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塑料管COPT质量问题的探讨

查志武;汤国兴;包冬保;许国祥;韩世民

关键词:塑料管, 血吸虫病防治, 血清学诊断方法, 技术推广应用, 血清分离, 技术操作, 规范要求, 沉淀试验, 卫生部, 样本, 送验, 试用, 普查, 科委, 加样, 国内, 国家, 管内, 采血, 材料
摘要:环卵沉淀试验(COPT)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之一.塑料管COPT方法(塑料管法),将采血、血清分离、加样培育合并在一根塑料管内操作,省工、省时、省材料[1].1 991年被国家科委卫生部作为血吸虫病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该法自1 980年首次在本县试用,至今普查达20多万人次.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目前送验的样本和技术操作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62 kDa重组抗原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目的获得并鉴定日本血吸虫62 kDa重组抗原.方法将Sj 62/pGEX-1λT/TG2克隆菌用IPTG诱导表达,经超声粉碎,离心后取上清过GS4B柱,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液洗脱后获得纯化的rSj62/26GST重组融合蛋白,用Thrombin酶切后获得纯化的rSJ 62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mg鉴定.结果重组蛋白纯度较高,且可被血吸虫感染的鼠血清识别.结论用重组的方法获得了与天然虫源蛋白性质相似的重组抗原蛋白.

    作者:马磊;苏川;胡雪梅;季旻珺;吴海玮;陈淑贞;张耀璧;Martin G Taylor;张兆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氯硝柳胺缓释剂杀灭血吸虫尾蚴与钉螺的研究进展

    缓释技术是一门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它不仅用于农业、林业、航空等领域,近年来医疗药品工业也广泛应用.随着药物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已将一些稳定性较差,副作用大、有效期短的药物制成缓释剂,起到了缓慢释放,降低毒性,增强药效,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减轻污染的良好效果.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缓释杀螺剂的研究,近取得了很大进展.

    作者:阳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山丘型血吸虫病中度疫区8年监测结果分析

    白云镇横塘村位于玉山县东部,总人口1 734人,耕地面积1.01×106m2,耕牛72头.历史钉螺面积4.6×105m2,历史累计患血吸虫病人数612人,属山丘型血吸虫病中度疫区.从1992年起,按江西省统一要求,进行了连续8年的防治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邑骏;李坚仁;徐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磷酸丙糖异构酶DNA疫苗对猪保护性免疫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磷酸丙糖异构酶(SjCTPI)DNA疫苗诱导猪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并制备pcDNA3.1-SjCTPI DNA疫苗及pcDNA3.1 P35和P40(IL-12的两个亚单位)的DNA疫苗.取上海松江本地猪(自幼阉割)30头,分为A、B、C3组,每组10头.A组(TPI组)每头猪于两侧臂部肌肉注射500μgSjCTPI DNA疫苗;B组(TPI+IL-1 2组)每头猪肌肉注射500μgSjCTPI DNA及500μgP35DNA疫苗、500μgP40DNA疫苗.C组(对照组)每头猪肌肉注射500μgpcDNA3.1质粒DNA.共免疫3次,每次间歇3周.末次免疫后30 d,每猪攻击6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背部贴片法).攻击后45 d剖杀,经胸主动脉灌注,并从门静脉处收集成虫计数从肝脏上同一部位切下小块肝组织,置5%KOH内溶解,后计算每克虫卵数.比较各组间的减虫率、减雌率和减卵率.在免疫前、末次免疫后和攻击后从猪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抗体.结果TPI组和TPI+IL-1 2组与质粒对照组相比,分别获得48.3%和46.2%的减虫率,53.6%和59.6%的减雌率,49.4%和65.8%的减卵率.TPI组的10头猪中有6头在免疫后可检出抗rSjCTPI 抗体,TPI+IL 1 2组10头猪中有5头在免疫后抗rSjCTPI抗体阳性.结论SjCTPI DNA疫苗可诱导猪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抗血吸虫疫苗.

