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研究

蒋志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餐后血糖
摘要: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acarbose,商品名:拜唐苹)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在8~11 mmol/L,HbAlc为7%~10%,予拜糖苹50mg.tid治疗16周.结果 经16周的治疗,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空腹胰岛素、血脂、体重并无明显变化.除极个别患者有腹胀外,单独用药均无低血糖、肝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卡波糖在不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荷的基础上,改善了代谢异常和胰岛素分泌紊乱,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剪应力瞬时作用可能使血小板活化

    剪切诱导血小板活化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受到高的流体剪应力作用,在无外源化学因素(诱导剂)存在情况下,也可以发生活化,产生稳定的聚集及释放反应[1].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其表面膜糖蛋白及颗粒膜糖蛋白在数量、质量和空间构象上发生显著变化,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记物[2].本实验应用恒速注射器对血小板施加不同的剪切力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瞬时剪应力对血小板活化的可能影响.

    作者:游云;张红霞;崔巍;王硕仁;廖福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影响质粒提取的关键因素及提取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质粒DNA提取过程的分析,探讨质粒DNA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粒DNA纯度和量的关键因素,以利解决质粒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祁汝峰;黄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A组)和芬太尼(B组)作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疼痛强度指标,开始观察镇痛后48h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镇静程度;记录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开始镇痛后4h、8h、16h、24h、48h的VA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是骨科手术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模式.

    作者:杭东元;许新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吻合器技术在全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过选择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双吻合器技术在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6例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1.8%),吻合口狭窄7例(12.5%),术后局部复发3例,其中2例为吻合口复发,1例为盆腔复发,总局部复发率为5.4%.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圆;金昆;孙庆宇;周晓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胰腺钝伤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胰腺钝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例胰腺钝伤的CT表现及其特点.结果 2例为胰腺离断CT表现为一条清楚分隔的低密度线,1例位于胰颈,1例位于胰尾,手术可见胰管断裂;弥漫性胰腺肿大1例,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胰头局限性肿大1例;3例合并胰周积液,4例均合并邻近器官损伤.结论 CT评价胰腺钝伤是准确可靠的,应列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沈莉;饶圣祥;徐东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Bamford分型(OCSP)各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2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和颈动脉斑块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颈动脉斑块彩超检出率69.08%,其中不稳定斑块31.43%,105例颈动脉斑块检出者中脑梗死类型主要为腔隙性梗死(LACI)61.9%.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对颈动脉彩超有斑块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干预.

    作者:张志英;王薇;程庆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内皮细胞MDA、T-SOD、T-ant-OX、ICAM-1和TIMP-2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内皮细胞(EC)的保护调控作用.方法 用CGRP分别作用于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和经联胺损伤的内皮细胞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用上清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nt-OX)的代谢变化;用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mRNA含量.结果 CGRP有上调T-SOD、T-ant-OX的代谢和TIMP-2mRNA表达的作用,下调MDA代谢和ICAM-1mRNA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 CGRP对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调控作用,并且在EC的抗损伤方面,尤其是抗早期损伤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RP能下调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和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上调TIMP-2的表达,这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结果提示CG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亚安;吴开云;王彩英;杨芹;杨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射频参数在细胞学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胞形态学自动分析方法中的射频技术(RF),探讨在不同细胞簇,不同疾病时射频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的射频值,然后用SPSS对不同种类细胞的射频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细胞射频值与细胞胞体呈正相关,且与细胞利类无关;只与细胞成熟度有关.

    作者:郑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要点.方法 对54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并发症防止及手术方式选择作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年龄、骨折类型、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特点(附病例报告)

    多发性肌炎是免疫炎性肌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该文通过分析比较4个多发性肌炎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并侧重分析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而对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俞佳;方琪;曹建;金蕾;董万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肌酐(Cr)比值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42例高血压患者和5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尿中mAlb及Cr,计算UmAlb/Cr比值,并与40例正常健康者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UmAll/Cr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P<0.01);糖尿病患者UmAlb/Cr也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P<0.01).结论 UmAlb/Cr比值是诊断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蒋新颖;孔宝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对30例SLE患儿(其中有10例进行肾活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儿童SLE患者中,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12.03岁.SLE患儿常见的表现为肾损害24例(80%),10例肾活检患儿病理类型以弥漫增生型(Ⅳ型)多见,占60%.其他为系膜增生型(Ⅱ型).肾外表现以发热(70%),贫血(60%),皮疹(57%)等多见.免疫学指标以ANA阳性(93%),dsDNA阳性(77%),补体C3降低(60%)等为主.结论 儿童SLE临床表现多样,肾脏易受累,且狼疮性肾炎(LN)临床与病理有一定的联系.为了准确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应及时行肾活检检查.

