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研究

林广起;贾成丽;王宏丽

关键词: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听力障碍, 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通过全市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听力障碍儿童,以促进其听力语言及心理发育。方法采用耳声发射仪,于新生儿生后3-5天初筛,初筛未通过者约42天复筛,复筛未通过者满3个月转诊到市听力障碍诊断机构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性检查,并利用辖区妇幼保健网络收集听筛相关资料。结果5年间全市筛查新生儿129306人,初筛通过率95.4﹪,复筛4287人,复筛召回率72.6﹪;确诊听力障碍儿童155例,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1.19‰。结论应用自动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方法简便、快捷、易行,便于基层推广,其结果客观、可靠,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听障儿童,避免残疾儿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病护理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10%,成为老年型社会。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患者年龄逐年增加,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8811万老年人口中有1000多万人患高血压;600多万人患心脏病;580万人受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受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害的老年人也都以百万计算。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91.7%,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做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任务和科研课题。目前,我院提出护理工作人性化个性化,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进行护理,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64例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肾功能逐渐恢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必须加强临床病情特征的观察并实施有效的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舌下静脉与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舌下静脉与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本文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舌下静脉进行观察,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舌下静脉明显异常。血糖可能是主要因素,体外血栓实验与其有密切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紫舌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舌下静脉异常,尤其是(Ⅲ)级,可作为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患者特有的外在特征。

    作者:史学茂;谭京海;孙京喜;唐宁;史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及相关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效果和相关对策。方法将我院采用胃镜治疗的6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胃镜治疗护理干预。结果此次的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和治疗后,消化道异常顺利取出。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7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胃镜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胃镜治疗还具有微创、快速、住院时间短、安全等优点,此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自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病人焦虑心理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选取临床适宜病例验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清醒急诊手术病人的焦虑指数。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5月1日间入我科的既往无精神疾患的急诊清醒病人(或短时间内昏迷,经抢救迅速复苏的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人)和对照组(80人)。首先,对两组通过询问代笔方式进行入院后焦虑自评( SAS)的测试,并记录数据。第二步,实验组给于普通术前护理和特殊心理护理,而对照组仅给与普通术前护理。第三步,在术前数分钟再次对两组进行如上焦虑自评(SAS)的代笔测试,记录数据。后,利用SPSS13.0程序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的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评数据对比处理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实验前后病人的焦虑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降低急诊病人术前焦虑、恐惧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46例诊治体会

    目的观察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情况,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普外科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取手术治疗的有26例,另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该视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以更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余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宣教及饮食干预方法。方法将84例处于放疗期间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宣教及饮食干预。结果两组放疗后的营养知识知晓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营养宣教及饮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张达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4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很高,5年病死率约5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缺血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等有关,同时伴有一系列广泛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生化代谢改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已有研究表明,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乙型肝炎的感染及预防

    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母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要阻止 HBV 的传播,一方面要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健康人群。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运用。方法制定“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质量督查的相关标准,病区创造人人参与督查的氛围,落实护理质量班班督查;统计3年来使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指标的持续改进成效。结果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数及重复发生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病区基础管理的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

    作者:杨新雅;蔡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肠超声造影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充盈造影超声诊断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口服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对1005例体检人群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病例42例,其中进展期胃癌2例,消化性溃疡32例,胃息肉1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1例,胃下垂6例,与胃镜诊断符合率93.9%,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6%。结论充盈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是健康体检过程中理想的胃十二指肠检查方法。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白内障术前准备

    晶状体浑浊称为白内障。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等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为常见。白内障手术可解决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其术前准备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王家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颈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和8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永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结果部分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预防措施认知不足,与护士的工作经验有关。结论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防跌倒认知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

    作者:黄铣明;严晓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匹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血脂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用药1个月后,对各组患者血浆TG、TC、HDL-C、LDL-C、ApoA和ApoB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血脂指标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和E组各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各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与E组的血脂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 E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指标。

    作者:肖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新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减压措施

    近三年来我院新护士人数日增,约占护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由于紧张、忙碌和高压力的工作性质,以及要面对着各种病痛折磨和走向死亡的患者,还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医患关系,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新护士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新护士作为护生实习时,通过实习的过程去认知这一压力,并没有独立承受这一压力。当新护士走上工作岗位时,需要独立承受这一压力,由于处于角色的转换,因此压力由此产生。本人连续三年带教新护士上岗,出于对新护士的心理压力产生的研究,对压力源进行分析,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解决。为新护士顺利的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玲玲;邵亚琼;冯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检验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的检验指标对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展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2012年的一共98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一组(A组)是患者仍然具有残余的肾功能,另一组(B组)是患者是肾功能丧失,我院的健康体检人49人(C 组)。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一系列指标的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我们发现A组和B组与C组比较,P值都<0.05,但是 A组和B组比较,只是某些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指标对观察慢性肾功能的进展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杨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实验的应用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在这一学科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属于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整个教学工作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赣州卫校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情况,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赖素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路造口袋在腹部外科术后引流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预防和治疗腹部引流管口外渗引起的引流管周围皮肤问题。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传统引流法,B组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口渗出液,两组患者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侵袭程度、舒适度、引流效能、换药费用。结论造口袋应用组中引流管周围皮肤完好,无一例发生浸渍破溃,换药频率、费用明显低于传统引流组。

    作者:沈雪凤;沈燕;陈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雌三醇乳膏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雌三醇乳膏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绝经后妇女阴道用雌三醇乳膏,连续阴道用药7 d后行取环术,术后随诊6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结果30例绝经后妇女惰性宫内节育器不锈钢单环均取环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诊6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及乳腺增生。结论雌三醇乳膏用绝经后妇女的取环术,效果好,减少并发症,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胡尔西达·阿布都热依木;索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