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方式探讨

徐凤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 腹腔镜, 术后复发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6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囊肿剥出、附件切除或改开腹手术.术后根据病灶严重程度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加用GnRHa、息隐、口服避孕药治疗.术后2周行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 63例中,腹腔镜下成功剥离卵巢巧克力囊肿50例,附件切除11例.2例因盆腔粘连严重,操作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r分期法进行分期:Ⅲ期38例(60.32%),Ⅳ期25例(39.68%),无Ⅰ、Ⅱ期患者.所有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周检查手术有效率达100%.随访6~42月,Ⅲ期复发率为5.26%(2/38),Ⅳ期复发率为12.00%(3/25),总复发率为7.94%.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理想方法,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的操作过程,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假性囊肿5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5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行非手术保守治疗;36例行内引流术,其中囊肿胃后壁吻合11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3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22例;5例行外引流术;7例行囊肿切除术.结果 该组无死亡病例,保守治疗均痊愈;外引流术后3例出现胰瘘,2例复发;囊肿切除术后2例出现胰瘘,1例复发;内引流术后仅1例出现胰瘘,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内引流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田晓春;何宋兵;汪良;朱新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血液病并高粘血症(或血栓病)20例分析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血液病合并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20例人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对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结果 60%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0%患者部分症状改善,东菱克栓酶使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东菱克栓酶能有效改善血液病高粘状态,能有效治疗血液病合并血栓并发症.

    作者:冉丹;孙汉英;陈淑萍;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吻合器技术在全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过选择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双吻合器技术在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6例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1.8%),吻合口狭窄7例(12.5%),术后局部复发3例,其中2例为吻合口复发,1例为盆腔复发,总局部复发率为5.4%.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圆;金昆;孙庆宇;周晓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60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琼英;温洁新;赵景;韩世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17例分析

    目的 检测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以凝聚胺法配血用于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结果 苏大附二院自1996年以来,共发现红细胞不规则抗体17例,分别为抗E 8例,抗-cE 3例,抗D 2例,抗c1例,疑抗-Leb1例,抗M 2例.结论 对住院患者常规检测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和及时,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军;钱建新;祁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防治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06年3月9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术中处理、二次手术处理、三次手术处理).结果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经正确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原因较多,经正确处理,是能够痊愈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MRI和MRS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病变,其中前列腺癌(PCa)11例,前列腺增生(BPH)19例,对其MRI和MRS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S可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 11例PCa在T2 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7例为单侧局灶性,4例为双侧弥漫性;19例BPH在T2 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13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6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值降低,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MRI与MRS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率.

    作者:沈纪芳;沈海林;王晓慧;杜红娣;房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玻璃体出血机化

    目的 对比和分析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和玻璃体手术中发现情况的差别,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出术中的关键部位,指导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133例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其中107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26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的发现.结果 超声诊断和术中发现完全符合有88例(占82.2%).不符合的病例中,视网膜脱离光带与玻璃体条膜的混淆是主要的,尤其在糖网病和外伤病例中.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术中操作注意点,估计预后.而视网膜脱离的存在与否往往是超声探测失误之处,故应将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机化膜相鉴别.

