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李世红;王绍军;陆士奇

关键词:阿霉素, 卡维地洛, 心脏毒性, 氧化应激, 凋亡
摘要:阿霉素(adriamycin ADR)是有效的广谱抗癌药物之一,但是,ADR严重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ADR心脏毒性发生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卡维地洛(Carvedilol,CVD)是一利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的β受体阻滞剂.在该研究中探讨了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卡维地洛能改善阿霉索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通过抑制阿霉素引起的机体内过度的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凋亡,卡维地洛对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多段骨折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多段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12例尺桡骨多段骨折采用骨折复位,Smith-Nephey公司生产的Foresight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无病例发生伤口感染和出现髓内钉断裂,松动.术后1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均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前臂旋转功能丧失<30..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伴软组织损伤的前臂多段骨折的良好手术选择.

    作者:王轩;刘志伟;包欣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76例和同期急诊开腹手术70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急诊腹腔镜成功74例,中转开腹2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急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异位妊娠大出血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作者:孙静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66例乳腺癌,单纯肿块或结节32例,单纯钙化17例,肿块或结节伴钙化13例,局部结构紊乱4例,术前X线诊断60例,误诊6例.结论 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或结节,单纯钙化、肿块伴钙化和局部结构紊乱.

    作者:高松华;刘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射频参数在细胞学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胞形态学自动分析方法中的射频技术(RF),探讨在不同细胞簇,不同疾病时射频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的射频值,然后用SPSS对不同种类细胞的射频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细胞射频值与细胞胞体呈正相关,且与细胞利类无关;只与细胞成熟度有关.

    作者:郑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33例成人CML-BC以四色流式细胞仪进行表面抗原检测及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典型易位组CD34阳性率高于变异易位组(P<0.05):无附加异常、伴附加异常、伴复杂染色体异常(CCAs)各组中抗原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平衡易位、非平衡易位组中抗原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涉及17号染色体变异的病例中各抗原的阳性率与CML-BC总体阳性率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7例涉及17号染色体变异的病例均为CML-AML.结论 典型t(9;22)易位CD34阳性率高于变异易位;有无附加染色体异常及是否平衡易位对免疫表型无直接影响.涉及17号染色体变异的CML-BC中急非淋变多见.

    作者:马勤芬;周惠芬;朱明清;刘丹丹;陈子兴;薛永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初步研究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十二胺为疏水基团,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亲水基团的双亲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 初步表明壳聚糖载体在适当条件下进行胺化及磺化修饰之后,可使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下降率高达4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下降高达54.04%,而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吸附率只有10%,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作者:黄丽;方波;朱叶;徐超;王睿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玻璃体出血机化

    目的 对比和分析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和玻璃体手术中发现情况的差别,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出术中的关键部位,指导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133例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其中107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26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的发现.结果 超声诊断和术中发现完全符合有88例(占82.2%).不符合的病例中,视网膜脱离光带与玻璃体条膜的混淆是主要的,尤其在糖网病和外伤病例中.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术中操作注意点,估计预后.而视网膜脱离的存在与否往往是超声探测失误之处,故应将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机化膜相鉴别.

    作者:刘鹏程;刘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伤寒沙门菌62(ST62)抗原提取物以微量加样器点于预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待干后,以含10%小牛血清的0.05M Tris-HCl缓冲液进行封闭,用于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法筛选,获得5株抗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A3、C1、D4、E6、F5),其中A3株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仅在52KDa蛋白处出现一条清晰的条带.结论 实验结果证实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徐培君;顾冠彬;万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PIG-A基因在突变型K56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PIG-A cDNA转导至突变型K562细胞中,观察是否能够逆转K562细胞CD59的表达.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EBPIG-A中扩增PIG-A基因片断,BamH Ⅰ及xho Ⅰ双酶切后连接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C1相应位点.脂质体法转染PA317包装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感染突变型K562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感染前后CD59的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24~48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G418筛选后,病毒滴度测定达(1.6±0.2)×105CFU/mL.感染K562细胞前后测定CD59的表达率分别为4.5%±0.7%及21.3%±0.3%(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PIG-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突变型K562细胞后可以提高其CD59的表达.

