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洪;张浩军;赵婷婷;黄小洁;王萍;李平
目的 通过对生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集2,699例生殖异常患者外周静脉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2,966例生殖异常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274例(9.24%),其中多态性变异196例(71.53%),非多态性变异78例(28.47%).非多态性变异中性染色体异常27例,平衡易位30例,罗氏易位14例,其他结构异常7例.结论 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对于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一琳;王挺;石冬敏;李琼;郭宏;王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性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发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 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40例和健康体检者30名(均为男性)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5,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也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1).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由于存在血脂、低密度脂蛋白与载脂蛋白B异常,进而影响到血浆黏度的异常.又由于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的改变影响到局部或全身血流量的改变.提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脂紊乱造成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从而导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微循环障碍,早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阻止和延缓其转归为DM,降低DM的发病率.
作者:沙洪;张浩军;赵婷婷;黄小洁;王萍;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探讨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和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参照BIOMED-2协作组制定的Ig和(或)TCR检测方法,对儿童ALL患儿114 例,分别检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IgK、TCRG和TCRB基因重排.结果 在105例B系儿童ALL患者中,克隆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IgH 73%、IgK34%、TCRG 44%和TCRB 35%,所有B-ALL患者Ig基因重排检出率可达85%;在11例T系ALL患者中,克隆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TCRB 82%和TCRG 73%,T-ALL 患者TCR基因重排检出率可达100%.结论 BIOMED-2引物系统可以检测出绝大多数儿童ALL患者的Ig/TCR基因重排,是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艾晓非;李楠;刘燕;阮敏;李庆华;曹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观察发生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时间及不同病因是否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影响.方法 急性重症肝炎病人51例作为观察对象,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检测其入院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TT3、TT4、FT3、FT4、TSH),对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对于异常指标5~7d后给予复查,观察动态变化,直至正常;比较不同病因(药物性、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急性重症肝炎病人入院时TT4、TT3、FT4分别有10例、5例、1例高于正常值,FT3、TSH均在正常范围.TT4、TT3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T4、TT3、FT4在第三次复查时全部转为正常.TT4、TT3、FT4的增高均发生在发病后的20d以内.不同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肝炎病人可有TT4、TT3、FT4的升高,TT4、TT3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TT4、TT3、FT4的升高均发生在发病后的20d内.不同病因(药物性、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建中;叶春艳;陈国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对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2008年19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特点,术前4例经内镜活检确诊,术前误诊率为78.9%.手术切除18例(94.7%).随访到16例手术加化疗或化疗患者,其中9例(56.3%)术后生存超过3年.结论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加系统的化疗和放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丰;赵宏;周友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对NB4细胞生长及凋亡、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四氮唑蓝比色(MTT),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凋亡率及CD14的表达,观察鼠尾草酸对NB4细胞的影响.结果 NB4细胞经2.5μmol/L以上浓度的鼠尾草酸作用后增殖受到抑制,2.5μmol/L、5μmol/L、10μmol/L CA 作用72h后,细胞形态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2.5μmol/L、5μmol/L、10μmol/L CA 作用于NB4细胞72h凋亡率分别为7.216%、11.131 %、20.3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G0/G1期细胞阻滞.CD1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结论 CA对NB4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能诱导NB4细胞发生凋亡,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单独使用CA的分化作用不显著.
作者:曲辉;康凯;任立红;庄德丽;孙俭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中期因子(M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产科住院的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各112 例,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10 例,检测各组母体入院时、分娩前、分娩后血清MK的含量.结果 入院时和分娩前轻度子痫前期母体血清MK值较正常妊娠晚期组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和分娩前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孕晚期对照组明显降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轻度子痫前期母体血清MK值较入院时和分娩前明显降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入院时和分娩前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K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廖琪;杜绍敏;刘衍华;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指标高值第二次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血液流变指标的高值分别进行重复测定,测定全血黏度四个参数(200s-1,30s-1,5s-1,1s-1).结果 第一次结果,全血黏度200s-1,30s-1,5s-1,1s-1分别为26.43±2.62,11.45±0.91,6.42±0.56,4.81±0.39;第二次检测的结果为20.91±2.46,9.45±0.95,5.56±0.51,4.22±0.38(均P<0.001).结论 第一次检测结果异常,第二次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重复性差.
