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汝峰;黄瑞
目的 观察维生素C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及对其递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percoll液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当第二或第三代细胞生长达到60%~70%融合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分别于不同时间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取诱导后的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取诱导后的诱导液作HPLC测定其中的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索C可使骨髓基质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免疫组织细胞化学鉴定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表现为NSE阳性,GFAP阳性.HPLC测定结果显示,用维生素C诱导后,诱导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维生素C可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并且可增加其中单胺类递质的释放.
作者:邵君飞;单立冬;惠国桢;王海秋;姚建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内皮细胞(EC)的保护调控作用.方法 用CGRP分别作用于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和经联胺损伤的内皮细胞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用上清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nt-OX)的代谢变化;用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mRNA含量.结果 CGRP有上调T-SOD、T-ant-OX的代谢和TIMP-2mRNA表达的作用,下调MDA代谢和ICAM-1mRNA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 CGRP对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调控作用,并且在EC的抗损伤方面,尤其是抗早期损伤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RP能下调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和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上调TIMP-2的表达,这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结果提示CG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亚安;吴开云;王彩英;杨芹;杨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Bamford分型(OCSP)各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2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和颈动脉斑块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颈动脉斑块彩超检出率69.08%,其中不稳定斑块31.43%,105例颈动脉斑块检出者中脑梗死类型主要为腔隙性梗死(LACI)61.9%.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对颈动脉彩超有斑块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干预.
作者:张志英;王薇;程庆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6月~2004年10月100例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简称分析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同期100例肝癌切除术后未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简称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分析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95.4%(62/65),1、3、5年的生存率为76%(76/100)、51.4%(36/70)、43.2%(19/44),累积复发率为26%(26/100)、47.1%(33/70)、59.1%(26/44).对照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77.5%(55/71),l、3、5年的生存率为62%(62/100)、35.1%(26/74)、24.0%(12/50),累积复发率为40%(40/100)、67.6%(50/74)、78.0%(39/50),P值均<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了肝癌生存率.
作者:蒋辉;周健;黄勤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在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应用与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12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替牙(牙合)晚期或恒牙(牙合)早期的安氏Ⅱ1分类错一畸形患者,年龄10~12岁,平均年龄11.2岁,每天24h配戴Twin-block矫治器10~12个月;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2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后,SNB角明显增加,ANB角明显减小,下颌体和升支明显增加,磨牙关系中性或接近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或基本正常,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先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对27例胃癌组织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5μm切片,然后行MVD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MVD平均值为37.81±10.99(个/视野),VEGF阳性率为59.26%.VEGF阳性组中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MVD、VEGF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浆膜层是否受侵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VD值和VEGF表达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作者:蔡惠芳;沈钧康;曹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共收治23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人.结果 钉穿出股骨头13例,钉切割头颈6例,骨不连11例,术后骨折再移位7例,内翻位畸形愈合6例,钉尾退出8例,钉松动4例.结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多方面.术中正确操作很关键.
作者:周峰;唐天驷;杨惠林;王文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环扁桃酯对血流变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测定环扁桃酯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血栓湿重,并与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进行比较.结果 环扁桃酯的高剂量组降低全血粘度的效果显著,高切变率80s-1降低率为19.5%,低切变率20s-1降低率为26.2%;环扁桃酯的高剂量组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大聚集率下降了29.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环扁桃酯高剂量组使血栓湿重明显降低.结论 提示环扁桃酯是改善血流变及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熠;张正义;关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6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囊肿剥出、附件切除或改开腹手术.术后根据病灶严重程度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加用GnRHa、息隐、口服避孕药治疗.术后2周行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 63例中,腹腔镜下成功剥离卵巢巧克力囊肿50例,附件切除11例.2例因盆腔粘连严重,操作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r分期法进行分期:Ⅲ期38例(60.32%),Ⅳ期25例(39.68%),无Ⅰ、Ⅱ期患者.所有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周检查手术有效率达100%.随访6~42月,Ⅲ期复发率为5.26%(2/38),Ⅳ期复发率为12.00%(3/25),总复发率为7.94%.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理想方法,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的操作过程,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凤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利克隆性骨髓多能干细胞增生性疾病,其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增多,并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因而易并发血栓及出血性疾病,尤以脑血管常受累.据文献报道PV所致脑血管病(CVD)致残率及死亡率高,PV所致CVD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临床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6年~2005年神经内科及血液科收治的45例伴随CVD进行临床分析,深入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疗措施.