    作者:朱荫昌;司进;D.A Harn;徐明;余传信;任建功;叶萍;殷旭仁;何伟;许永良;曹国群;华万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的调查报告

    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属血吸虫病轻疫区.今年春季的特大干旱,导致垸内沟渠全部干涸,生产和生活用水只能从垸外汉江引入,经二级堤水到达四支渠和沿堤河,成人在沿堤河抗旱打坝堤水和小孩在四支渠玩水时造成了成批血吸虫急性感染(简称急感)的发生,现将3个村20例急感发生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祚文;余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水草总生物碱灭钉螺的初步探讨

    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别名水黄连、土黄连、广扁线等,系罂粟科血水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华东、华南、西南大部分省区,野生草本,资源丰富.民间常用其根茎捣烂外敷治疗痈疖,取鲜汁滴眼治疗急性眼结膜炎[1].

    作者:刘年猛;彭飞;黄琼瑶;杨华中;胡琦;冯芳;周雪仙;周天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金华市2000年血防工作情况报告

    金华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经长期反复防治,收得了很大成绩.经上级考核,于1 995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并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2000年血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吸虫病防治需求预测和血防资源筹集研究

    目的探索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结束后血防需求预测和血防经费的筹集方案.方法收集全省7年间血吸虫病流行变动资料,采用多种方法预测防治过程中血吸虫病流行趋势,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对1 9个县1 998年的血防工作、各渠道血防投入、防治效果等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分析各渠道投入所占比例、血防措施单位成本、投入与流行程度、效果的关系等.根据预测疫情、血防措施单位成本等计算一个地区血防总需求.根据各渠道血防投入比例、农民收入及物价变动率等,计算不同的血防投入者应分担的血防总需求的数量.结果移动平均数法是预测防治过程中血吸虫病流行趋势较适合的方法.19个县1998年血防总投人为2 563.14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占21.53%,上级财政补贴占3.36%,世行贷款占1 6.56%,县血防站创收转投入占29.21%,村民投入占29.34%.8项主要血防措施单位成本为查病6.14元/人次、治病12.56元/人次、查牛6.34元/头次、治牛20.88元/头次、查螺0.08元/m2、基础灭螺0.29元/m2,药物灭螺0.31元/m 2,土埋灭螺0.85元/m2.结论研究获得了血吸虫病防治需求预测和血防资源筹集模式.

    作者:魏继炳;王谦;肖永富;钟大发;董永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鄂州市杨叶镇三浃村流动人口血吸虫病调查分析

    鄂州市杨叶镇三浃村为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人口3312人,钉螺面积9.34×105m2,钉螺感染率1.48%,人群血吸虫感染率17.1 5%.三浃村与黄石市城区相邻,外来居住的流动人口高达1 3.65%,均在黄石城区打工和做生意.由于流动人口的血防意识淡薄,流动性大,难以管理,一部分人来此后感染血吸虫病成为新的传染源.为了解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9~2000年对杨叶镇三浃村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风;余水生;陈新苗;汪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淮河入江水道中下游地区螺情调查报告

    为摸清高邮湖区钉螺分布现状并为制定区域血防联防方案提供依据,于2001年春季,组织专业查螺队,沿入江水道下泄水流方向逆行而上,乘船横渡高邮湖,对安徽省天长市和本省淮安市金湖县环高邮湖的部分滩块进行了螺情摸底调查.

    作者:陈业军;顾浩;闵捷;夏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洞庭湖区危险水位及退水期血吸虫水体感染性研究

    目的研究洞庭湖及长江水域在防汛危险水位时以及退水期间不同水位下血吸虫水体感染性变化规律.方法在东洞庭湖及长江各设1个观察现场,1 998年8~9月,在当地4种不同水位,分别采用一组哨鼠进行常规感染性检测.结果洞庭湖水域感染率分别为危险水位7.7%,警戒水位0,防汛水位7.5%,常年水位100.0%;长江水域感染率分别为危险水位43.6%,警戒水位20.0%,防汛水位47.5%,常年水位7.6%.结论东洞庭湖(除警戒水位)及长江水域在4种水位时段均有感染性,且退水期长江水域感染率明显高于洞庭湖水域;但两水域感染虫荷数均很低(0.60~2.26条/只);当水退至常年水位时,则洞庭湖水域感染率显著高于长江水域.

    作者:谢木生;厉素勤;赵正元;刘兆春;刘启立;周艺彪;阳桂芬;蔡凯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深切缅怀著名寄生虫病专家王兆俊教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切脾加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远期随访

    目的观察脾切除术附加门体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方法术后每年由基层血防专业人员随防记录,每隔5~10年由外科医师检查,重点记录存活率、死亡原因及有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分别随访5~10、11~20、21~30、31~40年,生存率分别为73.7%、61.5%、49.2%、32.8%,比较各分流术式结果,以脾腔分流为佳.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如有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倾向者,手术治疗以脾切除附加脾腔端侧分流术为首选.

