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氨酸治疗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刘超;庞志刚;郑蔚;王广田

关键词:甘氨酸, 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甘氨酸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胰腺炎甘氨酸治疗组(1g/kg).分别测定各组6 h、12 h和24 h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胰、肺匀浆中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观察胰、肺病理学变化并比较各组动物3 d.结果:与胰腺炎组比较,采用甘氨酸治疗后,对各时相的淀粉酶和胰、肺的GSH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24 h血清TNFα水平;甘氨酸不改变胰MPO和病变程度,明显降低肺MPO活性并改善急性肺损伤,提高生存率.结论:甘氨酸治疗不改善胰腺炎时胰腺局部病变,但可减轻其并发的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白细胞浸润激活有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碧萝芷对老年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碧萝芷对老年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用40只20月龄的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及碧萝芷高、中、低剂量组4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受试物50.0 mg/kg、16.7mg/kg、8.4 mg/kg每d灌胃1次,连续8周.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血清、肝及脑组织匀浆的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血清及肝、脑组织中MDA含量,并同时检测脑组织的单胺氧化酶(MAO)活力和脂褐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碧萝芷各剂量组血清、肝、脑组织中的MDA含量均较低(P<0.05),除肝组织外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MAO活力及脂褐质含量也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脑组织MAO活力及脂褐质含量低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碧萝芷有抗氧化作用,可延缓大鼠衰老进程.

    作者:朱宝玉;陈世伟;张杰;刘翠娥;王海玉;孟光;张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郑州市某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区10个居委会,对居委会内全部已确诊的227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控制状况、用药情况、病情监测、体育锻炼等进行调查,并采空腹及早餐后2 h静脉血测血糖.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较差的比例为32.2%,餐后2 h血糖控制较差的比例为41.4%;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合起来评价某区中的现症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达到病情控制良好标准者占全部患者的40.5%;37.9%的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67.8%患者一直坚持用药,绝大多数患者(85.5%)监测次数过少.结论:郑州市某区人群中的多数糖尿病患者(59.5%)的病情控制不良,同时对饮食治疗、病情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应针对性地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状况.

    作者:张卫东;袁媛;郗园林;胡东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用基因枪法将bar基因导入杜氏盐藻及转基因藻株的检测

    目的:探讨基因枪转化方法不同轰击条件和启动子的选择对转化杜氏盐藻的影响.方法: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杜氏盐藻.通过草丁膦筛选培养获得转化藻株,对转化藻株进行分析.结果:在氦气压力为100 L/min条件下,微弹轰击2次比微弹轰击1次或3次的效果都好;杜氏盐藻碳酸酐酶(CA1)基因启动子可驱动bar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瞬时表达,而双拷贝碳酸酐酶(DCA1)基因启动子可驱动bar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稳定表达.结论:在氦气压力为100 L/min条件下微弹轰击2次,可能是基因枪法转化杜氏盐藻的较好转化条件.在转基因杜氏盐藻研究中,DCA1基因启动子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启动子类型.

    作者:吕玉民;谢华;牛向丽;姜国忠;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208例急腹症中的应用

    本院自1993年3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5000例,其中208例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万德礼;刘树清;司亚卿;杨菊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生化修饰疗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64例

    自1997年3月以来,本科采用生化修饰疗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64例,现对其疗效及毒性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杨家梅;田薇薇;刘萍;李海峰;李苏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釉细胞瘤组织中釉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釉原蛋白基因在良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寻找有效指标.方法:收集存档的良恶性成釉细胞瘤标本72例,其中良性55例(包括滤泡型18例,丛状型20例,棘皮瘤型11例和颗粒细胞型6例),恶性17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釉原蛋白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12例牙胚标本作阳性对照.结果:釉原蛋白mRNA阳性表达位于肿瘤性上皮细胞胞浆内,55例良性肿瘤中,42例呈阳性表达(76.4%),各组织学类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17例有2例呈阳性表达(11.8%),其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成釉细胞瘤(P<0.01).结论:釉原蛋白基因可以作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特异性指标.

