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龙根;钱梅云;翟德芳;冯全根;马春明
目的观察健脾灵对溃疡性结肠炎(CU)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血液流变学检查用FASCO-301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查仪,甲襞微循环采用WX-753型微循环观察仪.结果595例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沉均高于正常值水平.管襻形态、血液流态和襻周状态三项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甲襞微循环各项加权积分值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健脾灵能明显降低CU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
作者:陈治水;孙旗立;王宇光;周丽娟;邓伟哲;李春杰;李春雷;王宇恒;闫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在工作实践中采用以红细胞压积(Hct)为依据制定全血粘度参考值的方法,经长期试用认为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兆鸿;陈桂枝;李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人血清VEGF浓度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7例脑梗塞患者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血清VEGF浓度.并对部分患者VEGF水平作动态观察.结果重度脑梗塞组血清VEG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脑梗塞组血清VEGF浓度高于轻度脑梗塞组(P<0.05),轻度脑梗塞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P>0.05).轻度脑梗塞患者治疗一周后血清VEGF水平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重度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是脑梗塞患者的有效血清学指标,对病情观察、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冬生;许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血粘度,以期探讨与ACS预后的关系.方法CRP浓度的测定采用胶乳法.采用文献报道的CRP≥3.0mg/L为预测心脏事件的临界值,分成ACSI组(CP≥3.0mg/L)和ACSⅡ组(CRP<3.0mg/L).血粘度测定采用北京世帝公司生产的R20血粘度检测仪.结果ASSⅠ组、ACSⅡ组、正常对照组的CRP浓度分别为(4.12±0.15)mg/L、(3.23±0.11)mg/L、(2.31±0.18)mg/L,ACSI组与ACSⅡ组比较P<0.05,与健康对照组P<0.01.ACSⅡ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3组血粘度检测显示ACSⅠ组、ACSⅡ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尤其CRP≥3.0mg/L,发生心脏事件机率高,显示血清CRP水平与ACS病情程度有关.提示在某种程度上血清CRP水平在判断ACS预后价值较血粘度更有价值.CRP≥3.0mg/L可作为判断国人ACS预后的界限值以便预测.
作者:李勇;王平;宋执敬;荆媛;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不少人认为血脂高必定血黏度增高,而血黏度高其血脂水平也一定高于正常.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对85例高粘血症患者(血黏度高于正常)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丽;李爱民;赵金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复方缬芎提取物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99mTc+ECD摄人示踪法观察复方缬芎提取物对正常及缺血的脑组织微循环的影响;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观察复方缬芎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肾上腺素+胶原蛋白静脉注射法和颈总动脉-静脉旁路法观察复方缬芎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复方缬芎组的脑组织摄取的99mTc量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或0.01);复方缬芎组的脑梗塞指数及神经症状均明显低(轻)于溶剂对照组(P<0.01);复方缬芎组肾上腺素+胶原蛋白静脉注射诱导的死亡率、瘫痪率及脑组织的乳酸含量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或0.01);复方缬芎组的血栓平均重量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缬芎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加脑组织微循环灌流量,对脑缺血、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薛存宽;何学斌;屈文;李颖;曾玲;彭仁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乳糜血多是由脂类代谢异常、淋巴管阻塞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肠中进行消化与吸收,然后乳化成乳糜微粒进入腹部淋巴管,脂肪只有30%由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大部分由淋巴管进大循环.乳糜血的出现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2].所以在对乳糜血标本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其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特征和规律,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3].笔者在2003年对60例乳糜血标本(完全混浊型30例,上浮奶油型30例)与正常标本(30例)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特征进行了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兰;刘风芹;黄英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外周α2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的重调定.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脑室注射(i.c.v.)HA以及预先外周静脉注射(iv.)选择性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对CBR的影响.结果i.c.v.HA(60μmol·L-1,5μL)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明显上移,反射参数中阈压增大(P<0.05),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iv.YOH(2.5μmol·L-1,15μL·100g-1体重),明显进一步加强HA的上述效应;单独iv.相同剂量的YOH对CBR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外周α2受体作用可减弱i.c.v.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
作者:王国卿;周希平;朱永进;邹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筛选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方法以黄芪水煎剂灌服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6周后检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加以对照分析.结果灌服黄芪水煎剂组大鼠血液粘度较衰老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芪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作者:郭晶;齐玉;沙薇;陈方倩;王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液心肌酶谱的含量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的疗效.方法将161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检测血液心肌酶谱的含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0%及92.5%,对照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6.7%及8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6.23,P<0.05;x2=4.35,P<0.05).两组血液心肌酶谱水平随着疾病的恢复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K、CK-MB参与了HIE的病理过程.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有显著效果.
