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74例临床观察

沙东想

关键词:复发性精神分裂症, 维思通,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7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开放性研究,维思通剂量为2~8mg/d,平均3.12±0.67mg/d,疗程16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精神症状变化,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90%,显效率72%,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有失眠(7例)、口干(6例)、困倦、头晕、静坐不能(4例)、恶心呕吐(4例)、震颤(4例),其他不良反应轻.结论 作者认为,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少且轻,因而是可行的.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6MeV电子线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自由基的变化

    目的 观察超大剂量6MeV电子线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自由基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SD大鼠用6MeV电子线进行20Gy全脑单次照射,分析大鼠脑放射性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水量在照射后一个月内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全脑受照射后24h,就存在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和脑水肿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这种变化持续在整个观察期.结论 证实自由基在大鼠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起作用,这种作用至少持续一个月.

    作者:王利利;涂彧;周菊英;俞志英;秦颂兵;徐晓婷;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出及耐药性比较

    目的 为了解苏大附二院近3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的检出情况及与非ESBLs株的耐药性比较.方法 采用WHONET5.1分析统计软件对2003年至2005年的大肠埃希菌及其对17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 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三年总感染率为35.1%,各类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哌拉西林在ESBLs株均有严重的耐药性,耐药率几乎均大于90%,而三、四代头孢菌素在非ESBLs株仍保持较低的耐药性,耐药率为10.6%~39.7%,亚胺培南及含酶抑制剂的药物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 ESBLs株与非ESBLs株药敏结果 存在显著差异,但检出比例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作者:秦陈浩;周惠琴;朱雪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Wnt和Notch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受自身内在基因和其所处微环境信号的共同调控.两条经典的发育调控通路Wnt,Notch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证实Notch信号对Wnt信号介导的维持造血干细胞末分化状态是必需的.在此对Wnt和Notch信号在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中的作用,尤其是二者的串话作一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作者:朱艳;刘文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粘度血症患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后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

    目的 研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单纯性高血粘度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了解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对口服阿司匹林三个月以上的高血粘度患者,连续三个月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测定.结果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结论 对单纯性的高血粘度患者不必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结肠癌患者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结肠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及结肠癌组织中MMP-9表达,分析与结肠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1.结肠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ukes C期、D期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A、B期(P<0.01),低分化者血清MMP-9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2.结肠癌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ukes分期C+D期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B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MMP-9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文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关于普利生LBY-N6C全自动血流变仪的使用心得

    目前,随着血流变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各项指标的普及和应用,对于临床所起的参考价值引起广泛关注.规范化、标准化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是保证实验结果正确性的重要基础.其与实验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仪器良好的质量及良好的工作状态密不可分.普利生LBY-N6C根据人体生物工程学的原理设计组合式操作,由全自动椎板仪和微量毛细管仪联机使用,为临床提供全血和血浆粘度检测.下面试述普利生LBY-N6C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验心得.

    作者:孙伟峰;谢国强;陈国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始均行静力型固定,术后6~8周改为动力型固定.骨折按Gustilo分型:Ⅰ型32例,Ⅱ型23例,Ⅲ8例,均为Ⅲa型.结果 6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弯曲、断裂.膝关节痛4例(占6%),表浅感染5例(占8%),均治愈.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Ⅲa型以下开放性胫骨骨折是安全的,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

    作者:吴锦春;何斌;宋斌;包洪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32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提出预防和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分娩的325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第一位是脐带因素,占34.15%;其次为产程及胎位异常占27.69%;胎盘功能不全占17.54%;占67.08%的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窘迫的延续.结论 脐带因素、产程及胎位异常、胎盘功能不全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因素.

    作者:胡少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产草酸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分析

    目的 观察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共纳入40例适合病例,治疗方案为草酸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CF2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5-FU500mg/m2于CF滴完后静脉滴注,每3~4周重复.结果 该组研究中可评价疗效的病例40例,CR3例(7.5%),PR18例(45%),SD11例(27.5%),PD8例(20%),总有效率(CR+PR)为52.5%.临床获益患者(CR+PR+SD)为80%.1年生存率为39.1%,2年生存率为20%.所有病人均能耐受治疗.结论 L-OHP+5-FU+LV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有效,毒性能耐受.

    作者:时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动腔的构建与数值模拟

    目的 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复杂血液流动状态的体外模型,并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软刻法制作带后向台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动腔.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通道内的流型和剪切力分布.结果 获得了一个光学性能良好并能模拟体内特殊流型的流动腔,数值模拟显示,在流动腔中能产生流动停滞、涡流与再附流动等,形成了一个扰动流场.结论 该加工方法 快速、简便,制作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动腔中流场的特征与体内动脉弯曲和分叉管处的血液流动相似,可进一步用于体外细胞力学行为的研究.

