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置放覆膜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

施瑞华;于莲珍;肖斌;丁静;许迎红;陶桂;陈阿芬

关键词:内镜下, 覆膜, 合金带, 金属支架治疗, 食管瘘, 中晚期食管癌, 食管气管瘘, 患者生活质量, 姑息性治疗, 应用, 吞咽困难, 食管支架, 肺部感染, 恶性肿瘤, 生存期, 发病率, 并发症, 纵隔, 胸痛, 生命
摘要: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临床常见吞咽困难、胸痛、消瘦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其中食管气管瘘更可反复造成纵隔及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生命.我科多年来在内镜下应用食管支架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姑息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带膜金属支架治疗44例食管瘘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检查诱发胃穿孔一例

    患者男,74岁.因间断性上腹痛20 d,胃镜检查后加重1 h入院.患者20 d前出现上腹部间断性钝痛,无明显节律性,无腰背部放射痛,伴烧心反酸,食欲差,体重略减轻,无皮肤巩膜黄染,尿量及颜色正常,大便3~4 d 1次,无黑便,口服中药保护胃黏膜制剂症状无明显改善.

    作者:姜爱民;胡凤丽;翟博;韩继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后,患者可迅速出现机体的超高代谢、全身内环境紊乱和营养不良.有效的营养支持关系到脏器功能的恢复和维护,同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因此,营养支持是SAP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对SAP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成为急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标准模式;而肠内营养(EN)可能刺激胰腺分泌,一直被临床医师所顾忌.随着对长期TPN带来的导管感染、肠黏膜屏障减退、肠道细菌易位等问题的认识,临床尝试早期进行EN,不仅没有延长胰腺炎的自然病程,而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江鸿;刘顺英;欧希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6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近期只能进食流质就诊.外院胃镜疑诊食管血管瘤,未行活组织检查.为明确诊断而入院.既往体健,一般状态尚可,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兰永臻;李胜水;王朔;周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憩室与老年胆石病的关系探讨

    老年胆石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其原因有多种解释,但有关其与十二指肠憩室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术时的相关发现,以了解十二指肠憩室在老年人胆石病发病过程中可能作用.

    作者:朱启槐;胡滨;马升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和病理形态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锯齿状腺瘤(SA)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检出的大肠息肉病例,了解SA的检出率、内镜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11894例肠镜检查共检出息肉病例1928例(2811枚),检出率为16.21%,其中SA 61例(71枚),检出率为0.51%,占息肉构成比为3.16%.SA直径>1 cm者占39.44%,明显大于增生性息肉;内镜下表现为有蒂息肉所占的比例(26.76%)高于增生性息肉(13.25%),但低于腺瘤性息肉(43.95%).1815枚息肉进行腺管开口分型,SA多表现为Ⅲ型腺管开口(41.67%),部分表现为Ⅳ型腺管开口(18.33%),与腺瘤性息肉较接近.SA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发生率介于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之间,并有2.82%的癌变率.结论SA内镜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和病理学特点提示其本质上与增生性息肉不同,与肿瘤性息肉表现类似,具有恶变潜能.

    作者:张婉雯;任宝军;童华生;张亚历;姜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套管法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术中的应用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因吞入的异物种类不同,尤其是尖锐异物,在内镜治疗中易引起异物的嵌顿,导致操作困难及食管、咽喉壁的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套管法对我院3年中胃镜诊断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姚忆蓉;殷泙;倪关森;黄傲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瓷样胆囊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瓷样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诊断及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瓷样胆囊患者28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7例瓷样胆囊.结果28例瓷样胆囊占同期胆囊切除术患者的0.44%(28/6328),B超诊断胆囊壁钙化率92.86%,17例经腹腔镜治疗的瓷样胆囊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合并有胆囊癌的患者均没有发现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瓷样胆囊有其特殊的B超影像,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技巧的熟练,是瓷样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应峰;兰明银;李恒;江斌;狄茂军;周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存在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经典的大肠隆起性肿瘤临床易发现,随着肠镜普及应用不易漏诊,但在我国绝大部分大肠癌在发现时已近中晚期,5年生存率在30%~60%之间.而影响大肠癌患者早期诊断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1)高危人群的筛检;(2)患者能否有意识地在无症状期接受肠镜检查;(3)内镜医师能否恰当地使用内镜将大肠早期癌以及癌前病变准确的检出而不漏诊,尤其是对患者危害甚大但又易漏诊的大肠平坦型肿瘤;(4)病理医师是否能选择恰当手段将全瘤中某一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癌变的部分准确检出而不漏诊.