作者:贾妙兴;陈飞;邹玲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株和4IgB7-H3基因转染细胞株,探讨B7-H3两种异构体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方法 RT-PCR 法从诱导成熟的DC细胞中克隆人B7-H3两种异构体基因2IgB7-H3和4IgB7-H3的编码区,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后插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IRES2-EGFP/2IgB7-H3和pIRES2-EGFP/4IgB7-H3重组子,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G418抗性筛选,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2IgB7-H3和4IgB7-H3在SHG44细胞上的表达.继而,利用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两种异构体基因转染细胞株对T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成功构建了可以稳定表达2IgB7-H3和4IgB7-H3的基因转染细胞株.体外生物学功能分析表明,与转染空载体的SHG44/mock细胞相比,SHG44/2IgB7-H3和SHG44/4IgB7-H3均能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以及对IFN-γ的分泌,且两者的协同抑制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B7-H3两种异构体分子均能负性调控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但两者的生物学功能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作者:邱天宇;陈永井;张光波;孙静;蒋俊华;周迎会;张学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Ins)、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测定了106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Ins、CEA和铁蛋白的水平,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了TGF-β1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 106例胃癌血清Ins、CEA、铁蛋白和TGF-β1水平较之50名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31例胃癌Ⅰ~Ⅱ期、32例Ⅲ期和43例Ⅳ期的血清CEA和TGF-β1 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增高为明显(P均<0.01),其次为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后为血清Ins水平;但血清Ins、CEA、铁蛋白和TGF-β1水平均随胃癌的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 在胃癌的诊断中,以血清CEA和TGF-β1水平测定为佳,其次为Ins 和铁蛋白水平,故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作者:尤凤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在苏州地区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erkinElmer公司1420型半自动时间分辨仪检测孕15~20周的孕妇血清中AFP、free-β-HCG浓度.结合孕妇临床资料,联合应用分析软件Lifecycle 3.0和2T评估出生缺陷胎儿发生的风险率.结果 2008年~2009年40,645例孕妇筛查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高风险2,242例,占5.52%;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ES)高风险100例,占0.25%;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高风险445例,占1.1%.经诊断检测出DS 13例,ES 5例,NTD 11 例;低风险中随访出生DS 7例,特异性为65%.较之前仅用2T-RISK 分析,检出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联合应用Lifecycle 3.0和2T对孕中期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苏州地区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琼;王挺;孙健;陈亚平;姜东;李海波;王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评价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血液相容性,为医疗产品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依据.对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样品测定全凝血时间(WB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T)、溶血率及细菌内毒素.结果 显示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样品,WBCT、PT 和PTT与阴性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血率为1.38%,小于5%,符合医疗器械血液相容性实验要求.内毒素含量均低于0.5EU/mL.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血液相容性良好,无致热源.
作者:黄峥;陈国崇;刘清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一次和分次根管治疗术在治疗恒牙牙髓炎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门诊接诊的119 例由于深龋引起牙髓炎并无法保留牙髓的患者,共计119 颗患牙.随机分为二组.A组常规根管预备后,用Vitapex 糊剂+牙胶尖一次性根管充填;B组常规根管分次充填术.比较治疗1周和1年后的疗效.结果 二种治疗方法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观察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恒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组的治愈率与多次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行之有效、可以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霞琴;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探讨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218例原发性高血压(EH)血浆中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分别由RIA、酶联免疫分析和生化法进行了测定,并与7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 218例EH患者的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30例血压控制达标的EH患者较之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68例EH1级、62例EH2级和58例EH3级患者随着E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增高,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的水平不断增高(P<0.05~0.01),从而表明: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 水平与EH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是判断EH患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并具有随访、观察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倪雪红;尤凤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肾脏自身的再生能力非常有限,寻找特有的肾脏祖细胞和干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对肾脏再生的机制和病理生理的分子药物设计和研究,可以达到用肾脏再生来代替血液透析和肾移植.该综述总结了肾脏再生的细胞生物学和前景方面新研究进展.
作者:姚根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收治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情况.方法 2007年6月~2011 年3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证实脊髓血管畸形12例,经栓塞或手术治疗.结果 脊髓血管畸形12例,经栓塞或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目前脊髓血管畸形治疗,在安全性相近的前提下,偏向于栓塞治疗.
作者:喻永涛;邵君飞;俞向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症患者的CT 及MRI影像学特征,其中行CT检查者5例,行MRI检查者7例.结果 12例中单发者11例,多发者1例.5例行CT检查者,平扫呈等密度者4例,呈低密度者1例.7例行MRI检查者,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者共3例,呈等T1、等T2信号者共4例.7例中5例病灶中央可见星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患者病灶周边实质均呈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周边实质强化减弱,中央星状疤痕呈延迟性强化.结论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回青;郭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第三代喉罩应用于该类微创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体重指数<25kg/m2,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每组20例.P组常规放置胃管并测定气道密闭压.观察两组插管(罩)的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插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气腹前后呼吸参数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时间相似,均无失败病例.P组较T组在插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两组在气腹前后呼吸参数变化相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组中平均气道密闭压大于气腹后平均吸气峰压(PIP).结论 PLMA操作较简单,成功率高,通气与气管插管一样有效且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术后并发症更少,可安全地应用于非肥胖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作者:王耀明;朱跃坤;王科;王爱民;陈永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7d,分别评价第4d、第7d、第14d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咳嗽症状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两组在治疗后第4d、第7d、第14d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可显著提高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缩短病程,操作简便,无副作用.
作者:张文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6例择期下肢手术,年龄65~94岁,ASA分级1~3级.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生命体征,预先输入平衡盐溶液300~500mL,补充血容量.病人取患侧在下侧卧位,于L3,4或L2,3间隙,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针内针法作腰麻,注入布比卡因6~10.5mg.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固定后平卧,调整麻醉平面,观察麻醉效果.酌情于硬膜外加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3~5mL.以后视手术时间长短适当追加硬膜外给药.结果 全部病人中阻滞平面均在T6以下.麻醉起效时间短,效果确切.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满足大部分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需要,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作者:史俊武;缪新宇;车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