    作者:张莉;韩亚刚;蔡绍皙;蒋稼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头孢吡肟与加替沙星在生理盐水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吡肟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测定注射用头孢吡肟和注射用加替沙星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 室温条件下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吡肟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可以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作者:陈久艳;钱金娥;宋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活血分析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活细胞形态、凝聚状态、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 用美国产布氏多功能生物显微镜(5型)对41例高血压患者和35例正常人进行活血分析并测定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聚集率、白细胞活化率、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聚集率、循环内团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还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值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结论 高血压时出现高粘、高凝血状态,血脂代谢紊乱,纤维蛋白原增多,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在许多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爱婷;杨磊;李洁;经先振;杨瑞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ADAMTS-13的改变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其裂解酶(ADAMTS-13)活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残余胶原结合实验及ELISA分别测定78例肺癌血浆ADAMTS-13和vWF,以ELISA测定血清TNF-α值.结果 肺癌患者vWF抗原(vWF:Ag)(107.7±43.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3±49.5)及肺良性疾病组(82.4±413)(P<0.05),而ADAMTS-13在肺癌患者(59.2±21.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6.6±1.8)和肺良性疾病组(79.4±13.3)(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肺良性(59.7±18.3)及恶性(74.2±19.7)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8±17.1).(2)三指标在肺癌晚期广泛转移时较局限期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患者血浆vWF:Ag升高、ADAMTS-13降低及血清TNF-α水平升高,并与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衡伟;王兆钺;刘芳;白霞;董宁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不同亚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和频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作者:钟荀华;杨桂林;黄华;姚红艳;舒丹;李美忠;王平;曾丽红;胡毅文;许诚;李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观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作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①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0.8m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脑梗死组硬化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检出);③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明显增高,以中度狭窄为多,与年龄增大有关系.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

    作者:许燕平;樊栋良;奚惠娟;钱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择1999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应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剂量5~10mg/kg/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应用1~2周后改为强的松1mg/kg/d口服治疗;(2)治疗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2~4mg/kg/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h滴注完毕,每日1次,连续应用1~2周后改为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后观察皮疹消退情况及其它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消退、关节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紫癜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钟莉;李晓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诊治体会

    老年人患自发性气胸(SP)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常较重,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我院1996年~2004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SP患者40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福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咪达唑仑自控镇静与医师控制镇静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自控镇静与医师控制镇静这两种镇静方法 的区别.方法 选择外科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P组,咪达唑仑自控镇静组;D组,咪达唑仑常规镇静组.病人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术前访视病人时讲解PCA泵使用方法 .人室后连续监测HR、ECG、BP、SPO2.P组使用Graseby9500型PCA泵,配方:咪达唑仑20mg+生理盐水至100mL.负荷量0.02mg·kg~,维持速度为0.001mg·kg-1·h-1,PCS为0.02mg·kg-1,锁定时间为3min,PCS给药时间为30s.A组以咪达唑仑使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持续输注镇静,负荷量0.02mg·kg-1,维持速度为0.001mg·kg-1·h-1,每隔10min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深度,如达不到或超过理想的镇静深度(Ramsay镇静评分4分),则增加或减少50%的速度,直至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镇静开始前给病人观看图片3张,术后12h询问病人记忆情况.使用VAS评分评估病人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咪达唑仑用量分别为P组(10±4)mg,A组(9±3)m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遗忘率P组87%,A组8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P组(89±6)、A组(71±8),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达唑仑自控镇静与常规镇静这两种镇静方法 均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病人更满意自控镇静.

    作者:田阿勇;白涛;王俊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的生物相容性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在体外及体内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兔MSCs分别与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体外复合,并经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L-抗坏血酸诱导分化,然后植入新西兰大白兔的皮下.体外实验中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测定;体内实验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植入物的成骨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中NSCs在两组材料上均能贴壁生长,珊瑚材料组见少量细胞坏死,各组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体外培养第12d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组多于珊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ALP值均明显升高,珊瑚组各时间点ALP值均高于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内实验显示,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各时间观察点均可见骨组织生长和单核或多核巨细胞,无炎症细胞,12周材料已全部降解;珊瑚组各时间点可见骨组织、单核或多核巨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生长,12周材料大部降解.结论 体外和体内的实验表明,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和珊瑚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前者较后者的相容性更好.

    作者:宋斌;吴锦春;孙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4例前列腺增生(BPH),32例前列腺癌(Pca)和38例正常男性的血清FPSA、TPSA含量,并计算FPSA/TPSA比值,讨论它们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 单独以血清TPSA大于4.0μg/L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76.2%.以FPSA/TPSA小于0.11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限定值,当血清TPSA小于4.0μg/L时,FPSA/TPSA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0%,68.1%;当血清TPSA大于10.0μg/L时,FPSA/TPSA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5%,69.1%;而当血清TPSA在4.0~10.0μg/L时,FPSA/TPSA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3%,90.5%.结论 当血清TPSA在4.0~10.0μg/L时,FPSA/TPSA比值可大大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