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东;刘保群
回顾了救治的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分析其发病特点及临床治疗经过,认为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血浆置换结合综合基础治疗是该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中强;赵卫峰;江敏华;罗二平;施敏;甘建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高血压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有:(1)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在中、低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在高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及各项指标检测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并对临床诊断、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伟华;陈华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PCEA)对剖官产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成两组.镇痛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连接,镇痛液由0.125%布比卡因+0.0004%芬太尼组成.对照组术后拔管,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4h开始泌乳时间及每日喂养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镇痛效果好、能促进泌乳功能、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作者:董爱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尿激酶组给于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一周,对照组合于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一周.结果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48h内溶栓均有效果,6h内疗效佳.尿激酶组仅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未见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示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时间窗应个体化.
作者:李洪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宜宾地区448名健康人(其中男性221名,女性227名)的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正常值及其分布情况.方法用R80A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宜宾市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调查发现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虽元显著差异,但50岁及50岁以上组多项指标离散度增大.结论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参考值更能确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逯心敏;郭渝;解学龙;代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用LG-R-80检测53例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脂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经血脂康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好转,有显著差异.结论血脂康是有效的调脂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线利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北京东健公司SUT-610颅脑血管超声扫描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40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发病第1d起给予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入院第10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局部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局部脑脉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有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病人早期给予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对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玉海;曹丽华;张丽君;崔志堂;闫俊杰;吴英;李艳;张锦;耿志伟;刘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彩超引导经阴道对输卵管妊娠囊穿刺并注人MTX.结果确诊的4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中,MTX一次性治疗治愈者37例,2次或3次治疗治愈者3例,总治愈率97.5%(40/41).结论阴道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性、局部用药浓度高、副作用小及费用少并取代了外科手术干预等优点,尤其对曾因宫外孕手术或迫切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新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璇;谢阳桂;黄德年;张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组(5mg/kg、10mg/kg、15mg/kg),7d后采血并混合每组4只兔血,无菌分离制备分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另采用内皮素-1刺激原代培养正常喂饲兔主动脉VSMC建立增殖模型,采用MTT及3H-TdR法检测分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对VSMC增殖的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VSMC c-myc、c-fos抗原表达、RT-PCR半定量检测c-myc及c-fos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分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0.01);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结果表明,不同分组辛伐他汀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VSMC c-fos和c-myc mRNA表达(P<0.05~0.01).结论兔口服辛伐他汀后的血清抑制VSMC增殖,而辛伐他汀含药血清抑制c-fos和c-myc表达可能是其抑制VSMC增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覃军;何作云;万瑛;耿建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送检标本中感染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以期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病人感染中有所帮助及控制医院感染起到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2003年住院病人送检标本分离出来的葡萄球菌进行菌称鉴定及抗菌素耐药分析.结果耐笨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2000年为46.0%,2001年为50.4%,2002年为53.1%,2003年为54.4%.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均在80%左右,或80%以上,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每年检出率有增高现象,但增高不很明显,从资料显示说明,各种抗菌素的耐药率每年均有较为明显增高,故对于感染这类菌的病人在治疗上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对于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目前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应认为耐药,治疗时应参照抗菌谱结果.万古霉素是较为理想的抗菌素,由于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每年均有增高现象及多种抗菌素均产生高耐药,给医院感染造成很大压力,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注意.