    作者:刘进忠;崔淑霞;汪说之;陈新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手术142例临床分析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以往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很难彻底清除病灶.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作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142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林;朱洪海;娄卫华;董明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DS16S-CAT的构建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外源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转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中.方法:以杜氏盐藻叶绿体16S rRNA序列为同源片段,构建盐藻叶绿体表达载体,并利用基因枪法转化盐藻,使CAT基因得到表达.结果:转化后的盐藻可以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3~4周,表明CAT基因已转入盐藻叶绿体中并表达.结论:盐藻叶绿体转化是可行的,为获得稳定转化的盐藻,需要合适的同源片段.

    作者:潘卫东;袁保梅;谢华;牛向丽;许培荣;薛乐勋;王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短段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治疗体会

    本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经肛门内括约肌纵切结肠直肠心形吻合术治疗短段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现对其手术操作过程、疗效及近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超;王爱芳;李志猛;顾玉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覆膜内支架置入气道治疗胸腔胃-气道瘘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置入气道治疗胸腔胃-气道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根据胸腔胃-气道瘘口的位置、大小、数目选择内支架.透视下,6例患者8处瘘在气道内置入8枚气道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结果:6例内支架均置入成功,瘘口完全封闭,即刻消除呛咳症状.5例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1例支架置入5 d后支架移位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随访4~15个月,3例死于机体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正常生活至今.结论:气道覆膜内支架能有效封堵胸腔胃-气道瘘,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

    作者:韩新巍;吴刚;李永东;高雪梅;杨瑞民;李天晓;马南;王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铜绿微囊藻抗性株与野生株对铜离子的富积效应

    目的:分离筛选高铜离子抗性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并研究其抗性机制及对铜离子的富积效果.方法:将抗性株与野生株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铜离子的BGll培养基中,在不同时间段取样过滤,分析过滤液中铜离子的残留量.结果:在相同时间内,抗性株比野生株产生类金属硫蛋白(MTL)的量要大,培养基中Cu2+减少主要发生在培养后24 h以前.抗性株在24 h之前对Cu2+富积较快,24h的去除率为48.87%,96 h的去除率为80.77%;而野生株在24 h之前对Cu2+富积相对较慢,24 h去除率为20.88%,96 h的去除率为34.29%.结论:利用抗性株铜绿微囊藻治理高铜离子污染源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红涛;侯桂琴;席宇;赵以军;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

    目的: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0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VT组)与106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的MTHFR基因677碱基C-T的突变情况.结果: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THFR基因677位点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27.2%)明显高于对照组(15.1%),P<0.05;变异型等位基因(T)频率为0.55,高于正常对照0.38,P<0.05.结论:提示MTHFR基因纯合突变型(T/T)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遗传性风险因子,为探讨血栓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贺颖;连建华;齐华;郑红;游文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种PCR方法扩增盐藻肌动蛋白基因3'旁侧序列比较

    目的:比较扩增盐藻肌动蛋白基因3'旁侧序列的2种PCR方法.方法:用pvuⅡ、EcoRV和Stu I 3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盐藻基因组DNA后,供2种PCR用,一种是连接介导法PCR(LMPCR),与用人工合成的适配子相连并用适配子引物和盐藻肌动蛋白基因特异引物扩增未知序列;另一种是反向PCR(IPCR),酶切后的DNA自身环化做模板,用2对基因特异引物反向扩增.结果:2轮PCR后,LMPCR中得到大量的非特异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许多产物是由适配子引物AP2单独扩增引起.而反向PCR在得到pvuⅡ和Stu I消化的自连文库中扩增得到2.5kb特异产物,经测序发现,片段两侧为基因特异引物,部分序列与已知序列相一致.Southern也进一步证实了IPCR扩增片段来源于盐藻基因组DNA.结论:IPCR技术在克隆基因旁侧序列时优于LMPCR方法.

