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刚
目的 观察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共纳入40例适合病例,治疗方案为草酸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CF2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5-FU500mg/m2于CF滴完后静脉滴注,每3~4周重复.结果 该组研究中可评价疗效的病例40例,CR3例(7.5%),PR18例(45%),SD11例(27.5%),PD8例(20%),总有效率(CR+PR)为52.5%.临床获益患者(CR+PR+SD)为80%.1年生存率为39.1%,2年生存率为20%.所有病人均能耐受治疗.结论 L-OHP+5-FU+LV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有效,毒性能耐受.
作者:时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单纯性高血粘度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了解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对口服阿司匹林三个月以上的高血粘度患者,连续三个月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测定.结果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结论 对单纯性的高血粘度患者不必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复杂血液流动状态的体外模型,并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软刻法制作带后向台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动腔.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通道内的流型和剪切力分布.结果 获得了一个光学性能良好并能模拟体内特殊流型的流动腔,数值模拟显示,在流动腔中能产生流动停滞、涡流与再附流动等,形成了一个扰动流场.结论 该加工方法 快速、简便,制作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动腔中流场的特征与体内动脉弯曲和分叉管处的血液流动相似,可进一步用于体外细胞力学行为的研究.
作者:张莉;韩亚刚;蔡绍皙;蒋稼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自控镇静与医师控制镇静这两种镇静方法 的区别.方法 选择外科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P组,咪达唑仑自控镇静组;D组,咪达唑仑常规镇静组.病人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术前访视病人时讲解PCA泵使用方法 .人室后连续监测HR、ECG、BP、SPO2.P组使用Graseby9500型PCA泵,配方:咪达唑仑20mg+生理盐水至100mL.负荷量0.02mg·kg~,维持速度为0.001mg·kg-1·h-1,PCS为0.02mg·kg-1,锁定时间为3min,PCS给药时间为30s.A组以咪达唑仑使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持续输注镇静,负荷量0.02mg·kg-1,维持速度为0.001mg·kg-1·h-1,每隔10min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深度,如达不到或超过理想的镇静深度(Ramsay镇静评分4分),则增加或减少50%的速度,直至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镇静开始前给病人观看图片3张,术后12h询问病人记忆情况.使用VAS评分评估病人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咪达唑仑用量分别为P组(10±4)mg,A组(9±3)m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遗忘率P组87%,A组8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P组(89±6)、A组(71±8),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达唑仑自控镇静与常规镇静这两种镇静方法 均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病人更满意自控镇静.
作者:田阿勇;白涛;王俊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大剂量6MeV电子线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自由基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SD大鼠用6MeV电子线进行20Gy全脑单次照射,分析大鼠脑放射性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水量在照射后一个月内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全脑受照射后24h,就存在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和脑水肿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这种变化持续在整个观察期.结论 证实自由基在大鼠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起作用,这种作用至少持续一个月.
作者:王利利;涂彧;周菊英;俞志英;秦颂兵;徐晓婷;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CHOP方案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常规化疗方案,但由于阿霉素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等副反应,临床应用受一定限制,我们于2000年2月~2005年1月,应用吡柔比星(THP)取代阿霉素(ADM)组成THP-COP方案治疗NHL2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剑明;徐浩;张晓玲;蔡益鹏;陈天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7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开放性研究,维思通剂量为2~8mg/d,平均3.12±0.67mg/d,疗程16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精神症状变化,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90%,显效率72%,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有失眠(7例)、口干(6例)、困倦、头晕、静坐不能(4例)、恶心呕吐(4例)、震颤(4例),其他不良反应轻.结论 作者认为,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少且轻,因而是可行的.
作者:沙东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第十二届日本血液流变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11月17~18日在日本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京都召开,会议由日本血液流变学学会主办,会场设在京都府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来自日本全国各地120余名代表和16个参展商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2篇,其中45篇在大会上发言.此次会议学术交流涉及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研究、细胞流变学、临床血液流变学、可视化血液流变学技术的应用、药物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以及生活方式和食物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作者:刘剑刚;王丹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疑诊急性脑血管病的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头颅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头颅CT检查阴性,血糖<2.8mmol/L患者给予高张糖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头颅CT检查阴性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提高低血糖反应的早期诊断,为治疗争取时机.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鼠受到全脑照射后早期血脑屏障(BBB)的改变.方法 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采用4MeV电子线作30Gy的单次全脑照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h、1 d、1周和1月时记录磁共振成像(MRI)T1加权、T2加权的信号强度及其增强率,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免疫组化分析海马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照射组照射后T1加权的信号强度降低,T2加权的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的增强率升高,脑组织EB含量在照射后6h、1周和1月时及照射后6h VEGF表达较假照射组升高(P<0.05或0.01).结论 放射性脑损伤后早期,VEGF表达上调,BBB通透性增加,导致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琛;田野;徐府奇;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对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进行观察对比,对两种麻醉方法 的起效时间、循环干扰程度、镇痛及肌松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分为腰麻组(S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各50例.S组麻醉穿刺点选择L2-3或L3-4,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2mL+5%葡萄糖注射液1mL)或1∶1∶1复合液(丁卡因重比重液,1%丁卡因1mL+3%麻黄碱1mL+5%葡萄糖注射液1mL)2mL;E组麻醉穿刺点选择L2-3,局麻药用利多卡因和丁卡因的复合液(利多卡因浓度为1%,丁卡因浓度为0.25%),总量13~35mL.监测记录注入局麻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所达到的高感觉阻滞平面、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对镇痛及肌松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与E组相比,S组从注入局麻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短,能达到的痛觉阻滞平面高,镇痛及肌松效果优,且差异显著;S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E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麻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只要加强麻醉管理及监测,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的.