    作者:钱志祥;应嘉均;周梅亭;何毓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吴江市疟疾疫情高峰及趋势变化的定量研究

    吴江市疟疾发病在严重流行时期呈现明显的季节高峰,当发病率自1 978年起降至1/万以下后,发病高峰似有变化.为制定防治对策,曾于1 987年将发病率1/万上下两个时期,应用圆形分布法定量描述集中发病趋势及变化.将此圆变量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历年的逐月发病情况,发现又具有年周期性特征,拟呈余弦曲线分布.本项研究采用周期性回归等方法,对此类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取更多的资料信息,更好地为防治服务.

    作者:梅火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江苏省世行贷款血防项目疾病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江苏省世行贷款血防项目疾病控制效果.方法按照世行贷款血防项目策略,于1 992~1998年在全省项目地区实施防治规划,并同步进行纵向观察,对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钉螺自然感染率、阳性钉螺密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施项目后,流行范围大幅压缩,34个项目县(市、区)中,先后有1 6个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4个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有1 4个未控制流行;项目地区流行人口减少了 59.85%;人群感染率下降48.10%,家畜(牛)感染率下降51.85%;而易感地带而积、活螺密度、阳性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均明显上升,特别是阳性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上升了111.08%和93.71%;沿江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明显较内陆、山区严重.结论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实施后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沿江地区尚未能有效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项目结束后,如果防治措施有所放松,将会出现疫情反弹,应予高度重视.

    作者:黄轶昕;李波;王雷平;朱荫昌;周晓农;赵勇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日本血吸虫SjFABPc重组质粒裸DN A免疫小鼠的研究

    目的裸DNA重组质粒pCD-SjFABPc经肌肉注射、皮内途径免疫小鼠,观察其在小鼠体内所诱生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方法碱裂解法大量制备重组质粒pCD SjF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术次免疫后的第20、50、65天共3次用MTT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与 NK细胞活性,并用双夹心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 2、1FN-λ及IL10含量;ELISA法测定免疫鼠血清IgG抗体.结果MTT法3次动态测定NK细胞及脾淋巴细胞增殖,不同途径pCD-SjFABPc质粒免疫组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NS)及空质粒对照组(P<0.05).不同途径pCD-SjFABPc免疫组IL-2血清含量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NS与空质粒对照组(P<0.01);IFN γ的值也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1),但与空质粒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司途径pCD-SjFABPc免疫组IL10值与 NS及空质粒对照组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组质粒免疫后20 d、50 d检测,抗体滴度无明显增高;65 d检测,pCD SjFABPc免疫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质粒免疫后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且能诱导产生同样类型的细胞因子.

    作者:冯新港;余新炳;吴忠道;周俊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1998年特大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

    目的了解1998年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和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现场人工调查和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按周晓农报道的模型在ERDAS软件上分别进行卫星遥感图象的叠加、校正、提取,用红色在图上标出钉螺的可疑孳生环境,并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1 998年洪水后,江滩钉螺面积增加了 27.20%,25个抽样可疑钉螺孳生地洪水后钉螺面积增加了 61.48%,洪水前(1 998年)和洪水后(1 999、2000年)钉螺密度分别为0.945只/框、1.278只/框和1.289只/框,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的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洪水后两年春季查出钉螺分布范围总符合率为88.00%,其中30×104m2以上环境的符合率为90.00%,10×104~30×104m2环境的符合率为100%,10×104m 2以下环境的符合率为75.00%.结论 1998年洪水后,扬州市钉螺明显扩散,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对快速筛选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和确定钉螺孳生高危地带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扬;张晓波;何日;王裔林;朱霞章;田斌;孙乐平;洪青标;杨国静;周晓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在改革中前进的安徽省东至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17例急性血吸虫病B超探查肝脾结果分析

    笔者使用B型超声诊断仪对271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肝、脾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剑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目平湖沿堤居民血吸虫病病情分析

    为了解湖沼型疫区沿堤居民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和重复感染情况,我们选择目平湖西岸沿堤的南堤、五一、车石昏、全兴4个村进行了病情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孝明;周应彩;田子英;屈贵顺;张孝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