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飞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病人接受健康教育与自我保健能力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及健康教育寻找有效方法 和策略.方法 采用自制的高血压病人调查问卷表,对238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病人就文化程度、接受健康教育方式和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健康教育率越高,P<0.005.健康教育形式以小传媒多,人际传播少.接受教育者自我保健能力高于未接受者,P<0.05.结论 健康教育接受率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导致自我保健能力的增强将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作者:邵晴;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细胞形态学自动分析方法中的射频技术(RF),探讨在不同细胞簇,不同疾病时射频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的射频值,然后用SPSS对不同种类细胞的射频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细胞射频值与细胞胞体呈正相关,且与细胞利类无关;只与细胞成熟度有关.
作者:郑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观察乌司他丁的疗效,对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调查住院的12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显著低于1996年全国常模分.综合性干预2月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心理领域有显著提高,社会关系领域也明显提高;积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注意、自尊、社会帮助因子分显著提高,休闲娱乐活动因子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常人,综合性干预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桃源;李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出现异常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主要表现为全血粘度增高,其增高程度和血压升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趋势.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可能是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压增高程度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所致高糖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糖代谢异常患者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7年1月~2005年12月门诊及分娩的孕产妇中糖耐量异常者与同期糖代谢正常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代谢异常者糖负荷后各时期血糖值高于糖代谢正常者(P<0.001),且妊娠晚期高糖血症进一步加重,糖代谢异常组妊高征发生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结论 妊娠晚期糖代谢异常程度更为明显,且发生妊高征的机会增加,尽早发现与治疗高糖血症,有利于治疗与控制糖尿病及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缪琪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伤寒沙门菌62(ST62)抗原提取物以微量加样器点于预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待干后,以含10%小牛血清的0.05M Tris-HCl缓冲液进行封闭,用于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法筛选,获得5株抗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A3、C1、D4、E6、F5),其中A3株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仅在52KDa蛋白处出现一条清晰的条带.结论 实验结果证实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徐培君;顾冠彬;万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减少疤痕子宫早孕行人流术的并发症,减轻育龄妇女官腔操作痛苦.方法 终止疤痕子宫早孕86例.具体方法:①用药第1、2 d晨起空腹服米非司酮50mg,10h后再服25mg.②第3d早上空腹服米素前例醇0.6mg,服药前后1h禁食.结果 服米索前列醇后胚胎排出<6h为69例,6~24 h排出11例,6例因胚胎未排出行清宫术.成功率为93.03%.阴道出血近似于月经量为60例,占67.77%.多于月经量为26例,占32.23%.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为7~23 d,平均为10±2 d.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疤痕子宫早孕效果较好.
作者:蔡梅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ITP患儿按加用/不加升血小板胶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加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P<0.05),且血小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激素减撤较对照组快疗效佳(P<0.05).观察治疗组血清PAIgG经治疗后大多恢复正常,口服升血小板胶囊后,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稳定.
作者:王易;季正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技术应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小乳腺癌获早期诊断,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乳腺癌被误诊.回顾我院3年多时间里受检人群中的误诊病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胡大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琼英;温洁新;赵景;韩世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内皮细胞(EC)的保护调控作用.方法 用CGRP分别作用于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和经联胺损伤的内皮细胞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用上清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nt-OX)的代谢变化;用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mRNA含量.结果 CGRP有上调T-SOD、T-ant-OX的代谢和TIMP-2mRNA表达的作用,下调MDA代谢和ICAM-1mRNA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 CGRP对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调控作用,并且在EC的抗损伤方面,尤其是抗早期损伤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RP能下调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和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上调TIMP-2的表达,这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结果提示CG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亚安;吴开云;王彩英;杨芹;杨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食管癌手术的路径.方法 经右胸者,取右胸、上腹正中、左/右颈部三切口,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经左胸者,取左胸/或左胸、颈部两切口,行食管胃主A弓上器械吻合或左颈部手工吻合.结果 经右胸者,手术野易暴露,危险性小,病灶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远期效果好.结论 食管中上段癌切除术,右胸径路优于左胸径路.
作者:陈星;何靖康;陶文成;郭树翔;孙德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腺钝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例胰腺钝伤的CT表现及其特点.结果 2例为胰腺离断CT表现为一条清楚分隔的低密度线,1例位于胰颈,1例位于胰尾,手术可见胰管断裂;弥漫性胰腺肿大1例,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胰头局限性肿大1例;3例合并胰周积液,4例均合并邻近器官损伤.结论 CT评价胰腺钝伤是准确可靠的,应列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沈莉;饶圣祥;徐东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示作用.方法 T2DM组6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LDL-C的高低将T2DM组分为LDL-C升高组(LDL-C>3.11mmol/L)和LDL-C正常组.结果 T2DM组hs-CRP12.15±5.17mg/L,正常对照组3.15±1.31m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LDL-C升高组hs-CRP15.74±8.69 mg/L,LDL-C正常组8.86±4.87 m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LDL-C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hs-CRP水平与LDL-C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 hs-CRP参与T2DM并发AS过程,T2DM时hs-CRP先于LDL-C出现异常,糖尿病性AS预测应采用hs-CRP与LDL-C联合检测.
作者:马钧;石冬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06年3月9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术中处理、二次手术处理、三次手术处理).结果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经正确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原因较多,经正确处理,是能够痊愈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基础,以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癌声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大部分病例(除4例误诊外)形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毛刺状,边缘粗糙,境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微小砂粒状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恶性肿块的血流显示率较高,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高于良性肿块.结论 1)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2)乳腺恶性肿块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超声表现.
作者:卞和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OX-2和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正常胃黏膜及82例胃癌组织中COX-2和Fas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4%,而在正常对照的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为13.3%,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Fas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9.1%,在30例正常胃黏膜组阳性率为93.3%,正常胃黏膜组中Fas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01).COX-2与Fas的阳性表达在各性别组和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间,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胃癌组间、TNM分期之间表达有显著差异.Fas在高、中分化胃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胃癌组(P<0.05).而在TNM分期之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COX-2与Fas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rs=-0.559,P<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高表达与Fas低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显著等级负相关.
作者:胡端敏;冯一中;王少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高甘油三酯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7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85例,测定BMI、血脂水平以及血糖、血钙、肾功能及血氧分压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分肥胖组(BMI≥28kg/m2)32例,超重组(24≤BMI<28kg/m2)66例和体重正常组(BMI<24 km2)m2)61例.结果 肥胖组SAP比例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血脂升高伴随着更为严重的胰腺、肾功能及缺氧等损害;SAP患者BMI和血甘油三酯高于MAP组.结论 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的关系密切,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AP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因素.
作者:温晓持;李岭;陈卫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肌酐(Cr)比值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42例高血压患者和5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尿中mAlb及Cr,计算UmAlb/Cr比值,并与40例正常健康者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UmAll/Cr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P<0.01);糖尿病患者UmAlb/Cr也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P<0.01).结论 UmAlb/Cr比值是诊断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蒋新颖;孔宝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