作者:童新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血稠制剂治疗高粘血症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测定64例高粘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稠制剂可以改善高粘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其机制可能是健脾祛痰、活血化瘀为治则,使脾气健运,痰湿得除、气滞得理、血瘀得行、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脑清心明、疾病得愈而致血粘滞度下降所致.
作者:孟丹;王丽;于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观察61例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影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血脂水平,同时有降脂以外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
作者:施志雄;覃世坚;姜雪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尿激酶组给于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一周,对照组合于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一周.结果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48h内溶栓均有效果,6h内疗效佳.尿激酶组仅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未见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示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时间窗应个体化.
作者:李洪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彩超引导经阴道对输卵管妊娠囊穿刺并注人MTX.结果确诊的4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中,MTX一次性治疗治愈者37例,2次或3次治疗治愈者3例,总治愈率97.5%(40/41).结论阴道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性、局部用药浓度高、副作用小及费用少并取代了外科手术干预等优点,尤其对曾因宫外孕手术或迫切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新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璇;谢阳桂;黄德年;张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方法对连续住院的112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颈动脉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8.4%,同时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密切相关(P<0.05),而发现颈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无关(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并且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密切相关.
作者:崔志堂;曹丽华;李燕;金红;白玉海;闫俊杰;耿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VitB12的浓度,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Hcy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P<0.05),青年脑梗死患者Hcy高于中年脑梗死患者(P<0.05).中青年脑梗死患者VitB12、叶酸含量均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P<0.05),青年脑梗死患者VitB12、叶酸含量均低于中年脑梗死患者(P<0.05).而且Hcy浓度与叶酸、VitB12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Hcy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并且Hcy对青年脑梗死的影响要大于对中年人,Hcy的水平与叶酸、VitB12的浓度有关.
作者:辛晓敏;付璐;李洁;李琳;宋丽婷;金丹;赵庆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宜宾地区448名健康人(其中男性221名,女性227名)的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正常值及其分布情况.方法用R80A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宜宾市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调查发现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虽元显著差异,但50岁及50岁以上组多项指标离散度增大.结论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参考值更能确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逯心敏;郭渝;解学龙;代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送检标本中感染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以期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病人感染中有所帮助及控制医院感染起到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2003年住院病人送检标本分离出来的葡萄球菌进行菌称鉴定及抗菌素耐药分析.结果耐笨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2000年为46.0%,2001年为50.4%,2002年为53.1%,2003年为54.4%.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均在80%左右,或80%以上,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每年检出率有增高现象,但增高不很明显,从资料显示说明,各种抗菌素的耐药率每年均有较为明显增高,故对于感染这类菌的病人在治疗上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对于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目前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应认为耐药,治疗时应参照抗菌谱结果.万古霉素是较为理想的抗菌素,由于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每年均有增高现象及多种抗菌素均产生高耐药,给医院感染造成很大压力,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注意.
作者:郑楚玉;林章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时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并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用AFM观察80μg/ml oxLDL对细胞膜的影响.结果AFM可以观察内皮细胞表面纳米超微结构,oxLDL可引起超微结构改变.结论首次用AFM观察oxLDL对微血管内皮膜的影响,AFM在高脂血症实验研究中有应用前景.
作者:李宗信;黄小波;李斌;游云;韩东;马万云;李文;廖福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北京中勤世帝公司生产的LG-R-80型全自动血流变仪与同公司生产的R-80冲洗型和LowShear40进口多功能流变仪作比较,以判断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一份血标本,分别在LG-R-80、R-80和LowShear40血流变测试仪测定其高、中、低切全血粘度值;在LG-R-80血流变仪上每份重复测定5次,观察其变异系数(CV).结果LG-R-80流变仪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低切CV<5%,高切CV<3%.在相同切变率下,LG-R-80、R-80和LowShear40结果测量精密度相符,三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owShear40低切时不稳定.LG-R-80较R-80使用更方便更稳定.结论LG-R-80流变仪是既方便、性能又稳定的较为理想的血流变测试仪.
作者:王秀云;姒惠;张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