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王玲;王彦平;耿振新;马师;陆维权;吕全军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桩蛋白(Paxillin)基因表达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对照组以及Paxillin siRNA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48 h后3组细胞Pariilin、FAK和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侵袭小室实验观察3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3组细胞中Palillin、FAK和MMP0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NA:F=7 021、388、20 147.737和5 992.522,P<0.001;蛋白:F=4 454.293,10 003.335和3 802.389,P〈0.001),正常对照组及转染siRNA对照组细胞Paxilliu、FAK和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Paxillin siRNA组(P<0.05);3组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8.741,P(0.001),正常对照组及转染siRNA对照组的穿膜细胞致高于Paxillin siRNA组(P<0.05).结论:RNAi沉默Ptaiilin基因表达可以使EC9706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降低.
作者:吴成富;杨建萍;陈明勇;李晟磊;陈奎生;高冬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a-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a-硫辛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7只,其中42只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硫辛酸治疗组(19只)和糖尿病组(18只),另外15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硫辛酸治疗组隔d给予a-硫辛酸腹腔注射,精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2周,记录给药4、8及12周各组空腹血糖.12周后处死实验大鼠,取眼球.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和PKC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给药4、8及12周,3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21,P:0.02),其中a-硫辛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组间=615.31,P<0.001),但2组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12周后3组大鼠‘视网膜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2和169.69,P均<0.01),其中糖尿病组与a-硫辛‘酸治疗组大鼠均较正常对照组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均<0.05),但a-硫辛酸治疗组视网膜组织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降低(P均<0.05).结论:a-硫辛酸可下调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KC和VEGF蛋白的表达,干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郝燕燕;付蓉花;卢振威;范璐璐;孟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膳食及其相关因素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开封县原发性肺癌病例130例,按性别、年龄1:1配对选取正常对照,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膳食摄入及相关情况,应用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筛选出肺癌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8个暴露因素与肺癌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饮食不规律(OR=5.032.95%CI 1.516-16.640)、肿瘤家族史(OR=8.569,95%CI 0.852-82.189)可能是肺癌的危险因素,经常摄人大米(OR:0.390,95%CI 0.156-0.977)、体质指数大(OR=0.323,95%CI 0.122-0.879)及家庭月人均收入高(OR=0.394,95%CI 0.164-0.945)为肺癌的保护因素.结论:膳食及其相关因素中肺癌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存,合理膳食、规律饮食、保持理想的BMI和发展经济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生.
作者:刘艳华;王玲;王彦平;耿振新;马师;陆维权;吕全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9~15岁学生血脂现状,为从儿童期开始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平顶山市某中学、小学共239名学生进行血脂测定.结果:男生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依次为(3.44±0.84)、(0.91±0.33)、(1.12±0.26)及(1.68±0.49)mmol/L,女生依次为(3.65±0.63)、(1.02±0.30)、(1.18±0.23)和(1.88±0.68)mmol/L,女生TC、TG、LDL-C水平高于男生(t分别为2.17、2.69、2.62,P均<0.05),男女之间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P:0.05).TG、LDL-C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50、0.59,P均<0.001),HDL-C与年龄呈负相关(r=-0.55,P<0.001).结论:血脂水平与年龄有关,该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应引起重视.
作者:赵星梅;张丽丽;张德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合成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偏嗜性密码子,利用Synthetic Gene Designer软件对HBcAg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分成24条相互重叠的寡核苷酸片段,采用PCR法扩增获得完整的HBcAg基因,经BamH I和Xho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ET30a(+),得pET30a(≠)-HB-cAg,经PCR扩增、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定点突变法改正错误位点.之后将重组子转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HBcAg,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效率64%左右;Wesb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合成HBcAg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作者:王丽;刘金波;段春燕;龚舒;何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前,在各种影像检查手段中,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高.早期发现病灶,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见到钙化灶,分布于病变周边或内部,单个或多发,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光团或光斑,后方伴或不伴声影.
作者:赵丽娟;周元媛;张瑞芳;秦石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静脉输液方法[1],操作简单,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2],导管留置时间长,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临床观察发现[3],部分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局部先后出现皮肤过敏(轻度表现为皮肤发红伴瘙痒,中度表现为局部瘙痒和皮疹,重度可出现水疱和脓疱),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秋梅;陈长英;董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 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 d的大鼠神经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炎性上清液,B组加入Aβ1-42,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培养12、24、48与72 h.运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组培养不同时间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终浓度125 nmol/L的 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上清液能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培养48 h及72 h后,3组细胞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2.203,P=0.042,F时间=19.883,P=0.048),其中A组培养48 h及72 h后Caspase-3活性较B、C组升高(P均<0.05);A组可检测到PARP降解.结论: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可以通过活化Caspase-3,降解其底物诱发神经元凋亡.
