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
目的由于血液流变学特性是影响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而妊娠期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为此研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贺斯)对剖腹产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腹产手术患者40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开放前臂静脉,以10mL/kg/h的速度持续输液,输平衡液500mL后开始硬膜外腔注局麻药,并根据继续补液性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平衡液组(B组,n=20)和贺斯组(H组,n=20).监测记录HR、MAP、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并于输注治疗药前后采输注治疗药对侧前臂肘静脉血样5mL, EDTA抗凝,送检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全血低、中切粘度,H组与B组比较降低明显;而血浆粘度B组有明显降低,但H组无明显变化.H组与B组全血还原低切粘度均有明显降低,但H组比B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全血还原中切粘度、血沉方程K值变化在B组不明显,H组则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两组均见明显降低,但H组比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纤维蛋白原数量B组与H组均有非常明显减少.结论贺斯改善剖腹产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功能方面优于晶体液--平衡液.剖腹产手术患者适当应用胶体液--贺斯,有利于血液流变学改善,从而改善微循环.
作者:王哲银;任永功;王定一;龚文胜;许为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面神经麻痹及口眼歪斜为临床症状的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探讨了糖尿病人的有效而简便的辅助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发现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地稳定病人的血糖水平.
作者:余佳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CD28表达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用三色标记法检测40例丙肝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细胞CD28的表达.结果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28-CD8+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CD8+,CD28+CD8+ T细胞则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结论 CD28对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愈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茅挺;冯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水平,以评价其在I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法(MAIPA)检测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和P-选择素)的特异性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ITP组MAIPA的阳性率为63.3%,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阴性;PAIgG分别为73.3%、45%.淋巴细胞亚群中,ITP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8、CD19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抗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体对提高ITP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ITP 的病理机制.
作者:戴兰;缪竞诚;范磊;沈文红;韩悦;白霞;王兆钺;阮长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根据第16届国际耳鼻咽喉科学会联合会31个成员国于1997年的综合报道,变应性鼻炎人群患病率为10%~40%.虽然其并非严重性疾病,但鼻部和全身的不适感是很明显的,从而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睡眠和娱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其中20%~40%的患者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甚至肺心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及求医状况.方法对2004年苏南农村和苏北农村子宫肌瘤病人的手术方法,求医状况和就医环境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地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妇女病普查十分重要,及时针对肌瘤部位、个数,生育要求选择适当手术方法.
作者:开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ICP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甘胆酸与ICP围产儿预后关系.结果 ICP患者肝功能中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总胆红素(TBIL)、甘胆酸(CG)水平越高,则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就愈高(P<0.05),新生儿平均体重就轻.结论加强对ICP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密切观察胎儿的监护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吴一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患儿年龄小,机体调节不完善,应激反应能力弱,修复唇腭裂的目的不仅使患儿的容貌,发音得以改善,而且对颌骨,牙齿的发育及至鼻部的整复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1~3],我院自1996年~2003年共施行唇腭裂修补术640例.现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郭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多病因临床疾病,日渐成为现代工业化国家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血液流变性障碍为其主要决定因素之一[1].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 PV)为全血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Koenig等[2]报道PV与明显健康的中老年男性在随访期间各种原因死亡率(主要为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呈显著正相关,可见PV的临床检查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复发的危险有潜在的预报作用.因多种血液流变学临床检验仪器及温度环境不同,本研究对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作不同温度下的PV检测的结果作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吴杰;李斌;戴燕芳;吴洪飞;马文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后表面一些抗原决定簇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研究中的意义.方法以凝血酶与腺苷二磷酸(ADP)分别在不同时间段(0~30min)诱导正常人血小板活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Ⅲa及P-选择素的表达;同时用全血法测定脑梗死患者相应抗原的改变.结果凝血酶及ADP活化血小板后均可导致GPⅠb表达呈现先下降又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分布趋势,各时间段引起的GPⅠb改变在两者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GPⅢa表达在活化后初期变化不明显,10min后呈现递增趋势;两种活化剂均可促使P-选择素显著升高,并维持于高水平.脑梗死患者GPⅠb表达减少,P-选择素的表达远高于对照组,GPⅢa无变化.结论凝血酶与ADP均能介导血小板活化,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使GPⅠb与GPⅢa逆转,同时P-选择素向外释放,而血小板表面活化相关性抗原的改变是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
作者:韩悦;卢晓旭;戴兰;沈文红;蔡秀英;吴德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5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有必要预防各危险因素,可利用血液流变学作为治疗依据.
作者:刘小军;赵合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6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4眼(6.56%),0.1~0.5者34眼(55.74%),≥0.6者23眼(37.70%).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平均1.94±0.8kPa.无一例出现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前房虹膜反应经局部用药一周后均能恢复.分析认为:联合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情况下,联合手术明显较分期手术优越.
作者:朱若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中加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否能够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方法对照组按国家计生委颁发计划生育药物流产技术常规方法米索600μg,实验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阴道流血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流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刮宫情况实验组11例,对照组24例(P>0.05);完全流产率实验组91.4%,对照组8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全流产率实验组8.6%,对照组1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及月经恢复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在原有药流方法的基础上加服米索前列醇可以缩短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流血量;提高完全流产率.药物的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赵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农民,因心慌气短,头晕乏力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来医院内科就诊.查体:病人常年在户外劳动,皮肤黝黑,贫血貌不明显;肝脾淋巴结不大;体温37.5℃.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X线透视:心肺无异常.
作者:孙桂兰;贾银红;蔺巧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王忠诚的脑出血分级,Ⅱ级11例,Ⅲ级18例,Ⅳ级17例,血肿位于外囊区16例,内囊区5例,内外囊区25例,从发病至手术时间:2~4h手术16例,4~6h手术24例,6~8h手术6例.出院时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废26例,重度残废5例,死亡5例.结论临床病情分级是决定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尽早手术可提高疗效.
作者:何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Cystatin C对2型糖原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并与传统的肌酐指标进行比较.方法对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AER)分成三组.A组:AER<20μg/min,为白蛋白尿正常组;B组,AER20~200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AER>200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测定三组的Cystatin C和血清肌酐.结果 A、B、C三组的Cystatin C和肌酐水平分别为0.73 mg/L、79.6μmol/L;1.17 mg/L、86.2μmol/L;1.43 mg/L、105.6μmol/L.B组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A组 (P<0.01),肌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C组Cystatin C、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比肌酐更加灵敏.
作者:张晓宇;朱雪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分析,为AILD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ILD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确诊靠淋巴结活检,AILD联合疗效尚可.结论 AILD必须靠淋巴结活检确诊,目前已被划为恶性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该采取联合化疗进行治疗.
作者:常伟;孙汉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004年收治的胃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女性多发,老年组男性多发;胃癌部位,青年组以胃窦部居多,老年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老年组好于青年组,分化好;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青年组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两组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胡端敏;王建凯;王少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泌尿系损伤是盆腔手术常见并发症,有主动损伤和误伤之分,本文就2l例盆腔手术泌尿系损伤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阮殿兴;王桂明;朱文;瞿连喜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