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探讨研究

沈雪莉;张斯萌;隹梦遥;戚其学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管腔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Nemo-like kinase(NLK)在胶质瘤细胞U87MG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Nemo-like kinase(NLK)在胶质瘤细胞U87MG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NLK的过表达和小干扰质粒干扰NLK在胶质瘤细胞株U87MG中的表达.CCK-8和细胞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NLK和胶质瘤细胞U87MG凋亡指标caspase-3的关系.结果 构建的过表达和小干扰质粒能明显地影响NLK的表达.CCK-8和细胞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NLK能够诱导胶质瘤细胞U87MG的凋亡.结论 NLK能够通过激活经典的凋亡途径而诱导胶质瘤细胞U87MG的凋亡.

    作者:王津津;李向东;惠国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应用于维持性HD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将46例维持性HD伴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HD组和HP组,HD组进行每周3次常规透析,HP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两周接受一次HD+HP治疗,两组同时根据血压调整降压药用量,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种类情况,再根据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的血压下降幅度.结果 两组血压均有下降,HP组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同时HP组使用降压药种类较HD组少.结论 对于维持性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HP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作者:封建华;卢国元;叶建明;郁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RP水平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住院的205例SLE患者,按影像学有无浆膜腔积液表现将其分为有、无浆膜腔积液组,按SLEDAI评分分为有、无活动两组,按统一法获得各观察参数指标数据,分析CRP水平与SLE活动性及浆膜腔积液的关系,并比较分析ESR、C4、C3、IgG与浆膜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通过分析205例SLE患者,有积液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无积液组(P<0.001),活动组的CRP水平与非活动组无明显差异(P>0.05),ESR、C4、C3、IgG与浆膜腔积液无相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OR= 86.04,95%CI17.85~373,P<0.001).结论 SLE患者的CRP水平在反映疾病活动性方面意义不大,但CRP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显著相关.

    作者:贾凤云;顾美华;王鸣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

    目的 研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 该试验为随访研究,对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和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主要终点是180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180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难治性心肌缺血.结果 共有384例患者入选,180d随访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5.9%,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0.5%(P=0.01),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30.2%,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10.2%(P=0.00).180d随访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14.8%,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5.6%(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诗俊;李渊;徐卫亭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胸腔积液和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和乳酸脱氢酶在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12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7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47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及ROC曲线分析入院后24h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72h内胸腔积液与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 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55.28%),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轻症组和重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875、0.873;经Z检验,胸腔积液与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两指标ROC曲线下面积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13),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两指标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976);胸腔积液和乳酸脱氢酶联合应用其平行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3、0.548,其序列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23、0.939.结论 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阳;许春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血浆肌钙蛋白I、脑钠肽联合D-二聚体检查对肺血栓栓塞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检查在血压正常的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肺动脉CT成像(CTPA)明确诊断的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病例,以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次大面积PTE组)21例和B组(非大面积PTE组)26例,通过其血浆中的cTnI、BNP和DD的水平高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和cTnI血浆水平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查有助于排除诊断,血浆cTnI、BNP水平在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应用血浆cTnI、BNP和D-二聚体检查在血压正常的PTE患者中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作者:张胜利;施敏骅;房三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年 2月~2009 年 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对患者出院时的情况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GOS1~4级)和预后良好组(GOS5级),并选取20个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在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发热、精神行为异常、脑膜刺激征、巴宾斯基征、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红细胞数、脑脊液蛋白、头CT异常、肺内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钾、血清钠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抽搐持续时间、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电图重度异常、头MRI异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因素代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头MRI异常与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性高,抽搐持续时间为仅次于头MRI异常的因素.结论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不良与头MRI异常和抽搐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吴哲;裴晓蕊;罗晓光;戚其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青春期肥胖超重儿大、中动脉内中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研究

    目的 分析青春期肥胖儿颈总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流动力学变化与BMI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40名肥胖青少年、37名超重青少年和42名正常体重青少年颈总、足背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分析法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和超重组的BMI、颈总及足背动脉IMT、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足背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肥胖、超重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肥胖超重组青少年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超重组青少年的颈总、足背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肥胖程度有关,提示肥胖超重组青少年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作者:张忠新;胡小蓉;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微创术后臭氧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中重度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微创术后臭氧(O3)配合玻璃酸钠(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中重度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行膝关节镜微创术后中重度单膝关节O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辅助治疗策略分为联合治疗组 (O3 +SH) 78例、O3组66例及SH组72例.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估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d、90d及180d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0d后,与O3组和SH组比较,联合治疗组WOMAC总分、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O3组僵直评分较SH组显著降低(P<0.01),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三组间功能丧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90d后,与O3组和SH组比较,联合治疗组WOMAC总分、疼痛评分、功能丧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SH组比较,O3组疼痛评分、僵直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联合治疗组僵直评分也较SH组显著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和O3组僵直评分无显著差异;而SH组功能丧失评分较O3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180d后,与O3组和SH组比较,联合治疗组WOMAC总分、疼痛评分、僵直评分、功能丧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SH组比较,O3组僵直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 膝关节镜微创术后对中重度单膝关节OA患者进行关节腔内O3配合SH注射治疗能尽早显著减轻患者膝部疼痛、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预后,远期获益显著.

