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崔健;沈振亚;范红友;陕宇璇

关键词:心肌梗死, 左冠状动脉结扎, 模型, 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及总结成功构建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方法 优化建模操作,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利多卡因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手段评估模型.结果 模型组成功率达83%;术后20minⅡ导联心电图ST段明显上抬约0.2mV,提示结扎成功及心梗模型初步建立;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显示模型组大鼠心室短轴缩窄率显著下降(P<0.01),射血分数显著下降(P<0.05),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甚至碎裂,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大量坏死.结论 该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构建过程科学严谨,造模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血液相容性和热源评价试验

    评价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血液相容性,为医疗产品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依据.对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样品测定全凝血时间(WB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T)、溶血率及细菌内毒素.结果 显示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样品,WBCT、PT 和PTT与阴性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血率为1.38%,小于5%,符合医疗器械血液相容性实验要求.内毒素含量均低于0.5EU/mL.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血液相容性良好,无致热源.

    作者:黄峥;陈国崇;刘清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25IUdR对大鼠的组织毒性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125IUdR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主要脏器的损害情况.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经腹腔注入不同剂量125IUdR,两周一次,持续3个月,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每周称量体重一次,后一次给药后24h剖杀动物,取心、肝、脾、肺、肾、肠、胃、甲状腺等组织用HE染色方法分析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试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动物生长率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轻微的可逆病理学变化,未观察到严重的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合理防护并规律使用125IUdR对大鼠主要脏器不会产生明显的损伤,这对临床使用125IUdR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方华进;李金泉;赵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6.5%、6.5%~8.5%、≥8.5%三组;选取体检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测定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以红细胞变形指数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5%时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逐步降低(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逐步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在糖化血红蛋白>6.5%时开始下降,并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逐步降低.

    作者:王丽娜;周慧敏;穆立芹;张庆富;杨爱格;刘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B7-H3两种异构体基因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对T细胞协同刺激作用的比较

    目的 建立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株和4IgB7-H3基因转染细胞株,探讨B7-H3两种异构体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方法 RT-PCR 法从诱导成熟的DC细胞中克隆人B7-H3两种异构体基因2IgB7-H3和4IgB7-H3的编码区,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后插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IRES2-EGFP/2IgB7-H3和pIRES2-EGFP/4IgB7-H3重组子,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G418抗性筛选,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2IgB7-H3和4IgB7-H3在SHG44细胞上的表达.继而,利用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两种异构体基因转染细胞株对T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成功构建了可以稳定表达2IgB7-H3和4IgB7-H3的基因转染细胞株.体外生物学功能分析表明,与转染空载体的SHG44/mock细胞相比,SHG44/2IgB7-H3和SHG44/4IgB7-H3均能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以及对IFN-γ的分泌,且两者的协同抑制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B7-H3两种异构体分子均能负性调控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但两者的生物学功能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作者:邱天宇;陈永井;张光波;孙静;蒋俊华;周迎会;张学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第三代喉罩应用于该类微创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体重指数<25kg/m2,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每组20例.P组常规放置胃管并测定气道密闭压.观察两组插管(罩)的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插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气腹前后呼吸参数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时间相似,均无失败病例.P组较T组在插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两组在气腹前后呼吸参数变化相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组中平均气道密闭压大于气腹后平均吸气峰压(PIP).结论 PLMA操作较简单,成功率高,通气与气管插管一样有效且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术后并发症更少,可安全地应用于非肥胖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作者:王耀明;朱跃坤;王科;王爱民;陈永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方法 择期胃癌根治术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8岁.体重51~82kg,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PCIA组与PCEA组,每组30例.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的VAS 评分和镇静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Ramsay评分PCIA组低于PCEA组(P<0.05).结论 PCIA 或PCEA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但PCIA组镇静深度超过PCEA组.PCIA用于留置胃管、尿管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效果优于PCEA.

    作者:戴亚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游离κ、λ轻链与DAS28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κ、λ轻链的变化,并与DAS28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各40例,并设4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κ、λ轻链;采用SPSS 11.5 软件进行相关性等统计学分析,并用ROC曲线评价血清游离κ、λ轻链对活动期RA 的鉴别作用.结果 活动期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者(P<0.05),且血清κ、λ轻链与DAS28呈正相关关系.κ轻链诊断活动期RA的AUC为 0.871;λ轻链诊断活动期RA的AUC为0.781.结论 活动期RA患者血清κ、λ轻链水平显著增高且与DAS28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RA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情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叶芸;谢明;李苏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期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中期因子(M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产科住院的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各112 例,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10 例,检测各组母体入院时、分娩前、分娩后血清MK的含量.结果 入院时和分娩前轻度子痫前期母体血清MK值较正常妊娠晚期组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和分娩前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孕晚期对照组明显降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轻度子痫前期母体血清MK值较入院时和分娩前明显降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入院时和分娩前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K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廖琪;杜绍敏;刘衍华;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DHA抑癌机理概论

    DHA即22碳6烯酸[22:6,n-3],可通过抑制类花生酸的生物合成、调控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增强脂质过氧化和增加放化疗疗效等方面,对多种癌细胞发挥抑制效应.

    作者:沈小健;吴锦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神经传导速度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辨证分型中的不同及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组(早期组)、肝肾阴虚,血瘀风动组(中期组)、脾肾阳虚,痰瘀互阻组(晚期组)4组,分别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末端潜伏期及其波幅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其波幅.结果 各证型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晚期组检出周围神经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周围神经损害较轻,较局限,而脾肾阳虚,痰瘀互阻型损害较重,较广泛.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在各证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马立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液流变指标高值重复检测的差异性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指标高值第二次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血液流变指标的高值分别进行重复测定,测定全血黏度四个参数(200s-1,30s-1,5s-1,1s-1).结果 第一次结果,全血黏度200s-1,30s-1,5s-1,1s-1分别为26.43±2.62,11.45±0.91,6.42±0.56,4.81±0.39;第二次检测的结果为20.91±2.46,9.45±0.95,5.56±0.51,4.22±0.38(均P<0.001).结论 第一次检测结果异常,第二次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重复性差.