    作者:刘鹏程;刘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浓度及相互关系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正常对照各25例病人进行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联素明显减低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罗骏;陈绍良;杜同心;段宝祥;周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9例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的发病及各项指标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确诊的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多发生于孕34+周左右,大部分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主诉,可出现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可能是早提示疾病发生的指标,而肝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是反映病情变化趋势的可靠指标.新生儿的预后主要与终止妊娠时的孕周有关.结论 HELLP综合征病情凶险,成功治疗HELLP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冯晓;沈宗姬;郭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 在分离、培养、鉴定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human placenta derived mesenchymal-like stem cells,HPMSCs)的基础上,进行了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纹状体出血的实验,探讨了其在治疗脑出血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利用自体未肝素化新鲜血回注法建立大鼠尾壳核出血模型;取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成5组:(1)假手术组(n=4);(2)自然恢复组(n=6);(3)对侧脑移植组(n=6);(4)同侧脑移植组(n=6);(5)同侧颈总动脉移植组(n=6).将体外荧光标记的HPMSCs移植人大鼠纹状体出血模型,通过提高的躯体摆动实验(elevated body-swingtest,EBST)和悬尾姿势实验(the epostural tail-hang test)进行模型的神经功能评价,观察注射HPMSCs前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并通过病理切片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了HPMSCs在大鼠脑内的存活以及迁移状况.结果 HPMSCs跨越血脑屏障,并主要向脑出血组织周围定向迁移.EBST和Bederson评分结果表明,移植后第5d和第14d对侧脑移植组、同侧脑移植组和颈总动脉移植组神经功能修复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至移植后28d时为止,未发现肿瘤组织形成.结论 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能跨越血脑屏障并向病灶处定向迁移且未见成瘤现象,移植入脑出血模型结果表明其可促进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具备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作者:薛群;华军;卢俊;董万利;吴玉明;倪健强;朱一蓓;方琪;王明元;陈永井;方振羊;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左、右胸径路食管中上段癌切除术45O例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食管癌手术的路径.方法 经右胸者,取右胸、上腹正中、左/右颈部三切口,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经左胸者,取左胸/或左胸、颈部两切口,行食管胃主A弓上器械吻合或左颈部手工吻合.结果 经右胸者,手术野易暴露,危险性小,病灶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远期效果好.结论 食管中上段癌切除术,右胸径路优于左胸径路.

    作者:陈星;何靖康;陶文成;郭树翔;孙德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66例乳腺癌,单纯肿块或结节32例,单纯钙化17例,肿块或结节伴钙化13例,局部结构紊乱4例,术前X线诊断60例,误诊6例.结论 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或结节,单纯钙化、肿块伴钙化和局部结构紊乱.

    作者:高松华;刘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和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QT离散度(QTd)和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28例脑卒中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心电图QTd及血清天冬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等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 脑卒中组QTD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心电图QTd及心肌酶谱显著增加.QTd及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了解脑卒中病情及心脏受累程度,有利于对患者病情作出全面评估.

    作者:曹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45例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后经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根据图像进行冠状动脉主干评价与临床症状,ECG、DCG、UCG、DSA等检查结果相比较判断冠脉MR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45例受检者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阴性2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27例中ECG、DCC提示冠心病15例,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其中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在冠脉MR2周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其结果2例阴性、3例阳性,与冠脉MR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冠脉MR可作为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一种手段,由于图像显示右冠状主干、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同旋支近中段图像清楚,而远段图像欠佳尚不能代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辅助检查.

    作者:汤振源;李晓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30例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0例该类肿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30例病例均显示Vimentin、NSE、CD99弥漫阳性,21例可见特征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结论 PNET是高度侵袭性肿瘤,随着遗传学和现代治疗学的进步,该肿瘤预后会逐步改善.

    作者:郭凌川;康苏娅;虞杰;沈吟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ITP患儿按加用/不加升血小板胶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加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P<0.05),且血小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激素减撤较对照组快疗效佳(P<0.05).观察治疗组血清PAIgG经治疗后大多恢复正常,口服升血小板胶囊后,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稳定.

    作者:王易;季正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49例诊治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2002年1月~2006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樊明月;孔庆林;顾志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脂多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MMP-9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s,LPS)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贴块法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细胞免疫化学检测MMP-9的蛋白表达及核因子NF-κB激活情况,原位分子杂交分析MMP-9mRNA表达.结果 LPS是MMP-9的强诱导物,可在蛋白及mRNA水平诱导MMP-9的表达,LPS对其诱导作用强度与LPS的浓度呈正相关.与正常组比较LPS刺激15min即有NF-κ B p65核转移,30min达高峰,1h后减弱.结论 LPS诱导平滑肌细胞MMP-9表达,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MMP-9表达升高可能与LPS激活NF-κB有关.MMP-9表达升高和NF-κB激活提示LP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路军;阮秋蓉;康苏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术中和术后自体血回收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和术后自体血回收在全髋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全髋置换术68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术中和/或术后自体血回收.对照组:34例,自体血未回收.以术后HGB低于90g/L为输异体血指标,监测术前及术后HGB,观察术中失血、输血情况、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结果 实验组的异体血使用量和输血反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在术中出血和输血费用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术中和术后自体血回收是减少全髋置换术中输血及输血反应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然;王志伟;刘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