24、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0.00%、86.00%和100.00%.分别用35、70、140 mg/m2黏菌素E进行喷洒灭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0.00%、100.00%和100.00%.鱼毒试验显示黏菌素E对鱼的毒性为弱毒性.结论黏菌素E是一种有效的灭螺药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余传信;殷旭仁;许永良;杨小红;朱荫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