作者:杨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介绍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长期不明原因的高热,立法以益气养阴,导邪外出为主,效果显著.
作者:吕军;仲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机理、技术优势、操作要点,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8条患肢)采用腔内钬激光治疗,切取部分经治疗过的静脉段作病理检查.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血D-二聚体水平测定.术前、术中、术后定期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基本消失.27条患肢(71%)术中见治疗后大隐静脉腔内血流即刻消失.术后一个月起见大隐静脉管径变细、管壁增厚、内膜粗糙,腔内回声逐渐增强,全程无血流.15条患肢随访6个月以上无血管再通现象,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检查显示经治疗过的大隐静脉内皮细胞消失,内、中、外膜均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平滑肌细胞断裂,细胞核固缩.结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作者:褚雪峰;缪秀华;圣小平;张松贵;许晓萍;陈正言;龚就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阐述经消化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评估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47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经洗胃、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重活化剂、呼吸机、血液灌流等的综合治疗,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所有患者中7例死亡,40例存活,综合治疗有效.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期血液灌流,是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在体外及体内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兔MSCs分别与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体外复合,并经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L-抗坏血酸诱导分化,然后植入新西兰大白兔的皮下.体外实验中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测定;体内实验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植入物的成骨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中NSCs在两组材料上均能贴壁生长,珊瑚材料组见少量细胞坏死,各组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体外培养第12d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组多于珊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ALP值均明显升高,珊瑚组各时间点ALP值均高于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内实验显示,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各时间观察点均可见骨组织生长和单核或多核巨细胞,无炎症细胞,12周材料已全部降解;珊瑚组各时间点可见骨组织、单核或多核巨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生长,12周材料大部降解.结论 体外和体内的实验表明,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前者较后者的相容性更好.
作者:宋斌;吴锦春;孙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应用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通过三色/四色流式细胞术对126例CL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26例CLL中117例为B系来源(92.9%),9例为T系来源(7.1%).117例B-CLL均表达CD19,其他B系抗原CD20、CD22、CD23阳性率分别为88.6%、66%、74.2%.无一例表达FMC7和CD10.所有B-CLL中CD5+B-CLL占79.1%,CD5-B-CLL占20.9%.45例B-CLL进行CD38及ZAP-70的检测.共14例CD38+ZAP-70+,4例CD38+ZAP-70-,3例CD38-ZAP-70+,24例CD38-ZAP-70-.CD38与ZAP-70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9例T-CLL患者均为成熟T细胞表型,仅表达T系抗原,不表达任何B系抗原.结论 了解CLL的免疫表型特点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后微小残余病灶(MRD)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需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姚建新;李建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设导管引流组26例和常规抽液组29例分别进行引流和抽液,两组均行全身化疗和短程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结果 导管组胸水消失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抽液组(P<0.01).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优势明显,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住院天数,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金明华;徐利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外伤性脑损伤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变化,探讨脑血流及其反应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TCD检测对照组、外伤性脑损伤(TBI)和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HIE),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收缩峰、舒张期末、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和阻力指数)变化,以及病程第1、3、5d的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HIE与对照组相比,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流速与平均流速明显降低,而脉搏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增加(P值均<0.05).TBI与对照组间除收缩峰流速外均无明显差异;而与HIE组相比,除阻力指数外,其它血流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HIE和TBI患者脑血管对二氧化碳反应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脑血管的反应性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结论 不同类型脑损伤脑血流的变化不同,但其脑血管反应性的变化均可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李跃伟;刘励军;张玉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Fbg)含量、低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变化;手术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乳腺癌患者手术可显著缓解肿瘤导致的血液高粘滞高凝固状态.
作者:熊文;苏海洪;陈应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贫血血清铁、叶酸值的关系及对血总雌三醇、胎膜早破发生的影响.方法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3月~2005年9月间分娩的95例妊娠合并贫血孕妇及158例正常孕妇临床资料血清铁、叶酸、血总雌三醇值的测定.结果 (1)正常孕妇及妊娠合并贫血孕妇均存在血清铁降低,而叶酸值在正常范围内.(2)轻度妊娠合并贫血对血总雌三醇值影响不大.(3)妊娠合并贫血胎膜早破发生率高.结论 孕期均需补充铁剂,贫血者加服叶酸片,孕期纠正贫血可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方皖仙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