    作者:姜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超声介入诊治的新进展

    90年代末以来,内镜超声(EUS)正逐渐从诊断迈向介入性治疗领域.进入21世纪,内镜超声穿刺介导下的治疗出现了飞速发展,尤其在胰腺疾病方面,在原有腹腔神经节阻滞术、囊肿穿刺引流术的基础上,一系列新技术如EUS介导细针注射(FNI)免疫治疗、定植治疗、消融治疗、基因治疗等显示了EUS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就新近内镜超声在消化系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颉;诸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内镜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内镜下治疗减少了很多疾病治疗带来的创伤,但是,内镜检查和治疗本身也给受检者带来一定痛苦.虽然,内镜医师们采取很多减少痛苦的方法,但效果均不甚理想.异丙酚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现很多医院均采用该方法,也有很多相关报道.本文对目前异丙酚在消化内镜领域应用的方法、效果、不良反应和与相关药物的对比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孙涛;李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胆道金属支架治疗失效后的内镜处理

    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EMBE)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重要姑息治疗措施.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相比具有扩张口径大、引流效果好、引流时间相对较长的优点[1],但同样存在失效的问题,现将我院近年EMBE失效的原因及内镜下的处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平;王金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胆道子母镜双频激光治疗巨大难治性胆管结石

    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应用胆道子母镜、双频激光对15例临床治疗困难的巨大胆管结石行碎石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孙文生;张锎;孙斌;刘双;冯宪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萎缩性胃炎和结节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的特征.方法在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之间,通过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结果,来对比分析胃镜检查中发现的慢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结果本次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分为结节类型A(结节性胃炎)和B(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结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为结节具有大小均一、分布密集的特点,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几乎都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诉,并且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病理检查有淋巴滤泡而没有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而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类型B,胃镜下表现为结节大小不一、分布松散,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主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幽门螺杆菌检测部分阴性,病理的结果发现有中、重度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而少有淋巴滤泡.结论拥有结节状改变类型A的结节性胃炎是一种新的特殊胃炎,不同于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星;康艳;岑戎;原丽莉;刘变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丙泊酚不同方式输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比较

    肠镜检查对肠道的刺激较强,且持续时间长,患者往往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严重时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可提供一定的镇静深度[1],消除对肠道平滑肌的牵拉刺激,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丙泊酚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但给药方式文献报道不一.

    作者:王莉;李艳华;郭强;唐天云;宁杰;李菊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回肠重复畸形致消化道出血一例

    患者男,20岁,因反复黑便13年,加重4个月入院.患者自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色稀烂便50~500ml,黑便多发生在夜晚,呈间歇发作,长缓解期达3年,短十余天.入院前4个月频发黑便,有时达3次/d,每次约100 ml,伴面色苍白、心悸.

    作者:赖晓波;沙卫红;吴惠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ERCP对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治

    我院1998年9月至2005年4月间,ERCP 507例中共诊断5例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junction of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PBD),检出率1%.

    作者:周建波;黄晓烽;邵彩儿;施建英;徐瑞华;周哲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伴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方法探讨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指位于十二指肠乏特氏壶腹(主乳头)周围直径2~3 cm范围内凸出于肠腔的黏膜袋,乳头可位于憩室内或附近[1].在临床上合并胆胰疾病十分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引起胆胰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乳头旁憩室机械压迫所造成的引流不畅和胆汁郁积,亦可是括约肌闭锁不全发生逆行感染所致.尽管括约肌切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是伴有周围憩室的乳头切开难以达到理想的长度,同时容易损伤憩室缘及造成十二指肠穿孔.我院对48例乳头周围憩室伴有胆胰疾病者行EST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国平;丁小云;郑京;王布江;杨惠英;方夏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下置放覆膜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临床常见吞咽困难、胸痛、消瘦等,严重者可出现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其中食管气管瘘更可反复造成纵隔及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生命.我科多年来在内镜下应用食管支架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姑息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带膜金属支架治疗44例食管瘘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施瑞华;于莲珍;肖斌;丁静;许迎红;陶桂;陈阿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耐受性与其艾克森人格问卷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性格特征及情绪稳定情况对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的耐受性的影响,我们对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30名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观察并进行艾克森人格问卷(EPQ)评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三平;李彩丽;侯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肠癌术前定位的再探讨

    目前临床上诊断大肠癌的佳方法是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而治疗大肠癌有效的措施仍是手术治疗,因此术前的病变定位很重要.通常肠镜确诊后往往还需要做结肠钡剂造影来证实,现在我们在肠镜确诊肿瘤同时,在瘤体边缘用肽夹标记,拍腹部平片定位.该方法能使手术准确到位且又省去了结肠造影.

    作者:王浩;席时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