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目的 引起口腔科医生对早期梅毒口腔表现的重视.方法 对2003年2月~2005年5月期间,以口腔黏膜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经鉴别排除其他口腔黏膜类疾病后,做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凝实验均为阳性.结论 口腔梅毒是梅毒的早期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发现治疗,以防止其进一步传播.
作者:马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传统小儿静脉麻醉常用氯胺酮复合安定和/或羟基丁酸钠,常出现麻醉深度不稳定,术后苏醒期明显延长,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多.自2003年起,我们陆续试用咪唑安定、氯胺酮诱导,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持续输注用于小儿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伯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病变,其中前列腺癌(PCa)11例,前列腺增生(BPH)19例,对其MRI和MRS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S可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 11例PCa在T2 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7例为单侧局灶性,4例为双侧弥漫性;19例BPH在T2 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13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6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值降低,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MRI与MRS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率.
作者:沈纪芳;沈海林;王晓慧;杜红娣;房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杜绝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和术后联合疗法预防下肢DVT的形成,对结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75例患者无DVT形成,其中8例术后出现患侧肢体肿胀,3例腓肠肌压痛明显,经静脉造影排除了DVT形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护理措施得当、积极预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亚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烧伤换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Ⅲ级烧伤患者60例,分为P组(异丙酚组),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各30例.P组单纯静注异丙酚;R组先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再静注异丙酚.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异丙酚首次用量及总用量、苏醒时间,评判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P组相比,R组异丙酚的首次用量和总用量显著减少(P<0.01),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组,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明显较P组轻微,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烧伤换药,麻醉镇痛效果好,异丙酚用量少,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且不影响苏醒过程.
作者:杨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在COS-7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检测表达产物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0-LIF真核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MTT、FCM法研究COS-7细胞表达产物对HL-60细胞的影响.结果 人LIF基因可在COS-7细胞中进行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对HL-60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 人LIF基因在COS-7细胞中能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较强的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郁心;苗丽;盛伟华;缪竞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质粒DNA提取过程的分析,探讨质粒DNA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粒DNA纯度和量的关键因素,以利解决质粒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祁汝峰;黄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2002年1月~2006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樊明月;孔庆林;顾志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技术应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小乳腺癌获早期诊断,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乳腺癌被误诊.回顾我院3年多时间里受检人群中的误诊病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胡大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基础,以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癌声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大部分病例(除4例误诊外)形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毛刺状,边缘粗糙,境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微小砂粒状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恶性肿块的血流显示率较高,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高于良性肿块.结论 1)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2)乳腺恶性肿块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超声表现.
作者:卞和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Ru486)、氨甲蝶呤(MTX)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确诊为异位妊娠要求保守治疗的99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Ru486、MTX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观察各组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在症状消失时间及各种体症消失上与米非司酮组、氨甲蝶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米非司酮组与氨甲蝶呤组的以上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分别为81.8%、78.8%、90.9%.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优于单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风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颅脑损伤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共收治颅脑损伤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26例;BAL治疗组(B组)50例.结果 A组22例肺部感染痊愈时间4~6周,死亡4例;B组44例肺部感染痊愈时间1~3周,死亡6例,两组病例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颅脑损伤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治疗中运用BAL明显缩短疗程,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翔;封辉;王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Bamford分型(OCSP)各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2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和颈动脉斑块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颈动脉斑块彩超检出率69.08%,其中不稳定斑块31.43%,105例颈动脉斑块检出者中脑梗死类型主要为腔隙性梗死(LACI)61.9%.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对颈动脉彩超有斑块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干预.
作者:张志英;王薇;程庆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06年3月9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术中处理、二次手术处理、三次手术处理).结果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经正确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原因较多,经正确处理,是能够痊愈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带组氨酸标签(His6·Tag)的瑞替普酶(Reteplase,r-PA)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活性检测.方法 通过引物设计在r-PA基因5'端加上组氨酸标签(His6·Tag),克隆到pET23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用FAPA法测定其纤溶活性.结果 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鉴定、测序后正确.表达产物分子质量39kDa,为r-PA特异性条带,纯化产物具有纤溶活性.结论 成功地在大肠杆菌表达了带有标签的r-PA,简化了下游分离纯化和复性步骤.
作者:孙雄华;徐寒梅;沈子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33例成人CML-BC以四色流式细胞仪进行表面抗原检测及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典型易位组CD34阳性率高于变异易位组(P<0.05):无附加异常、伴附加异常、伴复杂染色体异常(CCAs)各组中抗原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平衡易位、非平衡易位组中抗原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涉及17号染色体变异的病例中各抗原的阳性率与CML-BC总体阳性率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7例涉及17号染色体变异的病例均为CML-AML.结论 典型t(9;22)易位CD34阳性率高于变异易位;有无附加染色体异常及是否平衡易位对免疫表型无直接影响.涉及17号染色体变异的CML-BC中急非淋变多见.
作者:马勤芬;周惠芬;朱明清;刘丹丹;陈子兴;薛永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剪切诱导血小板活化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受到高的流体剪应力作用,在无外源化学因素(诱导剂)存在情况下,也可以发生活化,产生稳定的聚集及释放反应[1].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其表面膜糖蛋白及颗粒膜糖蛋白在数量、质量和空间构象上发生显著变化,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记物[2].本实验应用恒速注射器对血小板施加不同的剪切力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瞬时剪应力对血小板活化的可能影响.
作者:游云;张红霞;崔巍;王硕仁;廖福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用甲胎蛋白(AFP)、总唾液酸(TS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t)、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CP)等七项血清标志物作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肝脓肿、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评价了单指标与多指标分析的临床价值.结果 表明,单指标的灵敏度均低于临床诊断要求,而特异度也仅AFP(>400μg/L)较高,多指标组合分析可使肝癌诊断的灵敏度提高至90%以上,特异度可达96%,同时对于AFP升高范围在25~400 μg/L之间的非肝癌患者可起到很好的排除作用,特异度达96.7%,提示该鉴别诊断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荣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达帕林联合尤卓尔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寻找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安全有效的外用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0例色素障碍性疾病(黄褐斑26例,雀斑8例,痤疮后色素斑16例)为研究对象,予以阿达帕林联合尤卓尔每晚1次治疗,观察8周,16周,24周,32周.结果 10例基本痊愈,32例显效,6例好转,2例因刺激反应退出治疗,总有效率达83.3%.结论 阿达帕林联合尤卓尔在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中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易接受.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和分析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和玻璃体手术中发现情况的差别,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出术中的关键部位,指导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133例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其中107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26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的发现.结果 超声诊断和术中发现完全符合有88例(占82.2%).不符合的病例中,视网膜脱离光带与玻璃体条膜的混淆是主要的,尤其在糖网病和外伤病例中.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术中操作注意点,估计预后.而视网膜脱离的存在与否往往是超声探测失误之处,故应将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机化膜相鉴别.
作者:刘鹏程;刘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