    作者:李振宇;徐开林;邱婷婷;潘秀英;何徐彭;孙海英;李德鹏;鹿群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丹杞24味方治疗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目的 用中药治疗脂肪肝并为脂肪肝的治疗与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 采用丹杞24味方(含配方颗粒)治疗脂肪肝2 140例,并检测B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 通过对2 140例脂肪肝患者的疗效统计分析,临床有效率为95.14%,临床治愈率为81.0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丹杞24味方治疗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且安全、经济、实用.

    作者:王瑞兴;刘祥法;袁士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观察乌司他丁的疗效,对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膝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杜绝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和术后联合疗法预防下肢DVT的形成,对结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75例患者无DVT形成,其中8例术后出现患侧肢体肿胀,3例腓肠肌压痛明显,经静脉造影排除了DVT形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护理措施得当、积极预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亚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acarbose,商品名:拜唐苹)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在8~11 mmol/L,HbAlc为7%~10%,予拜糖苹50mg.tid治疗16周.结果 经16周的治疗,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空腹胰岛素、血脂、体重并无明显变化.除极个别患者有腹胀外,单独用药均无低血糖、肝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卡波糖在不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荷的基础上,改善了代谢异常和胰岛素分泌紊乱,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蒋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对27例胃癌组织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5μm切片,然后行MVD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MVD平均值为37.81±10.99(个/视野),VEGF阳性率为59.26%.VEGF阳性组中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MVD、VEGF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浆膜层是否受侵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MVD值和VEGF表达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作者:蔡惠芳;沈钧康;曹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多君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α 1受体激动剂米多君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反复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服用米多君后患者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低血压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 口服米多君可显著提高有低血压事件的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有效维持患者透析时、透析后的血压的稳定性.

    作者:计文明;陈强;王浩;汪克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测量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100名正常成年人头面部相关测量点用游标卡尺进行实体测量.对5例颌面部肿瘤手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应用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可用来修复颊部、舌、口底等处的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远端约1/4的皮肤坏死,随访3个月至1年,外形满意、语言及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龚中坚;殷之平;徐贤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糖血症与妊娠期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所致高糖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糖代谢异常患者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7年1月~2005年12月门诊及分娩的孕产妇中糖耐量异常者与同期糖代谢正常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代谢异常者糖负荷后各时期血糖值高于糖代谢正常者(P<0.001),且妊娠晚期高糖血症进一步加重,糖代谢异常组妊高征发生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结论 妊娠晚期糖代谢异常程度更为明显,且发生妊高征的机会增加,尽早发现与治疗高糖血症,有利于治疗与控制糖尿病及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缪琪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月骨周围脱位及月骨脱位12例报告

    月骨周围脱位及月骨脱位在腕部损伤中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根据其受伤机制、X线片类型可以分为月骨周围背侧型脱位、月骨脱位、月骨周围掌侧型脱位.其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撬拨复位及手术治疗.其误诊漏诊原因为体检不全面,阅片不仔细,对腕部解剖认识不全所致.脱位能否早期复位是预后良好的原因.

    作者:严家生;王银喜;李嘉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调查分析及护理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病人接受健康教育与自我保健能力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及健康教育寻找有效方法 和策略.方法 采用自制的高血压病人调查问卷表,对238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病人就文化程度、接受健康教育方式和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健康教育率越高,P<0.005.健康教育形式以小传媒多,人际传播少.接受教育者自我保健能力高于未接受者,P<0.05.结论 健康教育接受率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导致自我保健能力的增强将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作者:邵晴;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17例分析

    目的 检测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以凝聚胺法配血用于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结果 苏大附二院自1996年以来,共发现红细胞不规则抗体17例,分别为抗E 8例,抗-cE 3例,抗D 2例,抗c1例,疑抗-Leb1例,抗M 2例.结论 对住院患者常规检测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和及时,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军;钱建新;祁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