作者:贺显君;索爱琴;许予明;张杰文;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介入方法行单侧颞浅动脉血管造影术,观察能达到保证头皮血供的动脉低数目.方法:用介入技术,行单侧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造影(6例),于正侧位观察头皮的动脉血供.经颈外动脉造影时,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分别在正位片上测量经颞浅动脉顶支的造影剂显示的远点.结果:颞浅动脉的额支、顶支、枕动脉主干以及眶七动脉分支走形基本平行,各终末端在头顶部密集.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显影的至远点距正中线的夹角分别为(7.81±0.76)°和(20.91±1.76)°(t=26.310,P<0.001).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单侧颞浅动脉顶支的血供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皮血管交联成网,单侧颞浅动脉与双侧多组动脉交通.行吻合单侧颞浅动脉的头皮再植术,是治疗头皮撕脱伤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芳;杨颖涛;刘林嶓;管生;王永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制备氟甲砜霉素(FF)的佳人工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琥珀酸酐将FF的羟基活化后制备出半抗原氟甲砜霉素半琥珀酸(FF-HS),并经质谱(MS)鉴定合成成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FF-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采用混合酸酐法将FF-HS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采用羰基二咪唑法将FF直接与BSA偶联,制备了3种人工抗原(FF-HS-BSA、FF-HS-OVA和FF-BSA).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实验(3种偶联物选择前2种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实验)鉴定3种人工抗原.结果与结论: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初步证实3种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在动物免疫实验中FF-HS-BSA与FF-HS-OVA得到了效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IC50分别为150、300ug/L.FF-BSA免疫原免疫效果不理想.
作者:曾华金;李楠;屈凌波;孙武勇;师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孕14.5 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将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6-羟基多巴(6-OHDA)组和6-OHDA+不同剂量EPO(0.10、1.00、3.25、10.00和32.50 U)组.在培养的第6天给实验组加入不同剂量的EPO,第8天加入6-OHDA(100 umoL/L)作用0.5 h,收集各组细胞,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TH阳性神经元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OHDA组TH阳性细胞数减少,为(27.2±3.4)个/mm2,而预先给予EPO干预的各组细胞6-OHDA的毒性作用明显减轻,T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0±1.1)、(39.2±1.9)、(41.8 4-1.3)、(66.4±4.2)和(65.3 4±3.0)(F=48.29,P=0.02)个/mm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OHDA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为(51.2±1.2)%,而预先给予EPO干预的各组细胞6.OHDA的毒性作用明显减轻,细胞活力分别为(52.2±1.0)%、(60.5 4±3.5)%、(68.1 4±2.7)%、(89.6±3.1)%和(76.5±4.0)%(F=28.42,P=0.01).结论:EPO能够对抗6-OHDA的毒性作用.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
作者:朱红灿;卢欣;赵鹏;臧卫东;张华;任秀花;张博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利用水成像原理对胰胆管进行检查的技术[1-7].
作者:彭培立;王海亭;郝强;陆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GS)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雌性去卵巢大鼠于术后8 d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GS(低、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按2.0 mL/kg分别腹腔注射蒸馏水、GS及雌二醇(E2),1次/d,连续注射3 d.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数.结果: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S组细胞有丝分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86,P<0.001),且阳性对照组与GS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GS剂量的升高,GS组细胞有丝分裂数增加(F=4.692,P=0.026).结论:GS能加速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吕斌;张萍;李振国;何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比骨髓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及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G-CSF动员3种方法对糖尿病兔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兔,用四氧嘧啶(ALX)诱导成为糖尿病兔后,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不进行治疗作对照(A组),余3组分别用G-CSF动员(B组)、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C组)及G-CSF动员联合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D组)进行治疗.28 d后均以右侧股内侧正中部位为中心等距离取局部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上述A、B、C、D 4组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1)分别为(22.0±6.0)、(35.8 4±7.5)、(38.1±7.2)和(48.7±9.1)个/高倍视野,VEGF蛋白表达水平(2)分别为(8.87 4-1.51)%、(11.83 4-1.65)%、(12.32±1.34)%和(17.13±2.73)%,局部干细胞移植(1)和G-CSF动员(2)对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有影响(F1分别为50.599、35.930,F2分别为39.846,25.435,P均<0.001,但F1x2分别为2.256,0.437,P>0.05).结论:G-CSF动员和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均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
作者:孟建波;康胜群;康素娴;杨彦;周晨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F XⅢ)缺乏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规的筛选试验如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功能试验、纤维蛋白原测定(Fbg)、凝血酶凝固时间和血管性假血友病(vW病)的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1].
作者:刘延方;赵丽颖;赵晓明;张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C抗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100例,女56例)及100例健康对照者14种日常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儿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100.0%,较对照组(65.0%)升高(X2=63.247,P<0.001),且患儿组4种以上食物过敏原阳性者占48.7%,高于对照组的8.0%(X2=45.828,P<0.001).通过调整饮食,大多数患儿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73.0%.男、女患儿在不耐受食物分布及耐受程度上存在部分差异.结论: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密切相关,部分结果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周明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克降小鼠Ar18a(mAr18a)cDNA,构建带有检测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并检测由该病毒系统介导的mAr18a基因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mAr18a基因片段,再将其克隆入pDrive克隆载体并测序.然后将mAr18a目的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中,以磷酸钙法转染294T包装细胞,收集病毒卜清感染树突状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Ar18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克隆了mAr18a的cDNA,并成功构建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Ar18a,该载体可有效将Ar18a基因转移到骨髓米源的树突状细胞中,转染效率达28.3%.
作者:唐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海马脑组织切片,灌流含5 mg/L尼可刹米的人工脑脊液,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脑组织切片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绘制给药前后钠通道的钠电流一测试电压(I-V)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结果:尼可刹米在脑电位-50-+20 mV范围内增大钠电流.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激活电压由(-34.6±3.07)mV变为(-37.63±3.37)mV(t=3.38,P=0.02),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变化;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由(-43.36±3.06)mV变为(-33.24±2.05)mV(t=6.13,P=0.002),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变化.结论:增加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可能是尼可刹米兴奋中枢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千智斌;姬明丽;宋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性都有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伤情复杂,其治疗依然是对创伤骨科医师的一大挑战1.2001年11月至2007年6月,作者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康智;王琦;洪云飞;杜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