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丹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十二胺为疏水基团,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亲水基团的双亲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 初步表明壳聚糖载体在适当条件下进行胺化及磺化修饰之后,可使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下降率高达4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下降高达54.04%,而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吸附率只有10%,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作者:黄丽;方波;朱叶;徐超;王睿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138例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S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冠心病组胰岛素、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②将冠心病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水平组二个亚组,高尿酸血症组TG明显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水平组.③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ISI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作者:仇玉臣;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对27例胃癌组织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5μm切片,然后行MVD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MVD平均值为37.81±10.99(个/视野),VEGF阳性率为59.26%.VEGF阳性组中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MVD、VEGF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浆膜层是否受侵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VD值和VEGF表达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作者:蔡惠芳;沈钧康;曹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型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21例腹股沟嵌顿疝病人施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7min,均于第二天麻醉作用消失后作适当自理活动.术后应用止痛剂4例,尿潴留3例,异物胀感1例,阴囊水肿1例,无切口感染,住院时间5~7 d,随访1年至1年半元复发病例.结论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中安全有效,其具有更宽的手术指征及极低的复发率,特别适用于其高发人群:老年人及体力劳动者.
作者:周菊明;陈革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实用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染色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瑞氏姬姆沙混合染色法对361例脑脊液细胞学进行染色.结果 应用瑞氏姬姆沙混合染色法染出的脑脊液细胞清晰度好,即细胞核染色质、胞浆颗粒、核仁等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结论 瑞氏姬姆沙混合染色法具有染色效果好、操作方便简单、节省时间、非常容易掌握等优点,因此适合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戚其学;项永谦;徐万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76例和同期急诊开腹手术70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急诊腹腔镜成功74例,中转开腹2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急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异位妊娠大出血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作者:孙静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5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行非手术保守治疗;36例行内引流术,其中囊肿胃后壁吻合11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3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22例;5例行外引流术;7例行囊肿切除术.结果 该组无死亡病例,保守治疗均痊愈;外引流术后3例出现胰瘘,2例复发;囊肿切除术后2例出现胰瘘,1例复发;内引流术后仅1例出现胰瘘,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内引流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田晓春;何宋兵;汪良;朱新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990年~2005年收治的12例炎性乳腺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炎性乳腺癌的主要症状为乳房皮肤的局部或弥漫红肿,不发热.12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首选手术治疗5例,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首选化疗7例,中位生存期30个月.首先化疗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炎性乳腺癌应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红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环扁桃酯对血流变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测定环扁桃酯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血栓湿重,并与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进行比较.结果 环扁桃酯的高剂量组降低全血粘度的效果显著,高切变率80s-1降低率为19.5%,低切变率20s-1降低率为26.2%;环扁桃酯的高剂量组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大聚集率下降了29.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环扁桃酯高剂量组使血栓湿重明显降低.结论 提示环扁桃酯是改善血流变及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熠;张正义;关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质粒DNA提取过程的分析,探讨质粒DNA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粒DNA纯度和量的关键因素,以利解决质粒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祁汝峰;黄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122例的并发症.结果 18例(14.7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并且发现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的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是否合并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成正相关,子痫前期患者的新生儿的预后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亦成正相关.
作者:黄春燕;王锡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66例乳腺癌,单纯肿块或结节32例,单纯钙化17例,肿块或结节伴钙化13例,局部结构紊乱4例,术前X线诊断60例,误诊6例.结论 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或结节,单纯钙化、肿块伴钙化和局部结构紊乱.
作者:高松华;刘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带组氨酸标签(His6·Tag)的瑞替普酶(Reteplase,r-PA)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活性检测.方法 通过引物设计在r-PA基因5'端加上组氨酸标签(His6·Tag),克隆到pET23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用FAPA法测定其纤溶活性.结果 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鉴定、测序后正确.表达产物分子质量39kDa,为r-PA特异性条带,纯化产物具有纤溶活性.结论 成功地在大肠杆菌表达了带有标签的r-PA,简化了下游分离纯化和复性步骤.
