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俭英
目的 探讨有限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胫骨多段骨折22例中,AO/AFIF分类C2 18 例,C3 4例.其中开放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Ⅰ型4例,Ⅱ型2例,闭合骨折16例.均采用有限切口植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胫骨多段骨折22例中伤口Ⅰ期愈合19例,表皮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出现部分皮肤全层坏死,经Ⅱ期转移邻位筋膜皮瓣修复l例.20例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愈合5~8个月,延迟愈合2例.随访病例优14例,良6 例,可2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总优良率达90.9%.结论 锁定接骨板设计合理,固定效果良好,结合有限切口技术对胫骨多段骨折进行内固定符合骨折治疗的生物学要求,疗效优良.
作者:王振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不同频率控制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氧代谢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筛选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20例纳入研究.在持续药物镇静状态下给予基础通气条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模式,吸气压力(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high,PEEPh)=25cmH2O,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high,PEEP)=5cmH2O,控制通气频率(frequency,F)=20次/min,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PS)=0cmH2O,氧浓度(FiO2)根据氧合情况调整,脉氧饱和度维持在95%~100%.调整PEEPh,从25cmH2O 开始,以2cmH2O递增或递减,至转变为完全控制通气时为止,此时的PEEPh为所需设定值.将每位患者的F按随机顺序设置为20次/min(F20组)、15次/min(F15组)、10次/min(F10组)、5次/min(F5组).通气20min后测定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①不同频率控制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着控制通气频率的减少,自主呼吸比例增加,心排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t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增加,体循环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降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控制通气频率与心率(heart rate,HR)、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 )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组间比较:F5组与F20组相比,CI、ITBVI、MAP增加,SVRI、CVP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F10组与F20组相比,CI、ITBVI增加,CVP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F15组与F20组相比,仅CVP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EVLWI 、HR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②不同频率控制通气对呼吸力学的影响:随着控制通气频率的减少,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和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降低,具有相关性(P<0.05).F5组与F20组相比Ppeak和Pmean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不同频率控制通气对氧代谢的影响:随着控制通气频率的减少,氧输送(oxygen delivery,DO2)增加(P<0.01),氧合指数下降(P<0.05),均具有相关性.氧合指数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F5组DO2值大,与其他各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10组与F20、F15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随着控制通气比例的降低,自主呼吸比率增加,使心脏前负荷和心输出量增加,提高了氧输送,可能与气道压降低有关.
作者:卢军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探讨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218例原发性高血压(EH)血浆中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分别由RIA、酶联免疫分析和生化法进行了测定,并与7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 218例EH患者的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30例血压控制达标的EH患者较之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68例EH1级、62例EH2级和58例EH3级患者随着E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增高,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的水平不断增高(P<0.05~0.01),从而表明: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 水平与EH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是判断EH患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并具有随访、观察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倪雪红;尤凤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评价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血液相容性,为医疗产品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依据.对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样品测定全凝血时间(WB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T)、溶血率及细菌内毒素.结果 显示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样品,WBCT、PT 和PTT与阴性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血率为1.38%,小于5%,符合医疗器械血液相容性实验要求.内毒素含量均低于0.5EU/mL.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血液相容性良好,无致热源.
作者:黄峥;陈国崇;刘清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60例,测定BMI、HbA1c等指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通过诺和锐30治疗,另一组通过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再次测定BMI、HbA1c等指标,并应用动态血糖检测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与诺和灵30R组比较,诺和锐30组FBG、PBG、HbA1c明显下降,低血糖次数减少,血糖波动小.两组间BMI无差异.结论 诺和锐30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钟绍;方玲娜;潘颖;卢冰;计莹;朱文华;沈鲜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探讨血中铁蛋白过多与感染、心脏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对机体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方法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析了65例败血症、75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89例2型糖尿病、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18 例子宫颈癌(32例Ⅱ期、45例Ⅲ期、41例Ⅳ期)和107例粒细胞白血病(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4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101名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铁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研究.结果 全部病人的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118 例子宫颈癌中Ⅳ期子宫颈癌的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Ⅲ期,而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均<0.05),从而表明随着子宫颈癌的严重程度血清铁蛋白亦增高.结论 血清铁蛋白是败血症、冠心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肝细胞癌、子宫癌和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良好诊断指标并是治疗后随访的有效工具.
作者:吴卫元;杨永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诊断和治疗胸部外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外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诊断肺挫裂伤38例,肋间血管出血6例,心包填塞1例,膈肌破裂、胸腹贯通伤5例,除2例辅助小切口进胸外,余均在VATS 下缝合修补及止血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30.1)min.结果 术后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5~14d,平均8d,未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用于探查诊断治疗胸部外伤的患者,具有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减少胸外伤术前观察时间,改变了传统经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漏气、出血量,再决定手术与否的模式.