作者:郑楚玉;林章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医疗产品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比色法,分别检测93种医疗产品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93件样品中87件对L-929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其细胞毒性为1~2级,判为合格.其中6件样品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为5级,判为不合格,6件样品均为医用乳胶手套.结论医疗产品细胞毒性试验的合格率为93.5%,所测样品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杨珠英;房红莹;顾冠彬;万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l)测定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病毒性心肌炎(VM)、30例心绞痛(AP)、3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25例正常健康人血清cTnI、CK、CK-MB、LDH测定.结果①AMI、VM患者24h血清cTnl阳性率(96.9%、89.2%)显著高于AP组、EH组、正常对照组(16.7%、0、0,P<0.05).②AMI患者3h内血清cTnI阳性率50.0%,显著高于CK、CK-MB、LDH阳性率(18.8%、25.0%、21.9%,P<0.05).AMI患者7d、10d后血清cTnI阳性率60.0%、51.7%,显著高于CK,CK-MB阳性率(16.7%、6.9%;13.3%、3.4%,P<0.01).③VM患者24h内血清cTnI阳性率75.0%,显著高于CK,CK-MB、LDH阳性率(53.6%、60.7%、21.4%,P<0.05).VM患者1w、2w、3w血清cTnI阳性率88.9%、72.0%、36.4%,显著高于CK,CK-MB阳性率(25.9%、20.0%、4.5%;29.6%、24.0%、9.0%,P<0.01).结论血清cTnI能早期确诊AMI、VM,具有较宽的时间窗口,对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优于心肌酶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单岩;张谦;朱慧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转数年后,进入老化期,仪器的故障频繁而复杂,为了保证仪器正常运行,总结了分析排除这些特殊故障的经验,供同道参考.方法根据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2类7种特殊故障现象,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结果有效的排除了故障,保证了仪器的正常运行.结论认真总结经验,认真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能够保证仪器快速、准确的特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顾炳权;王作军;董柯;阎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凝方法对动-静脉内瘘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潘生丁50mg一日三次口服和低分子质量肝素(LMWH)5 000IU皮下注射3d,观察内瘘充盈情况及出血、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潘生丁组抗凝效果不如低分子质量肝素组,有2例出现内漏闭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低分子质量肝紊组PT变化明显(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均无差异.结论抗血小板药物加量或联合用药可能起到与低分子质量肝素同等的效果.
作者:池艳春;刘丽敏;王兴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深圳市201名小学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深圳市低龄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探讨红细胞压积、血脂等因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挑选201名健康小学生(男119名,女82名)分别进行血流变各项指标检测统计.结果未成年小学生男女间各项指标及各组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对血流变的影响是主要因素.结论报道了深圳市低年龄小学生的血流变参数.该参考值对本(市)区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应用意义.
作者:罗乐宣;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李涛;黄建平;许我先;邝碧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阻断剂波生坦(bosentan)对DOCA-盐型高血压大鼠(DHR)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切除左侧肾脏,术后予抗感染,1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给予饮自来水.其他组予DOCA皮下注射,饮盐水.其中2组分别给予波生坦及氨氯地平,安慰剂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共5周.留取血、尿送生化检测;摘取肾脏,石蜡包埋卮作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安慰剂组血压、单肾/体重值、24h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肾脏有较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肥厚;蛋白管型;肾间质细胞浸润;小动脉壁增厚等),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波生坦能较显著地缓解上述异常(P<0.05).结论波生坦对DHR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能阻断内皮素系统以及下调TGF-β1和Smad7有关.
作者:王凯旋;洪小苏;陈建昌;高岚;焦阳;谢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判断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甲状腺内均见双侧或单侧、局限性或弥漫性回声不均匀减低并伴有压痛.所有病变部位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其内的动脉血流为低阻低速的特点.治疗后病变部位全部消失或残留小片状略低回声区.结论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姚伟东;刘保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32例冠心病人应用PSS(藻酸双酯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低切和高切)、血浆粘度、血清总胆固醇(T-ch)均有明显降低,而降低血粘度及降血酯的治疗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晓娣;徐刚;宁淑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临床证实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在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诊断静脉窦血栓的42例病例,从临床表现、MRA/MRV和CT影像学征象、长期抗凝加抗炎治疗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部位MRA/MRV显示:各种静脉窦高血流信号缺血,影像模糊不清、低血流信号,一段或整段管径变细.抗炎治疗同时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4周,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结论头MRA、MRV能较好地反映静脉窦血流状态,在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可作为常规检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VT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王淑荣;孙强;李国霖;赵庆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66例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33例六昧地黄丸+谷维素治疗组(治疗组)和33例单用谷维素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治疗观察并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六味地黄丸组对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此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六味地黄丸对人群预防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有作用.
作者:徐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