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其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06年3月9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术中处理、二次手术处理、三次手术处理).结果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经正确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原因较多,经正确处理,是能够痊愈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用甲胎蛋白(AFP)、总唾液酸(TS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t)、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CP)等七项血清标志物作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肝脓肿、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评价了单指标与多指标分析的临床价值.结果 表明,单指标的灵敏度均低于临床诊断要求,而特异度也仅AFP(>400μg/L)较高,多指标组合分析可使肝癌诊断的灵敏度提高至90%以上,特异度可达96%,同时对于AFP升高范围在25~400 μg/L之间的非肝癌患者可起到很好的排除作用,特异度达96.7%,提示该鉴别诊断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荣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病变,其中前列腺癌(PCa)11例,前列腺增生(BPH)19例,对其MRI和MRS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S可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 11例PCa在T2 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7例为单侧局灶性,4例为双侧弥漫性;19例BPH在T2 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13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6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值降低,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MRI与MRS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率.
作者:沈纪芳;沈海林;王晓慧;杜红娣;房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剪切诱导血小板活化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受到高的流体剪应力作用,在无外源化学因素(诱导剂)存在情况下,也可以发生活化,产生稳定的聚集及释放反应[1].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其表面膜糖蛋白及颗粒膜糖蛋白在数量、质量和空间构象上发生显著变化,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记物[2].本实验应用恒速注射器对血小板施加不同的剪切力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瞬时剪应力对血小板活化的可能影响.
作者:游云;张红霞;崔巍;王硕仁;廖福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45例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后经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根据图像进行冠状动脉主干评价与临床症状,ECG、DCG、UCG、DSA等检查结果相比较判断冠脉MR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45例受检者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阴性2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27例中ECG、DCC提示冠心病15例,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其中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在冠脉MR2周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其结果2例阴性、3例阳性,与冠脉MR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冠脉MR可作为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一种手段,由于图像显示右冠状主干、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同旋支近中段图像清楚,而远段图像欠佳尚不能代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辅助检查.
作者:汤振源;李晓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cf-1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出骨髓CD4+T细胞,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Tef-1 mRNA在再障患者和正常人骨髓CD4+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Tcf-1 mRNA在再障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重型再障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型再障患者(P<0.01).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Tef-1基因在再障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表达上调,且在重型再障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表达水平更高,推测Tef-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骨髓CD4+T细胞增殖活化的程度相关.
作者:郑邈;刘文励;孙汉英;周剑峰;付劲蓉;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中和术后自体血回收在全髋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全髋置换术68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术中和/或术后自体血回收.对照组:34例,自体血未回收.以术后HGB低于90g/L为输异体血指标,监测术前及术后HGB,观察术中失血、输血情况、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结果 实验组的异体血使用量和输血反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在术中出血和输血费用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术中和术后自体血回收是减少全髋置换术中输血及输血反应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然;王志伟;刘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0例该类肿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30例病例均显示Vimentin、NSE、CD99弥漫阳性,21例可见特征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结论 PNET是高度侵袭性肿瘤,随着遗传学和现代治疗学的进步,该肿瘤预后会逐步改善.
作者:郭凌川;康苏娅;虞杰;沈吟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质粒DNA提取过程的分析,探讨质粒DNA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粒DNA纯度和量的关键因素,以利解决质粒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祁汝峰;黄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6月~2004年10月100例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简称分析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同期100例肝癌切除术后未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简称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分析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95.4%(62/65),1、3、5年的生存率为76%(76/100)、51.4%(36/70)、43.2%(19/44),累积复发率为26%(26/100)、47.1%(33/70)、59.1%(26/44).对照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77.5%(55/71),l、3、5年的生存率为62%(62/100)、35.1%(26/74)、24.0%(12/50),累积复发率为40%(40/100)、67.6%(50/74)、78.0%(39/50),P值均<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了肝癌生存率.
作者:蒋辉;周健;黄勤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减少疤痕子宫早孕行人流术的并发症,减轻育龄妇女官腔操作痛苦.方法 终止疤痕子宫早孕86例.具体方法:①用药第1、2 d晨起空腹服米非司酮50mg,10h后再服25mg.②第3d早上空腹服米素前例醇0.6mg,服药前后1h禁食.结果 服米索前列醇后胚胎排出<6h为69例,6~24 h排出11例,6例因胚胎未排出行清宫术.成功率为93.03%.阴道出血近似于月经量为60例,占67.77%.多于月经量为26例,占32.23%.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为7~23 d,平均为10±2 d.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疤痕子宫早孕效果较好.
作者:蔡梅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伤寒沙门菌62(ST62)抗原提取物以微量加样器点于预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待干后,以含10%小牛血清的0.05M Tris-HCl缓冲液进行封闭,用于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法筛选,获得5株抗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A3、C1、D4、E6、F5),其中A3株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仅在52KDa蛋白处出现一条清晰的条带.结论 实验结果证实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徐培君;顾冠彬;万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技术应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小乳腺癌获早期诊断,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乳腺癌被误诊.回顾我院3年多时间里受检人群中的误诊病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胡大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厚的影响.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Wistar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治疗组每日一次给予弹性蛋白酶抑制剂,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溶剂,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损伤10d时测定颈总动脉内膜细胞数及面积,用原位末段缺口标记法检测内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球囊损伤10d后,模型组颈总动脉内膜面积增厚,平滑肌细胞数增多,凋亡指数下降.治疗组较模型组,内膜面积及平滑肌细胞数减少,凋亡指数大幅上升.结论 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的增厚.
作者:徐楠;舒强;凌光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100名正常成年人头面部相关测量点用游标卡尺进行实体测量.对5例颌面部肿瘤手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应用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可用来修复颊部、舌、口底等处的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远端约1/4的皮肤坏死,随访3个月至1年,外形满意、语言及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龚中坚;殷之平;徐贤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Ru486)、氨甲蝶呤(MTX)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确诊为异位妊娠要求保守治疗的99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Ru486、MTX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观察各组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在症状消失时间及各种体症消失上与米非司酮组、氨甲蝶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米非司酮组与氨甲蝶呤组的以上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分别为81.8%、78.8%、90.9%.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优于单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风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和分析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超声诊断结果和玻璃体手术中发现情况的差别,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出术中的关键部位,指导手术操作.方法 分析133例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其中107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26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的发现.结果 超声诊断和术中发现完全符合有88例(占82.2%).不符合的病例中,视网膜脱离光带与玻璃体条膜的混淆是主要的,尤其在糖网病和外伤病例中.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提供玻璃体出血机化病例的手术适应证,指导术中操作注意点,估计预后.而视网膜脱离的存在与否往往是超声探测失误之处,故应将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机化膜相鉴别.
作者:刘鹏程;刘海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达帕林联合尤卓尔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寻找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安全有效的外用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0例色素障碍性疾病(黄褐斑26例,雀斑8例,痤疮后色素斑16例)为研究对象,予以阿达帕林联合尤卓尔每晚1次治疗,观察8周,16周,24周,32周.结果 10例基本痊愈,32例显效,6例好转,2例因刺激反应退出治疗,总有效率达83.3%.结论 阿达帕林联合尤卓尔在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中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易接受.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分析8例老年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腹痛、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7例为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7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非T非B淋巴瘤.术前误诊率为75%.内镜结合活检病理、X线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郭健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以凝聚胺法配血用于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结果 苏大附二院自1996年以来,共发现红细胞不规则抗体17例,分别为抗E 8例,抗-cE 3例,抗D 2例,抗c1例,疑抗-Leb1例,抗M 2例.结论 对住院患者常规检测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和及时,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军;钱建新;祁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