作者:王峻峰;陈淑章;袁挺;唐明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暴发性心肌炎早期诊断及救治的方法.方法 研究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的2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抢救经过.结果 11例均于急性期死亡,13例存活,均好转出院,无后遗症.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起病隐匿,病情重,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急性期死亡率高,但及时予以救治,预后良好.
作者:黎璇;严文华;钱为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分别测定26例ION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ON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血黏度增高与ION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液流变性改变在ION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萍;赵红;邵林;方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n=32),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n=31),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31),测定各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低切变率及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上述指标又高于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糖尿病各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又低于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液流变性异常更为显著.
作者:陆进;王丽;陈蕾;张学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例X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检查18例,CT检查3例,MRI检查1例,ERCP检查l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确诊9例.10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因伴慢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加胰头囊肿十二指肠引流术,6例行LC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且极易误诊为胆囊癌,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开腹胆囊切除是基本手术方式.
作者:张亚军;何宋兵;郑丁铖;汪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对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2008年19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特点,术前4例经内镜活检确诊,术前误诊率为78.9%.手术切除18例(94.7%).随访到16例手术加化疗或化疗患者,其中9例(56.3%)术后生存超过3年.结论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加系统的化疗和放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丰;赵宏;周友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一次和分次根管治疗术在治疗恒牙牙髓炎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门诊接诊的119 例由于深龋引起牙髓炎并无法保留牙髓的患者,共计119 颗患牙.随机分为二组.A组常规根管预备后,用Vitapex 糊剂+牙胶尖一次性根管充填;B组常规根管分次充填术.比较治疗1周和1年后的疗效.结果 二种治疗方法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观察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恒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组的治愈率与多次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行之有效、可以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霞琴;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指标高值第二次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血液流变指标的高值分别进行重复测定,测定全血黏度四个参数(200s-1,30s-1,5s-1,1s-1).结果 第一次结果,全血黏度200s-1,30s-1,5s-1,1s-1分别为26.43±2.62,11.45±0.91,6.42±0.56,4.81±0.39;第二次检测的结果为20.91±2.46,9.45±0.95,5.56±0.51,4.22±0.38(均P<0.001).结论 第一次检测结果异常,第二次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重复性差.
作者:贾妙兴;陈飞;邹玲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肾穿刺活检证实的10 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CT图像的特点.结果 在不同的临床阶段,其影像学表现也有着进行性的变化,典型的表现为沿肺门向周围扩散的斑片状阴影,其中4例呈大片云絮状实变影,集中分布于两肺门周围,5例呈点状及腺泡小结节样渗出,小斑片状融合,渗出灶呈花瓣样,1例呈混合型,并可见团块状阴影.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侧胸腔积液,8例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结论 该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标准,肾穿刺活检更是其确诊的依据,但临床过程凶险,分析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爱华;戴颖钰;胡春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 convulsions,FC)是临床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一般由感染引起机体急性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后出现,临床表现为双眼上翻、斜视、牙关紧闭,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意识丧失,重者可出现呼吸停止.因此力争在短时间里及时控制高热患儿的体温,做好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是避免惊厥发作和改善愈后关键[1].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过期流产的疗效.方法 对38例诊断过期流产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后给予清宫术,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8例过期流产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口服乙烯雌酚,作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100%,组织排出时间短,阴道出血量少.所有病例清宫时均宫口松弛,无需扩宫,无人流综合症发生,无一例再次清宫.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平均5d,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成功率66.67%,阴道出血量多,4例二次刮宫,4例出现人流综合症.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平均9d.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过期流产成功率高,阴道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是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俭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性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发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 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40例和健康体检者30名(均为男性)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5,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也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1).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由于存在血脂、低密度脂蛋白与载脂蛋白B异常,进而影响到血浆黏度的异常.又由于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的改变影响到局部或全身血流量的改变.提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脂紊乱造成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从而导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微循环障碍,早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阻止和延缓其转归为DM,降低DM的发病率.
作者:沙洪;张浩军;赵婷婷;黄小洁;王萍;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收治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情况.方法 2007年6月~2011 年3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证实脊髓血管畸形12例,经栓塞或手术治疗.结果 脊髓血管畸形12例,经栓塞或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目前脊髓血管畸形治疗,在安全性相近的前提下,偏向于栓塞治疗.
作者:喻永涛;邵君飞;俞向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寻枇杷花95%乙醇提取物 (Flower of Eriobotrya japonica,FEJ) 的止咳活性部位.方法 枇杷花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层萃取,得4个部位.分别给予小鼠灌胃,采用氨水喷雾法记录小鼠3min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结果 FEJ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水层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P<0.01).结论 FEJ有镇咳作用,其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水层均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尤其是氯仿和水层高剂量组效果好.
作者:梁慧;陈晓芳;刘春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