    作者:姜国忠;谢华;郭玉忠;范天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方法: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并发肺部感染组和肺部正常组38例,采用桥联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与健康对照组52例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组CD3(64.69%±5.40%)、CD4(41.15%±9.07%)、CD4/CD8(1.40±0.22)比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70.65%±4.39%,48.02%±8.27%,1.96±0.24)降低,CD8(30.08%±7.87%)、TNFα(197.24±23.51 n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4.42%±7.10%,57.62±21.64 ng@L-1)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因子TNFα可能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献;陈品;屈宝华;齐进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杜氏盐藻2种碳酸酐酶基因5'上游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盐藻2种碳酸酐酶基因(DCA1、CA1)5'上游区序列,并对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Dra I、EcoR v、PvuⅡ和Stu 14种平端限制内切酶分别酶切盐藻基因组DNA,并与衔接头连接,构建成盐藻步行基因组文库GWL1、GWL2、GWL3和GWL4;巢式PCR方法从盐藻步行基因组文库中扩增DCA1和CA1基因5'上游区序列,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DCA1基因,在GWL1、GWL3中分别扩增出约1.3kb和4.5kb的特异带,而CA1基因,则在GWL2、GWL4中分别扩增出1.7kb和2.5kb的特异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序列的3'端与已知DCA1、CA1基因cDNA 5'端序列完全一致.该2序列均有多个与转录调控有关的保守序列(如TATA-box、CAAT-box)和富含GT的重复序列等许多相似之处.结论:采用基因组步行方法从已知cDNA周围未知启动子或其他调控区域中克隆得到的DCA1、CA1基因的5'上游区序列,可能是2种新的杜氏盐藻碳酸酐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

    作者:吕玉民;姜国忠;牛向丽;谢华;张贵星;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食管恶性狭窄食管支架置入50例

    60%的食管癌患者发现时已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1],该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且易并发食管气管瘘,这些均导致患者进食不良和预后不好.本科自1995年以来对5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带膜金属内支架置人术,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任建庄;韩新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

    目的: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方法:20例PDR伴不同程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人及无眼病的尸体眼10眼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1及EGF的含量.结果: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1及E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玻璃体与血清中IGF-1及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高表达IGF-1及EGF,IGF-1及EGF在PDR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宏;王新;朱冬梅;高延庆;张蕾;李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canstatin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国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canstatin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canstatin重组蛋白.方法:用Trizol试剂提取人肝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canstatin的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序列分析.将canstatin cDNA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而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canstatin cDNA克隆入质粒pET30a(+)获得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0a(+)/Cans,canstatin的cDNA长度为684 bp,编码227个氨基酸.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ET30a(+)/Cans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5%.结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Cans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canstatin重组蛋白.

    作者:侯卫红;袁保梅;王天云;柴玉荣;侯桂琴;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藻类及陆生高等植物叶绿体16S rRNA基因进化谱系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了解杜氏盐藻与其他藻类和高等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将杜氏盐藻的叶绿体16S rRNA序列与一些藻类和陆生植物叶绿体的16S rRNA序列资料进行同源性比较与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进化树显示整个植物界明显分为3个大的类群:蓝藻门、红藻门、隐藻门、金藻门、褐藻门、硅藻门和甲藻门形成一个类群,裸藻门单独形成一个类群,而绿藻门和陆生高等植物共同形成一个大的类群.陆生高等植物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拥有一个共同的绿藻祖先,而杜氏盐藻、莱茵衣藻等所归属的团藻目则与其他绿藻及高等植物分离,独立形成一个极为分散的类群.结论:杜氏盐藻所隶属的团藻目属于较为原始的绿藻,彼此之间亲缘关系较远,而且与进化主干上的其他绿藻及高等植物较早分离.

    作者:潘卫东;张娟;张贵星;袁保梅;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活化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健康人血小板,经不同浓度ADP、凝血酶诱导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水平;同时共育血小板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应用RT-PCR法检测HUVECs MMP-1 mRNA表达,底物凝胶电泳酶谱法分析培养基中MMP-1活性.结果:ADP或凝血酶均呈浓度依赖方式增加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以ADP(4 μmol/L)或凝血酶(1 U/m1)诱导的血小板与HUVECs共育后,均能显著增加HUVECs MMP-1 mR-NA表达(P<0.05),同时培养基中MMP-1活性与未刺激组相比也明显增强(P<0.01),使用特异性CD154单抗后可阻断上述作用.静息血小板、单纯等量ADP或凝血酶,对MMP-1 mRNA表达及MMP-1活性均无影响(P>0.05).结论:活化血小板可通过其表达的CD154分子诱导内皮细胞产生MMP-1,此效应对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菲斐;邵建华;黄振文;党瑜华;董建增;张彦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