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纪芳;沈海林;王晓慧;杜红娣;房志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B细胞水平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水平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ITP组B细胞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B细胞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ITP的病理机制,为ITP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莱;钱毓晋;李莼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示作用.方法 T2DM组6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LDL-C的高低将T2DM组分为LDL-C升高组(LDL-C>3.11mmol/L)和LDL-C正常组.结果 T2DM组hs-CRP12.15±5.17mg/L,正常对照组3.15±1.31m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LDL-C升高组hs-CRP15.74±8.69 mg/L,LDL-C正常组8.86±4.87 m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LDL-C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hs-CRP水平与LDL-C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 hs-CRP参与T2DM并发AS过程,T2DM时hs-CRP先于LDL-C出现异常,糖尿病性AS预测应采用hs-CRP与LDL-C联合检测.
作者:马钧;石冬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照罗帕酮是临床常用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药物,因其与开放和失活状态的通道亲和力大,对器质性心脏病物别敏感,有潜在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能,使用受到一定限制.该报告2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顿服普罗帕酮12h后,18例(81.82%)安全复律,提示普罗帕酮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吕荣;王维中;尤华;吴雁鸣;叶福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烧伤换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Ⅲ级烧伤患者60例,分为P组(异丙酚组),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各30例.P组单纯静注异丙酚;R组先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再静注异丙酚.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异丙酚首次用量及总用量、苏醒时间,评判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P组相比,R组异丙酚的首次用量和总用量显著减少(P<0.01),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组,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明显较P组轻微,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烧伤换药,麻醉镇痛效果好,异丙酚用量少,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且不影响苏醒过程.
作者:杨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十二胺为疏水基团,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亲水基团的双亲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 初步表明壳聚糖载体在适当条件下进行胺化及磺化修饰之后,可使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下降率高达4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下降高达54.04%,而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吸附率只有10%,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作者:黄丽;方波;朱叶;徐超;王睿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观察乌司他丁的疗效,对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杜绝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和术后联合疗法预防下肢DVT的形成,对结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75例患者无DVT形成,其中8例术后出现患侧肢体肿胀,3例腓肠肌压痛明显,经静脉造影排除了DVT形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护理措施得当、积极预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亚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传统小儿静脉麻醉常用氯胺酮复合安定和/或羟基丁酸钠,常出现麻醉深度不稳定,术后苏醒期明显延长,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多.自2003年起,我们陆续试用咪唑安定、氯胺酮诱导,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持续输注用于小儿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伯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技术应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小乳腺癌获早期诊断,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乳腺癌被误诊.回顾我院3年多时间里受检人群中的误诊病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胡大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分析8例老年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腹痛、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7例为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7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非T非B淋巴瘤.术前误诊率为75%.内镜结合活检病理、X线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郭健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66例乳腺癌,单纯肿块或结节32例,单纯钙化17例,肿块或结节伴钙化13例,局部结构紊乱4例,术前X线诊断60例,误诊6例.结论 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或结节,单纯钙化、肿块伴钙化和局部结构紊乱.
作者:高松华;刘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2002年1月~2006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樊明月;孔庆林;顾志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琼英;温洁新;赵景;韩世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s,LPS)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贴块法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细胞免疫化学检测MMP-9的蛋白表达及核因子NF-κB激活情况,原位分子杂交分析MMP-9mRNA表达.结果 LPS是MMP-9的强诱导物,可在蛋白及mRNA水平诱导MMP-9的表达,LPS对其诱导作用强度与LPS的浓度呈正相关.与正常组比较LPS刺激15min即有NF-κ B p65核转移,30min达高峰,1h后减弱.结论 LPS诱导平滑肌细胞MMP-9表达,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MMP-9表达升高可能与LPS激活NF-κB有关.MMP-9表达升高和NF-κB激活提示LP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路军;阮秋蓉;康苏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138例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S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冠心病组胰岛素、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②将冠心病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水平组二个亚组,高尿酸血症组TG明显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水平组.③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ISI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作者:仇玉臣;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在COS-7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检测表达产物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0-LIF真核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MTT、FCM法研究COS-7细胞表达产物对HL-60细胞的影响.结果 人LIF基因可在COS-7细胞中进行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对HL-60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 人LIF基因在COS-7细胞中能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较强的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郁心;苗丽;盛伟华;缪竞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76例和同期急诊开腹手术70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急诊腹腔镜成功74例,中转开腹2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急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异位妊娠大出血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作者:孙静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龄患者无痛苦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以在2000年4月~2006年4月间与麻醉科合作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配合浅麻醉下行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治疗术2 600例中580例老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麻醉过程用药量、安全性、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操作,麻醉轻度影响呼吸,血压、心率、脉氧轻度下降,未发生一例呼吸暂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大部分病人有经济承受能力,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和地区开展.
作者:朱凤兰;赵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acarbose,商品名:拜唐苹)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在8~11 mmol/L,HbAlc为7%~10%,予拜糖苹50mg.tid治疗16周.结果 经16周的治疗,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空腹胰岛素、血脂、体重并无明显变化.除极个别患者有腹胀外,单独用药均无低血糖、肝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卡波糖在不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荷的基础上,改善了代谢异常和胰岛素分泌紊乱,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蒋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6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囊肿剥出、附件切除或改开腹手术.术后根据病灶严重程度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加用GnRHa、息隐、口服避孕药治疗.术后2周行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 63例中,腹腔镜下成功剥离卵巢巧克力囊肿50例,附件切除11例.2例因盆腔粘连严重,操作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r分期法进行分期:Ⅲ期38例(60.32%),Ⅳ期25例(39.68%),无Ⅰ、Ⅱ期患者.所有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周检查手术有效率达100%.随访6~42月,Ⅲ期复发率为5.26%(2/38),Ⅳ期复发率为12.00%(3/25),总复发率为7.94%.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理想方法,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的操作过程,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凤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