    作者:王承胜;何利雷;司徒晓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ATD致粒缺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1~62岁,其中3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6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例为男性患者,40岁,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6例在服药后2个月内发生粒缺,3例在2~3个月发生,1例在9个月后发生.1例以低热、臀部皮肤感染起病,其余均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经治疗后均痊愈,粒细胞在停用ATD后2周内恢复.结论 粒缺为ATD应用中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ATD治疗的前2~3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作者:宗海军;董吉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A/N比值在诊断与治疗腺样体肥大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A/N比值在诊断腺样体肥大及评价其愈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采取常规标准鼻咽侧位,测得A/N比值,并记录该患儿术前的症状,追踪随访患儿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0.6~0.8组和0.8~1.0组在憋气、憋醒症状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听力下降、涕多症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0.8组治疗有效率为78.9%,0.8~1.0组治疗有效率为97.1%,不同A/N比值组别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比值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及评估腺样体手术愈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全;李慈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48例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的方法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4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先行ERCP+EST,术后再行LC术治疗.结果 该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毛伯能;蔡海;张云;张学俭;曹惠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肾静态显像评价急性肾盂肾炎血清CRP水平的诊断价值

    目的 用99Tcm-DMSA肾显像评价急性肾盂肾炎(APN)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临床首次诊断为泌尿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分别检测血清CRP水平和行99Tcm-DMSA肾显像,将CRP水平检测结果和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血清CRP水平,APN患者组(15.7±9.8mg/L)明显高于单纯尿路感染组(4.3±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水平检测结果和肾显像结果吻合度一般(K=0.61,P<0.01).检测血清CRP水平诊断A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0%、95.7%、80.0%、94.6%和71.4%,且血清CRP水平和肾脏的损伤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血清CRP水平对APN的早期诊断有价值,且其水平可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

    作者:邵小南;张云;张玮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新型数字胃肠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字胃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数字胃肠下连续采集张闭口位全程影像,通过图像后处理,测量关节间隙并观察髁状突运动轨迹,作出诊断(将该方法简称为新方法),并与常规许勒氏位(传统法)对比.结果 数字胃肠透视下定位采集图像可清晰显示关节间隙及髁状突运动轨迹,通过成像后处理获得佳诊断图像,其显示颞下颌关节的异常改变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54,P<0.05).结论 新方法一次定位可获得满意图像,提高了诊断效率.

    作者:张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摄取18F-FDG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测定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18F-FDG细胞结合率方法及用吉西他滨化疗后对A549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条件下测定A549细胞的18F-FDG细胞结合率,细胞浓度5×104~1×107/瓶;18F-FDG放射性活度1.85~29.6KBq;反应时间20~120min;葡萄糖浓度0~11.1mmol/L.MTT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120mmol/L吉西他滨24h后细胞抑制率.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120mmol/L吉西他滨24h后18F-FDG细胞结合率.结果 18F-FDG细胞结合率随细胞数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高,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与18F-FDG放射性活度无关;加入不同剂量吉西他滨后,细胞结合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两者呈负相关(r=-0.78,P<0.01).结论吉西他滨作用24h后引起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 18F-FDG细胞结合率下降,可用18F-FDG显像早期观测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作者:邹惠峰;邓胜明;章斌;吴翼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探讨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作者:沈雪莉;张斯萌;隹梦遥;戚其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PH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除术(PPH)257例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对策.结果 该组患者于术后8~12h下床,术后发生尿潴留47例,术后下腹部坠胀31例,肛门区严重疼痛7例,肛门出血2例,术后吻合口感染2例,肛门水肿90例,平均住院7d(4~19d).随访6个月,术后吻合口狭窄2例,257例患者均无大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PPH术后正确的并发症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许文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该组5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2例.其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因肝脏、肾上腺、后腹膜及局灶转移仅行开关腹+肿块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突触素(Syn),嗜铬蛋白A阳性率高.4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因多部位转移死亡.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呈浸润生长,大多缺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CT为主)能辅助诊断,确诊依赖病理诊断,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改善预后,预后较好.

    作者:袁寅;朱兴国;赵宏;孙凤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正确度验证及评价

    目的 探讨罗氏E-601全自动免疫测定仪,正确评定检测项目CEA、CA12-5、CA15-3、CA19-9、T-PSA、F-PSA各参数的准确度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CEA、CA12-5、CA15-3、CA19-9、T-PSA、F-PSA 水平.结论 六项肿瘤标志物5个样品分析结果与上次室间质评结果靶值、实验室测定值的偏倚,其结果均在室间质评的允许范围内,均通过100%符合.另外CEA、CA12-5、CA15-3、CA19-9、T-PSA、F-PSA该次测定结果均在卫生部回报的室间质评允许范围内.

    作者:高中芳;张建荣;郭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且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5~80岁)4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n=20)患者以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Ⅱ组(n=20)患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术中监测麻醉期间心率、无创血压、脉氧、呼末二氧化碳值、脑电双频指数,并根据以上监测调节麻醉深度;术后镇痛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前、术后1d、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d及7d与术前比较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毛一群;嵇福海;钟丽敏;姜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