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耐受性与其艾克森人格问卷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徐三平;李彩丽;侯晓华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患者, 耐受性, 艾克森, 人格问卷, 问卷评分, 性格特征, 稳定情况, 分析报告, 对接, 检查者, 情绪
摘要:为了解性格特征及情绪稳定情况对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的耐受性的影响,我们对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30名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观察并进行艾克森人格问卷(EPQ)评分,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后,患者可迅速出现机体的超高代谢、全身内环境紊乱和营养不良.有效的营养支持关系到脏器功能的恢复和维护,同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因此,营养支持是SAP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对SAP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成为急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标准模式;而肠内营养(EN)可能刺激胰腺分泌,一直被临床医师所顾忌.随着对长期TPN带来的导管感染、肠黏膜屏障减退、肠道细菌易位等问题的认识,临床尝试早期进行EN,不仅没有延长胰腺炎的自然病程,而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江鸿;刘顺英;欧希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电子胃镜切除左心室肿物一例

    患者男,38岁.1年前体检,X线胸部正位片提示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内肿物.患者无不适症状.3个月前于我院门诊检查心电图提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近心尖部带蒂椭圆形异常回声团,边界清晰,大小38.7 mm×14.3 mm,活动度较大,蒂附着于心尖近室间隔部(图1);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黏液瘤可能性大.

    作者:房龙;赵洪川;骆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肠多原发癌一例

    患者男,65岁.因上腹痛、黑便5个月入院.结肠镜检查示:横结肠狭窄,结肠癌.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理示:升结肠溃疡性中分化黏液腺癌,少部分呈低分化腺癌结构,肿瘤侵及肠壁全层伴大片坏死,吻合口未见癌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可见癌转移(5/7).术后正规化疗.11个月时复查结肠镜未见异常.

    作者:顾雁;林香春;李玉红;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萎缩性胃炎和结节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的特征.方法在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之间,通过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结果,来对比分析胃镜检查中发现的慢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结果本次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分为结节类型A(结节性胃炎)和B(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结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为结节具有大小均一、分布密集的特点,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几乎都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诉,并且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病理检查有淋巴滤泡而没有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而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类型B,胃镜下表现为结节大小不一、分布松散,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主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幽门螺杆菌检测部分阴性,病理的结果发现有中、重度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而少有淋巴滤泡.结论拥有结节状改变类型A的结节性胃炎是一种新的特殊胃炎,不同于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星;康艳;岑戎;原丽莉;刘变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超声诊断食管良性间叶瘤一例

    患者男,36岁,2005年1月因吞咽困难伴胸痛1年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距门齿18~26 cm处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及半球形隆起突向腔内,表面尚光滑,色灰白,致管腔狭窄(图1).胃镜诊断:食管上段多发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

    作者:程斌;李军;刘梅;杨玉珍;万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6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近期只能进食流质就诊.外院胃镜疑诊食管血管瘤,未行活组织检查.为明确诊断而入院.既往体健,一般状态尚可,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兰永臻;李胜水;王朔;周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吸虫肠病的内镜诊断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血吸虫肠病的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以引起对血吸虫肠病的重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血吸虫肠病的大肠镜观察结果并结合病史、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血吸虫肠病的内镜诊断和组织学特征.结果内镜下表现为急性肠炎型16例;慢性肠炎型27例;肠黏膜兼有急性和慢性炎症改变,称之为混合型肠炎,共29例.急性肠炎型的病理特征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未钙化的虫卵沉积;慢性型者则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膜下纤维化,伴有已钙化的虫卵沉积;混合型肠炎则兼有上述2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并发结直肠癌5例.在外院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7例,回盲部肿瘤5例,肠结核2例.结论血吸虫肠病可分为急性、慢性与混合型结直肠炎3型,混合型血吸虫肠病是区别于急性和慢性血吸虫肠病的又一重要类型.内镜检查加多部位多组织活检发现虫卵沉积是诊断血吸虫肠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郭洁;沈磊;沈志祥;谭诗云;罗和生;滕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伴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方法探讨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指位于十二指肠乏特氏壶腹(主乳头)周围直径2~3 cm范围内凸出于肠腔的黏膜袋,乳头可位于憩室内或附近[1].在临床上合并胆胰疾病十分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引起胆胰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乳头旁憩室机械压迫所造成的引流不畅和胆汁郁积,亦可是括约肌闭锁不全发生逆行感染所致.尽管括约肌切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是伴有周围憩室的乳头切开难以达到理想的长度,同时容易损伤憩室缘及造成十二指肠穿孔.我院对48例乳头周围憩室伴有胆胰疾病者行EST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国平;丁小云;郑京;王布江;杨惠英;方夏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别在不同压强医用CO2气体下暴露1 h,使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粘附分子E-cadherin,ICAM-1,CD44,CD44v6,E-selectin的表达.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W1116经6 mm Hg压强的持续CO2气体处理后,ICAM-1和CD44v6出现表达增高;9 mm Hg及12 mm Hg CO2气体处理后,E-cadherin,CD44和CD44v6表达增高;15 mm Hg CO2气体处理后CD44v6表达增高,与处理前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在处理后72 h内均会降至处理前水平(P>O.05),或低于处理前水平(P<0.05).E-cadherin、CD44v6和ICAM-1随着压强增高,其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不同压强CO2气腹能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产生一过性双向影响,随CO2气腹压强的增高,可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

