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48例

毛伯能;蔡海;张云;张学俭;曹惠明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摘要: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的方法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4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先行ERCP+EST,术后再行LC术治疗.结果 该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凝血状态的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对426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70例及不合并NAFLD组356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清转氨酶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发现T2DM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为16.43%,男性为11.21%,女性为22.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与不合并NAFLD组相比,BMI、LDL-C及HOMA-I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PT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BMI、LDL-C及HOMA-IR密切相关.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超重、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及高凝状态,故临床上在强化血糖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减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脂、抗凝,从而有利于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于轶楠;张克莹;都健;曹鹏;李赟;罗红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青春期肥胖超重儿大、中动脉内中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研究

    目的 分析青春期肥胖儿颈总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流动力学变化与BMI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40名肥胖青少年、37名超重青少年和42名正常体重青少年颈总、足背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分析法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和超重组的BMI、颈总及足背动脉IMT、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足背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肥胖、超重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肥胖超重组青少年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超重组青少年的颈总、足背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肥胖程度有关,提示肥胖超重组青少年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作者:张忠新;胡小蓉;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预测放射性肺损伤

    目的 采用CT灌注成像(CTPI)技术,探讨CT灌注参数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37例胸部肿瘤患者于放疗前中后行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得到肺组织感兴趣区(ROI)各灌注参数值,分析放射性肺损伤的肺灌注的变化.结果 37例胸部肿瘤患者观察期间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1.62%(8/37),经不同剂量照射后,肺组织灌注值总体呈上升趋势.rBF、rBV、rPS可能用作预测指标;rBF、rBV联合指标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个预测指标.结论 CT灌注成像在预测放射性肺损伤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小明;王建平;顾科;张军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苏州市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按1:2的比例进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相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调查的人样本群中确诊的AD患者81例,对照为同人群中符合匹配条件的认知功能正常者162例.用SAS8.2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脂者患AD的危险较大,OR值(95%CI)分别为2.441(1.282~4.641)、1.875(1.015~3.464)、1.770(0.976~3.199).结论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可增加AD患病的危险性.

    作者:惠晓萍;徐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克栓胶囊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克栓胶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对照组,克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均采用灌胃给药,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七天,采用力竭游泳加注射肾上腺素的方式制备动物血瘀模型.而后心脏采血,进行血流变学分析.结果 血瘀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等指标升高(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克栓胶囊各剂量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等指标显著改善,与血瘀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克栓胶囊具有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的作用,能够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流变性,增加血液流动性.

    作者:白秀萍;杨富德;李学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胸腔积液和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和乳酸脱氢酶在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12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7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47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及ROC曲线分析入院后24h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72h内胸腔积液与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 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55.28%),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轻症组和重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875、0.873;经Z检验,胸腔积液与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两指标ROC曲线下面积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13),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两指标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976);胸腔积液和乳酸脱氢酶联合应用其平行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3、0.548,其序列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23、0.939.结论 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阳;许春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探讨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作者:沈雪莉;张斯萌;隹梦遥;戚其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联合抗栓治疗和单用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诊断明确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和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3d内变化不明显,能基本控制病情进展,疗程7d后临床疗效显著,评分明显减低;而单药治疗组治疗后3d、7d内评分仍有增加,病情有进展,在疗程14d后才显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的出血发生率低,没有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联合抗栓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能有效阻止进展型脑梗死的病情进展,且安全性好.

    作者:闫红梅;崔志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放射治疗计划中勾画靶区的主观差异性研究

    目的 了解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在不同年资、学科医师及不同时间方面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针对鼻咽癌和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安排12位医师进行了GTV勾画,其中放射治疗科医师9位(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各3位),影像诊断科医师(年资在十年以上)3位.计算患者GTV体积值、层面、冠状面X轴大值及其变化范围,比较两个学科医生和不同年资医生在先后三次勾画中所产生的差异性.结果 影像诊断医生勾画肿瘤GTV体积较肿瘤放疗科医生小.肿瘤放疗科医生年资越高,勾画GTV体积越小.除一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外,各组医生勾画肺癌的GTV的层面和冠状面X轴大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医师先后三次勾画GTV体积、层面及冠状面X轴大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放疗科医生与影像诊断科医生勾画靶区存在明显差异.肿瘤放疗科各年资医生间在勾画靶区方面也存在差异.不同年资医生对肿瘤GTV勾画存在的差别应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放射治疗科医生影像诊断水平,采用更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尽量多名医生共同参与来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作者:李莉;周菊英;莎莎;徐晓婷;俞志英;秦颂兵;王利利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偏钒酸钠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偏钒酸钠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生长抑制情况;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条带;Hoec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偏钒酸钠处理HL-60细胞,24h采用MTT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的偏钒酸钠促进细胞增殖,高剂量的偏钒酸钠抑制细胞的生长;24h时高浓度偏钒酸钠处理HL-60细胞可见到DNA出现梯形条带,且细胞核呈现细胞核浓缩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偏钒酸钠5×10-7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1×10-11mol/L处理HL-60细胞,24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69.1±2.3)%、(56.3±4.9)%、(39.6±6.5)%、(31.4±1.6)%、(12.2±3.4)%,而培养24h的HL-60细胞自然凋亡率仅为(1.2±0.5)%(P<0.05).结论 偏钒酸钠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