作者:孙雄华;徐寒梅;沈子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在分离、培养、鉴定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human placenta derived mesenchymal-like stem cells,HPMSCs)的基础上,进行了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纹状体出血的实验,探讨了其在治疗脑出血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利用自体未肝素化新鲜血回注法建立大鼠尾壳核出血模型;取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成5组:(1)假手术组(n=4);(2)自然恢复组(n=6);(3)对侧脑移植组(n=6);(4)同侧脑移植组(n=6);(5)同侧颈总动脉移植组(n=6).将体外荧光标记的HPMSCs移植人大鼠纹状体出血模型,通过提高的躯体摆动实验(elevated body-swingtest,EBST)和悬尾姿势实验(the epostural tail-hang test)进行模型的神经功能评价,观察注射HPMSCs前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并通过病理切片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了HPMSCs在大鼠脑内的存活以及迁移状况.结果 HPMSCs跨越血脑屏障,并主要向脑出血组织周围定向迁移.EBST和Bederson评分结果表明,移植后第5d和第14d对侧脑移植组、同侧脑移植组和颈总动脉移植组神经功能修复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至移植后28d时为止,未发现肿瘤组织形成.结论 人胎盘源间充质样干细胞能跨越血脑屏障并向病灶处定向迁移且未见成瘤现象,移植入脑出血模型结果表明其可促进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具备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作者:薛群;华军;卢俊;董万利;吴玉明;倪健强;朱一蓓;方琪;王明元;陈永井;方振羊;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和分析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和玻璃体手术中发现情况的差别,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出术中的关键部位,指导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133例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其中107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26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的发现.结果 超声诊断和术中发现完全符合有88例(占82.2%).不符合的病例中,视网膜脱离光带与玻璃体条膜的混淆是主要的,尤其在糖网病和外伤病例中.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术中操作注意点,估计预后.而视网膜脱离的存在与否往往是超声探测失误之处,故应将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机化膜相鉴别.
作者:刘鹏程;刘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acarbose,商品名:拜唐苹)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在8~11 mmol/L,HbAlc为7%~10%,予拜糖苹50mg.tid治疗16周.结果 经16周的治疗,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空腹胰岛素、血脂、体重并无明显变化.除极个别患者有腹胀外,单独用药均无低血糖、肝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卡波糖在不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荷的基础上,改善了代谢异常和胰岛素分泌紊乱,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蒋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伤寒沙门菌62(ST62)抗原提取物以微量加样器点于预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待干后,以含10%小牛血清的0.05M Tris-HCl缓冲液进行封闭,用于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法筛选,获得5株抗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A3、C1、D4、E6、F5),其中A3株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仅在52KDa蛋白处出现一条清晰的条带.结论 实验结果证实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徐培君;顾冠彬;万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出现异常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主要表现为全血粘度增高,其增高程度和血压升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趋势.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可能是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压增高程度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正常人血线粒体DNA中A3243G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集正常人血液标本,抽提DNA,设计两对启动-关闭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tDNA的高变区I(HVI)3221-3524bp片段.结果 正常人血DNA中检出A3243G突变.结论 该方法可在正常人血DNA中检出A3243G突变,可作为一种临床检测方法用于人群早期检查.
作者:张维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厚的影响.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Wistar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治疗组每日一次给予弹性蛋白酶抑制剂,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溶剂,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损伤10d时测定颈总动脉内膜细胞数及面积,用原位末段缺口标记法检测内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球囊损伤10d后,模型组颈总动脉内膜面积增厚,平滑肌细胞数增多,凋亡指数下降.治疗组较模型组,内膜面积及平滑肌细胞数减少,凋亡指数大幅上升.结论 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的增厚.
作者:徐楠;舒强;凌光烈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