    作者:马君俊;郑民华;冯波;陆爱国;张轶;胡艳艳;张俊;李健文;王明亮;刘炳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胆道金属支架治疗失效后的内镜处理

    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EMBE)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重要姑息治疗措施.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相比具有扩张口径大、引流效果好、引流时间相对较长的优点[1],但同样存在失效的问题,现将我院近年EMBE失效的原因及内镜下的处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平;王金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联合射频治疗恶性幽门梗阻的临床探讨

    目前由食管恶性肿瘤所致食管梗阻已广泛采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但是由胃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所致的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梗阻患者支架的置入治疗报道不多.由于幽门、十二指肠经口距离远,同时胃底、胃体又有屯积缓冲作用,当这些部位的狭窄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形成完全性梗阻,这对梗阻部位的球囊导管扩张和内镜下支架置入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是影响支架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内镜中心在开展恶性幽门梗阻的金属支架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射频治疗,不仅提高支架置入的成功率,而且有效处理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问题.

    作者:张宁;兰克涛;孙吉芳;江怡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丙泊酚不同方式输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比较

    肠镜检查对肠道的刺激较强,且持续时间长,患者往往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严重时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可提供一定的镇静深度[1],消除对肠道平滑肌的牵拉刺激,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丙泊酚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但给药方式文献报道不一.

    作者:王莉;李艳华;郭强;唐天云;宁杰;李菊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瓷样胆囊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瓷样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诊断及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瓷样胆囊患者28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7例瓷样胆囊.结果28例瓷样胆囊占同期胆囊切除术患者的0.44%(28/6328),B超诊断胆囊壁钙化率92.86%,17例经腹腔镜治疗的瓷样胆囊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合并有胆囊癌的患者均没有发现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瓷样胆囊有其特殊的B超影像,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技巧的熟练,是瓷样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应峰;兰明银;李恒;江斌;狄茂军;周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耐受性与其艾克森人格问卷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性格特征及情绪稳定情况对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的耐受性的影响,我们对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30名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观察并进行艾克森人格问卷(EPQ)评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三平;李彩丽;侯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家系调查和内镜随访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并向后代遗传,因其息肉癌变率高,临床倍受重视.在基因调控尚未解决之前,其治疗仍是一大难题,手术切除结肠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且残留结肠、储袋、人造肛门口仍有息肉发生及癌变可能.肠镜下摘除息肉难以彻底,能否减少和防止癌变尚难定论.我们自1987年开始对2个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家族进行了家系调查和长期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旗;方道连;蔡华;马祖胜;杨婧;李志红;杜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内镜检查中怀疑黏膜下肿瘤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高频电切术及硬化治疗.结果73例良性间质瘤起源于黏膜肌层,7例直肠类癌位于黏膜固有层;脂肪瘤13例、异位胰腺17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囊肿6例起源于黏膜下层;95例良性间质瘤及21例恶性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1例类癌侵及固有肌层.61例源于黏膜肌层及8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8例脂肪瘤、8例异位胰腺及7例类癌经内镜切除,4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3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18例恶性间质瘤、2例脂肪瘤、2例异位胰腺及1例类癌经手术切除.病理符合率为97.97%.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贵勇;代建华;房殿春;李向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神经内分泌癌并发结肠早期癌一例

    患者男,50岁.慢性腹泻病史40余年,大便为不成形果冻样或脓血便,每日6~7次,伴里急后重,无明显腹痛.发病与饮食有关,无明显季节性.未经系统治疗,长年控制饮食后,大便渐恢复正常.2005年3月出现肛周搔痒伴肛门内分泌蛋清样物,无大便性状的改变.

    作者:李宏微;于永征;冀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超声介入诊治的新进展

    90年代末以来,内镜超声(EUS)正逐渐从诊断迈向介入性治疗领域.进入21世纪,内镜超声穿刺介导下的治疗出现了飞速发展,尤其在胰腺疾病方面,在原有腹腔神经节阻滞术、囊肿穿刺引流术的基础上,一系列新技术如EUS介导细针注射(FNI)免疫治疗、定植治疗、消融治疗、基因治疗等显示了EUS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就新近内镜超声在消化系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颉;诸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诱发心脏猝死一例

    患者女,69岁.反复上腹胀痛、嗳气5年,加重1周就诊,要求胃镜检查.体检:体温36.8℃,血压120/80 mm Hg,心电图示轻度心肌缺血,腹部B超未见异常,空腹血糖7.0mmol/L.心、肺无异常发现.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拟做胃镜检查.予患者咽部局部喷雾麻醉后取左侧卧位,顺利插管.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检查过程中有恶心、流涎,无明显躁动.整个过程约3 min.

    作者:高元平;徐莉;王影琴;朱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下置放覆膜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临床常见吞咽困难、胸痛、消瘦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其中食管气管瘘更可反复造成纵隔及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生命.我科多年来在内镜下应用食管支架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姑息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带膜金属支架治疗44例食管瘘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施瑞华;于莲珍;肖斌;丁静;许迎红;陶桂;陈阿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