    作者:郭毅;顾文超;姜智;孙妍君;徐岚;吴士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A/N比值在诊断与治疗腺样体肥大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A/N比值在诊断腺样体肥大及评价其愈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采取常规标准鼻咽侧位,测得A/N比值,并记录该患儿术前的症状,追踪随访患儿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0.6~0.8组和0.8~1.0组在憋气、憋醒症状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听力下降、涕多症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0.8组治疗有效率为78.9%,0.8~1.0组治疗有效率为97.1%,不同A/N比值组别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比值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及评估腺样体手术愈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全;李慈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UF-100i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UF-100i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无菌采集脑脊液后,用UF-100i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对标本进行分析及传统手工方法分别计数脑脊液细胞,对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F-100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与显微镜目测法计数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 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计数脑脊液中的细胞快速、结果准确且重复性好,适合临床常规检测脑脊液标本.

    作者:王金行;宋鉴清;潘莹;戚其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诊断

    目的 通过收集肾上腺血肿病例,总结分析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方法 收集41例肾上腺血肿病例,总结其CT检查肾上腺血肿的大小、分布及密度,及其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情况.结果 41例病人中发现4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29例,左侧8例,两侧4例,分别合并肝脾肾肺及椎体附件骨折.结论 肾上腺血肿通常单侧发生,右侧居多,常常合并其他脏器及椎体附件损伤.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64排CT在肾上腺血肿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陆苏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参数与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及血脂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发病与血液高黏度、早期发生血小板变化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增加及血液流变性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多智;朱名安;张吉才;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规则抗体筛检在围产期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妇在产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81例围产期孕妇运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用盐水,抗人球蛋白法,结合谱细胞和各种血型试剂确定抗体特异性,并测定其抗体效价.结果 1,181例围产期孕妇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阳性率0.508%.结论 围产期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将其列入产前血清学检查常规项目.

    作者:凌晨;毛菊珍;郑元;周毓菁;沈倩;王雪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发作期的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感染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COPD感染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细菌清除率为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总有效率85%,细菌清除率为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OPD感染发作期疗程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建华;郭小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9年3月所有经冠脉造影术明确为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治疗225例老年患者,分为置入单支血管组(n=83)和多支血管组(n=142),多支血管组再分为经皮桡动脉(TRI)组(n=103)和经皮股动脉组(TFI)组(n=39)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一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多支血管组,经皮股动脉途径较经皮桡动脉途径支架置入成功率(97.4% vs 97.1%,P=1.00)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经皮股动脉较经皮桡动脉出血并发症增多(15.4% vs 3.9%,P=0.02)、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0.5±2.61d vs 7.9±1.15d,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随访结果显示,不管经桡动脉入路还是股动脉入路,多支血管组较单支血管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4.8% vs 10.8%,P=0.401)、靶病变血运重建(7.0% vs 6.0%,P=0.76)、支架内再狭窄(4.9% vs 3.6%,P=0.91)均有所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预后佳.

    作者:李渊;徐卫亭;陈建昌;肖飞;赵良平;顾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人参皂甙Rd对高黏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d(GSRd)对高分子右旋糖酐(HMD)所致高黏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媒组、HMD组、GSRd+HMD组(GSRd组).分别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GSRd可以明显降低高黏血症大鼠的全血黏度(200s-1、30s-1、5s-1、1s-1 ),同时降低血浆黏度(100s-1)和ESR,升高HCT.结论 GSRd可以明显降低HMD所致高黏血症大鼠的血液黏度,改善高黏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性质.

    作者:赵丽霞;程菊;周大蕴;孙秋;范富林;白德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寒地区健康成人血黏度值调查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指标,对某些疾病,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呼伦贝尔地处北疆、气候寒冷时间长,居民饮食结构不同于其他地区,喜爱牛羊肉等脂类偏高食品.

    作者:敖敏高娃;王平;焦湃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42例麻疹患者的CT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麻疹患者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的价值及其胸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麻疹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并分析期间进行的共58次胸部CT影像表现,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2例麻疹患者,有39例诊断为麻疹肺炎.麻疹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有两侧多发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毛玻璃样病变,部分患者CT影像学伴有小叶中心病变和肺实变,同时可有胸膜渗出等病变,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经治疗后病变吸收和变化比较明显.结论 螺旋CT检查对于麻疹肺炎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对于麻疹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敏;龚建平;陈光强;杨伟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