作者:张剑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分析18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免疫表型结果,以期了解儿童ALL免疫表型的特征,为临床诊断、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利用CD45PE-cy5/SS设门,完成186例儿童ALL病人的免疫分型.结果 在186例ALL中,B系ALL78.5%(146/186),T系ALL19.3%(36/186),T/M混合型ALL1.1%(2/186),B/M混合型ALL1.1%(2/186).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characterization of 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typing,LAIP)的出现频率为:B-ALL CD19+/CD10+/CD117+1.4%;CD19+/CD10+/CD13+25.3%;CD19+/CD10+/CD33+21.3%;CD19+/CD10+/CD2+5.5%;CD10+/CD34+/CD45±86.9%;CD19+/CD34+/CD20+24.7%;CD19+/CD10++/CD45±67.1%;CD19+/CD10-/CD20-4.1%.T-ALL CD7+/CD13+/CD45±5.6%;CD7+/CD33+/CD45±2.8%;TdT+/CD3+/CD45±100%;CD7++/CD2±/CD45±77.8%;CD7+/CD4+/CD3-16.7%;CD7+/CD8+/CD3-16.7%.结论 儿童B-ALL比率高于T-ALL,约为T-ALL的4倍,混合细胞白血病在儿童很少见.而且儿童ALL均具有独特的LAIP特征,因此免疫表型分析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和MR监测可提供非常客观的依据.
作者:朱明清;耿美菊;何海龙;王爱清;陈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杜绝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和术后联合疗法预防下肢DVT的形成,对结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75例患者无DVT形成,其中8例术后出现患侧肢体肿胀,3例腓肠肌压痛明显,经静脉造影排除了DVT形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护理措施得当、积极预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亚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阿霉素(adriamycin ADR)是有效的广谱抗癌药物之一,但是,ADR严重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ADR心脏毒性发生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卡维地洛(Carvedilol,CVD)是一利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的β受体阻滞剂.在该研究中探讨了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卡维地洛能改善阿霉索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通过抑制阿霉素引起的机体内过度的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凋亡,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世红;王绍军;陆士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出现异常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主要表现为全血粘度增高,其增高程度和血压升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趋势.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可能是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压增高程度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的制作及运用.方法 昆明小鼠30只,分成2组,分别用什锦锉与干纱布制作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术后饲养7d,分析这两种造模的区别.结果 2组造模效果均达到Nair腹腔粘连五级评分标准Ⅲ~Ⅳ级,但什锦锉组死亡率73.3%显著高于纱布组26.7%(P<0.05).结论 选择小鼠作为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动物模型,以干纱布为造模工具较好.
作者:蒋立新;赵郁;凌立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型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21例腹股沟嵌顿疝病人施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7min,均于第二天麻醉作用消失后作适当自理活动.术后应用止痛剂4例,尿潴留3例,异物胀感1例,阴囊水肿1例,无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 d,随访1年至1年半元复发病例.结论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安全有效,其具有更宽的手术指征及极低的复发率,特别适用于其高发人群:老年人及体力劳动者.
作者:周菊明;陈革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多段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12例尺桡骨多段骨折采用骨折复位,Smith-Nephey公司生产的Foresight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无病例发生伤口感染和出现髓内钉断裂,松动.术后1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均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前臂旋转功能丧失<30..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伴软组织损伤的前臂多段骨折的良好手术选择.
作者:王轩;刘志伟;包欣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0例该类肿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30例病例均显示Vimentin、NSE、CD99弥漫阳性,21例可见特征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结论 PNET是高度侵袭性肿瘤,随着遗传学和现代治疗学的进步,该肿瘤预后会逐步改善.
作者:郭凌川;康苏娅;虞杰;沈吟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2002年1月~2006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樊明月;孔庆林;顾志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细胞形态学自动分析方法中的射频技术(RF),探讨在不同细胞簇,不同疾病时射频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的射频值,然后用SPSS对不同种类细胞的射频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细胞射频值与细胞胞体呈正相关,且与细胞利类无关;只与细胞成熟度有关.
作者:郑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