    作者:贾妙兴;陈飞;邹玲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中的NOTCH1基因变异

    目的 Notch1基因变异出现在半数以上的T-ALL 患者中,对T-ALL 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该试验在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MDS)患者中寻找Notch1基因变异.方法 20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应用nested-PCR法,银染色-SSCP,direct sequencing法分析.结果 在患者1的白血病细胞中发现,在第27号外显子的第5,097个对偶基因的G变异为A.然而该变异是在基因库中可查找的SNP.结论 在MDS患者中没有发现Notch1基因的变异.

    作者:付璐;程峰;毕莉;吴悦;张云平;李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CEA、铁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了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Ins)、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测定了106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Ins、CEA和铁蛋白的水平,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了TGF-β1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 106例胃癌血清Ins、CEA、铁蛋白和TGF-β1水平较之50名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31例胃癌Ⅰ~Ⅱ期、32例Ⅲ期和43例Ⅳ期的血清CEA和TGF-β1 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增高为明显(P均<0.01),其次为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后为血清Ins水平;但血清Ins、CEA、铁蛋白和TGF-β1水平均随胃癌的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 在胃癌的诊断中,以血清CEA和TGF-β1水平测定为佳,其次为Ins 和铁蛋白水平,故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作者:尤凤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0例,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0例,2组患者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颅脑CT和(或)MRI检查.比较Ccr、左室重量指数(LVMI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峰)及舒张晚期左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峰)比值(E/A)、颈动脉中层厚度(IMT),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证据.结果 2组患者左室肥厚、脑损害、肾功能损害及颈动脉斑块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是比舒张期高血压更强的致靶器官损害因素.

    作者:潘永瑜;杨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枇杷花镇咳活性部位筛选

    目的 探寻枇杷花95%乙醇提取物 (Flower of Eriobotrya japonica,FEJ) 的止咳活性部位.方法 枇杷花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层萃取,得4个部位.分别给予小鼠灌胃,采用氨水喷雾法记录小鼠3min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结果 FEJ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水层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P<0.01).结论 FEJ有镇咳作用,其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水层均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尤其是氯仿和水层高剂量组效果好.

    作者:梁慧;陈晓芳;刘春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及核型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对绒毛细胞培养结果的影响及核型分析在诊断自然流产病因和妊娠指导中的作用.方法 无菌采取100例自然流产患者子宫绒毛,其中75例应用细胞培养法,25例应用直接法,进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75 例应用培养法,成功67例,异常33例;25例应用直接法,成功16例,异常11例.两种方法相比培养法成功率显著高于直接法(P<0.05);两种方法的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异常核型以数目异常为主,并以三体征常见.结论 采用培养法制备绒毛染色体的方法比较理想.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该次流产的原因,并对下次妊娠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段程颖;傅文宇;偶健;石冬敏;孙健;陈瑛;李红;王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肾穿刺活检证实的10 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CT图像的特点.结果 在不同的临床阶段,其影像学表现也有着进行性的变化,典型的表现为沿肺门向周围扩散的斑片状阴影,其中4例呈大片云絮状实变影,集中分布于两肺门周围,5例呈点状及腺泡小结节样渗出,小斑片状融合,渗出灶呈花瓣样,1例呈混合型,并可见团块状阴影.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侧胸腔积液,8例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结论 该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标准,肾穿刺活检更是其确诊的依据,但临床过程凶险,分析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爱华;戴颖钰;胡春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Sysmex XE-5000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Sysmex XE-5000的精密度、线性范围、与镜检的相关性和交叉污染率进行测定,并与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较.同时,对微量血和体液模式进行了评估.结果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表现优异,重复性、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交叉污染率低.通过XE-5000分析,微量血与静脉血血细胞分析结果基本没有差异.体液模式脑脊液细胞计数、分类与人工镜检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

    作者:孙娟;李筱梅;慕悦意;李勇;夏永辉;田鹏;杨佳彧;曹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诊断和治疗胸部外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外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诊断肺挫裂伤38例,肋间血管出血6例,心包填塞1例,膈肌破裂、胸腹贯通伤5例,除2例辅助小切口进胸外,余均在VATS 下缝合修补及止血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30.1)min.结果 术后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5~14d,平均8d,未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用于探查诊断治疗胸部外伤的患者,具有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减少胸外伤术前观察时间,改变了传统经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漏气、出血量,再决定手术与否的模式.

    作者:王峻峰;陈淑章;袁挺;唐明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鼠尾草酸对NB4细胞生长及凋亡、分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对NB4细胞生长及凋亡、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四氮唑蓝比色(MTT),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凋亡率及CD14的表达,观察鼠尾草酸对NB4细胞的影响.结果 NB4细胞经2.5μmol/L以上浓度的鼠尾草酸作用后增殖受到抑制,2.5μmol/L、5μmol/L、10μmol/L CA 作用72h后,细胞形态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2.5μmol/L、5μmol/L、10μmol/L CA 作用于NB4细胞72h凋亡率分别为7.216%、11.131 %、20.3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G0/G1期细胞阻滞.CD1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结论 CA对NB4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能诱导NB4细胞发生凋亡,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单独使用CA的分化作用不显著.

    作者:曲辉;康凯;任立红;庄德丽;孙俭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