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静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TERT,并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扩增出带有EcoR I酶切位点的hTERT基因片段,与pGEM-T Easy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l09,经蓝-白筛选、PCR扩增等筛选阳性菌落,用EcoR I酶切获取目的片段,并与EcoR I酶切过的pGEX-4T-1质粒连接,重组子转化BL21感受态大肠杆菌,PCR扩增筛选出阳性菌落.基因测序并用Omega 2.0软件比较分析重组质粒中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的同源性.通过诱导pGEX-4T-1融合蛋白表达,用抗hTERT多抗对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测定融合蛋白表达量.结果:PCR扩增等方法证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TERT构建成功,其中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68%.Western blot检出GST-hTERT融合蛋白,其表达量达28.4%.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1-hTERT原核重组质粒并获得高度表达.
作者:张巧;赵国强;刘红梅;宫亚欧;丁兰萍;薛乐勋;杨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脏对甲状腺的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使肝细胞受损[2].作者通过检测甲亢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探讨甲亢对肝细胞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纯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13~18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胎儿股骨骨髓,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基)和加入15 mmol/L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Hepes)的常规培养基(改良培养基)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酸度计监测培养基pH值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及CD抗原表达情况.并诱导改良培养基培养的hMSC向成骨细胞分化,酶细胞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鉴定h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2种培养基培养的hMSC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CD抗原表达等方面相似,但改良培养基由于pH值较恒定而能提高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且诱骨分化后可形成矿化结节,ALP染色阳性.结论:Hepes能提高全髓直接接种法培养的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简化骨髓细胞分离程序,减少细胞损伤及受污染机会,利于hMSC培养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霞;李相中;刘清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表达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和29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26,0.739,0.714,P均<0.05).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血清IgE水平不相关.结论:CD21、CD23的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以中低位直肠癌较多[1].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本科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郭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及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3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窒息组)血清、脑脊液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血清中EPO浓度作动态检测(生后24 h内、第3 d、第5 d).结果:窒息组血清EPO浓度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低于中度HIE组的测定值,生后5 d内血清EPO动态变化不明显,脑脊液中EPO浓度与血液中浓度变化规律相似,血清及脑脊液中EPO浓度正相关.结论:窒息后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可能与自身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徐发林;朱长连;程秀永;胡生海;耿琳琳;贾莉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皮肤不留瘢痕、患者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2000年10月至2004年7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9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芳;杨继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窝沟封闭剂涂布窝沟不仅是预防窝沟龋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可用于窝沟可疑龋和初期龋的治疗[1].作者使用窝沟封闭剂治疗早期窝沟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曹俊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改变.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PD组(60例)和晚期PD组(60例);其中早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早期PD组(33例)和老年早期PD组(27例),晚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晚期PD组(32例)和老年晚期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记录分析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PL.结果:年轻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年轻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早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300P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轻早期PD组较年轻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PD组较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SE、FOM、RVR、BD、DS评分和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呈负相关.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发病年龄及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卢宏;滕军放;张炳谦;王少平;王左生;赵宗美;王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套双向凝胶电泳图像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和鉴定差异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可溶性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图片由专用扫描仪获取后,应用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 7.1)进行蛋白差异点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二维电泳图片经过背景消减、点检测、点匹配等一系列分析后,得出了差异点.结论:PDQuest 7.1软件可以用来快速有效地对生物样品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进行分析.
作者:张慧珍;范清堂;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33例EMC组织中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EMC.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78.8%和5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且与PCNA呈正相关(r=0.446,P=0.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作者:史惠蓉;陈志敏;梁爱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各组均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后,雌二醇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其余2组腹腔注射花生油.60 d后应用Y迷宫、ELISA法分别检测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NGF和BDNF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模型组、雌二醇组脑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雌二醇组脑组织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模型组增高(P均<0.01).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NGF和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卢宏;姜晓蕊;滕军放;王建平;宋志宇;王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行经胸壁乳晕途径的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腺瘤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耿泽;任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槲寄生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有效活性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G)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HG对[3H]PAF结合的竞争抑制实验.结果:HG能够将[3H]PAF置换下来,且置换呈剂量依赖性和饱和性的特点.结论:HG是通过PAF受体而发挥特异性的PAF拮抗剂作用.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流产或死胎孕妇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分别检测郑州市237例正常孕妇及29例不明原因流产或死胎孕妇血清中B19-IgG、B19-IgM和B19 DNA表达情况.结果:29例流产或死胎孕妇B19-IgG、B19-IgM和B19 DNA阳性率分别为51.7%(15/29)、6.9%(2/29)和13.8%(4/29),237例正常孕妇B19-IgG、B19-IgM和B19 DNA阳性率分别30.4%(72/237)、1.3%(3/237)和2.5%(6/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孕妇中存在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可能导致不明原因流产或死胎.
作者:靳静;冷弘;徐慧丹;刘全离;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热疗与紫杉醇化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温度(39℃、41℃和43℃)及不同浓度紫杉醇(1.25 μg/L、2.50μg/L、5.00 μg/L、10.00 μg/L和20.00 μg/L)采用组内分组设计,共15个组,并设各浓度37℃对照组(5组).在紫杉醇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作用24 h后加温40 min,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加热和紫杉醇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41℃组细胞增殖率与不同温度同剂量组比较,除与39℃1.25 μg/L紫杉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9℃和43℃10 μg/L紫杉醇组细胞增殖率与37℃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41℃时各浓度紫杉醇对Tca8113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39℃或43℃联合10 μg/L紫杉醇时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强.
作者:吴皓;董子明;张明五;王新朝;张文娟;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10个居委会,对居委会内全部已确诊的227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膳食控制状况、治疗方式、病情监测、体育锻炼、糖尿病相关知识等进行调查.采空腹及早餐后2 h静脉血测血糖.空腹血糖<7.77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1.10 mmol/L为病情控制良好;空腹血糖≥7.7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0 mmol/L为病情控制不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研究因素与病情控制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膳食控制状况、治疗方式等5个因素对病情控制状况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膳食控制状况3个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结论: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膳食控制状况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的主要因素.但科学的、正规的药物治疗对病情控制状况的影响也不应被忽视.
作者:张卫东;袁媛;郗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由于多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1].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本科收治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SAP患者3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阳;张水军;赵永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蛋白和mRNA定位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法分别检测41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MP-2,-9的mRNA及蛋白定位表达.结果:用RT-PCR、原位杂交2种不同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细胞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9%和53.66%,M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4%和9.76%,食管癌细胞与组织成分中MMP-9阳性表达相一致,但MMP-2明显不符.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MMP-9由食管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分泌,而MMP-2则非肿瘤细胞所分泌.
作者:温洪涛;张蕾;李继昌;张云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4月至2004年6月,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23例小儿泪囊炎泪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敏;卢跃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