    作者:王丽峰;封其华;李晓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股动脉PSA患者16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PSA瘤腔并注射200IU凝血酶行封闭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24h和3~5d复查超声,并在注射凝血酶前及注射凝血酶后48h检测有关血液流变参数.结果 11例患者在瘤囊内注入200IU凝血酶后瘤腔即刻闭合,5例患者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起下压迫5~10 min闭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24h及3~5 d后复查无复发.注射凝血酶前后血液流变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法治疗PSA简便、安全、有效,且对机体血液流变特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晓丽;杨成明;王旭开;王红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8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

    目的 回顾分析18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免疫表型结果,以期了解儿童ALL免疫表型的特征,为临床诊断、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利用CD45PE-cy5/SS设门,完成186例儿童ALL病人的免疫分型.结果 在186例ALL中,B系ALL78.5%(146/186),T系ALL19.3%(36/186),T/M混合型ALL1.1%(2/186),B/M混合型ALL1.1%(2/186).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characterization of 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typing,LAIP)的出现频率为:B-ALL CD19+/CD10+/CD117+1.4%;CD19+/CD10+/CD13+25.3%;CD19+/CD10+/CD33+21.3%;CD19+/CD10+/CD2+5.5%;CD10+/CD34+/CD45±86.9%;CD19+/CD34+/CD20+24.7%;CD19+/CD10++/CD45±67.1%;CD19+/CD10-/CD20-4.1%.T-ALL CD7+/CD13+/CD45±5.6%;CD7+/CD33+/CD45±2.8%;TdT+/CD3+/CD45±100%;CD7++/CD2±/CD45±77.8%;CD7+/CD4+/CD3-16.7%;CD7+/CD8+/CD3-16.7%.结论 儿童B-ALL比率高于T-ALL,约为T-ALL的4倍,混合细胞白血病在儿童很少见.而且儿童ALL均具有独特的LAIP特征,因此免疫表型分析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和MR监测可提供非常客观的依据.

    作者:朱明清;耿美菊;何海龙;王爱清;陈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Ru486)、氨甲蝶呤(MTX)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确诊为异位妊娠要求保守治疗的99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Ru486、MTX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观察各组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在症状消失时间及各种体症消失上与米非司酮组、氨甲蝶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米非司酮组与氨甲蝶呤组的以上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分别为81.8%、78.8%、90.9%.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优于单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风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高甘油三酯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7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85例,测定BMI、血脂水平以及血糖、血钙、肾功能及血氧分压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分肥胖组(BMI≥28kg/m2)32例,超重组(24≤BMI<28kg/m2)66例和体重正常组(BMI<24 km2)m2)61例.结果 肥胖组SAP比例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血脂升高伴随着更为严重的胰腺、肾功能及缺氧等损害;SAP患者BMI和血甘油三酯高于MAP组.结论 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的关系密切,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AP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因素.

    作者:温晓持;李岭;陈卫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玻璃体出血机化

    目的 对比和分析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和玻璃体手术中发现情况的差别,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出术中的关键部位,指导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133例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其中107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26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的发现.结果 超声诊断和术中发现完全符合有88例(占82.2%).不符合的病例中,视网膜脱离光带与玻璃体条膜的混淆是主要的,尤其在糖网病和外伤病例中.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术中操作注意点,估计预后.而视网膜脱离的存在与否往往是超声探测失误之处,故应将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机化膜相鉴别.

    作者:刘鹏程;刘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并发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122例的并发症.结果 18例(14.7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并且发现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的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是否合并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成正相关,子痫前期患者的新生儿的预后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亦成正相关.

    作者:黄春燕;王锡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调查分析及护理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病人接受健康教育与自我保健能力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及健康教育寻找有效方法 和策略.方法 采用自制的高血压病人调查问卷表,对238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病人就文化程度、接受健康教育方式和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健康教育率越高,P<0.005.健康教育形式以小传媒多,人际传播少.接受教育者自我保健能力高于未接受者,P<0.05.结论 健康教育接受率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导致自我保健能力的增强将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作者:邵晴;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糖血症与妊娠期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所致高糖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糖代谢异常患者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7年1月~2005年12月门诊及分娩的孕产妇中糖耐量异常者与同期糖代谢正常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代谢异常者糖负荷后各时期血糖值高于糖代谢正常者(P<0.001),且妊娠晚期高糖血症进一步加重,糖代谢异常组妊高征发生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结论 妊娠晚期糖代谢异常程度更为明显,且发生妊高征的机会增加,尽早发现与治疗高糖血症,有利于治疗与控制糖尿病及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缪琪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