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86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及随访

于秀敏

关键词:脑干, 诱发电位, 听觉, 颅内感染, 随访
摘要: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严重后遗症--听力受损的发生率颇高[1].作者对1998~2000年颅内感染患儿86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进行出院后2 a随访观察及治疗,发现部分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弓形虫病可引起听力及脑干损伤,经治疗后部分是可逆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围术期处理

    本科2000年1月~2002年5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现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重;崔识远;程兆云;买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耳针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枕神经痛60例

    枕神经痛是枕大神经痛和枕小神经痛的合称,多因外感、受凉、颈椎病等侵犯或压迫枕神经而诱发.临床主要症状为枕后部阵发性剧痛,并可向同侧颞部、耳后及头顶放射,间歇期间往往正常.多年来,作者采用耳针配合局部封闭的方法治疗该类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慧;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STR位点的遗传检测

    目的:探讨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YYHL)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随机选择位于小鼠3、4、7、16号染色体上的5个STR位点,用PCR技术对近交系YYHL、DBA近交系小鼠及昆明小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5对引物在近交系YYHL各基因座上均出现一条带,其中D7Nds1、D3Mit22、D16Mit4三基因座表现为多态性,D3Mit21、D4Mit2二基因座表现为单态性.结论:D7Nds1、D3Mit22、D16Mit4三基因座可用于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特异性,结合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皮肤移植实验,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符合近交要求.

    作者:王纯耀;宋国英;杜献堂;章金涛;樊波;李洪涛;薛敬礼;杜春燕;阎红霞;史崇敏;祝庆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逆流400例原因分析

    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是较为常见的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方法之一,可以准确描述子宫输卵管内腔形态,并对输卵管堵塞部位定位.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月,共行HSG 4 860例,其中400例发生各种类型逆流,占8.23%.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四肢动静脉瘘1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

    动脉与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称动静脉瘘. 临床上可引起受累静脉功能不全和受累肢体或脏器的缺血性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作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判断动静脉瘘瘘口的具体位置,避免了术前的血管造影,对外科手术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作者:王岩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动力学检查中尿道内尿管对尿流测定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自由排尿和经尿道尿管压力-流率测定的尿流参数,探讨尿管对尿流测定的影响.方法: 47例泌尿系症状患者, 第1组为11例能在自由排尿时排尿而在压力-流率测定时不能排尿的患者,第2组为36例2次检查皆可排尿的患者(包括5例小儿患者).每个患者都进行了自由排尿(无尿管)和压力-流率测定(有尿管)2次检查.然后比较2次检查的大尿流率 (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PVR)、排出尿量 (VV) 和达大尿流时间(Tmax).结果: 11例成人(23%)患者带尿管时不能排尿.31例(66%)成人患者2次检查皆可排尿,2次尿流参数比较显示Qmax、Qave、Tmax和 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例小儿中2次检查的5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成年人尿管对尿流Qmax、Qave和PVF测定结果有影响.在小儿尿管对尿流测定影响较小.因此,对于成年人为了排除尿管对尿流测定的影响在进行压力-流率测定前应常规进行自由排尿测定各项尿流参数.

    作者:李源;王庆伟;文建国;吕宇涛;刘会范;齐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近交系HLC小鼠血液学指标测定

    目的:了解HLC小鼠血液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提供HLC小鼠的生物学数据.方法:分别对HLC小鼠、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进行RBC、WBC、BPC、Hb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α-醋酸萘酯酶法染色观察其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HLC小鼠RBC、WBC、BPC、Hb与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小鼠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基本一致.HLC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T辅助细胞及T抑制细胞与昆明小鼠及无毛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C小鼠血液学指标与昆明小鼠及无毛小鼠相一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趋于正常,可作为新的小鼠近交系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

    作者:王纯耀;宋国英;邢金山;杜春燕;薛敬礼;李洪涛;阎红霞;樊波;史崇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G显带带型分析及模式图

    目的:观察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染色体G显带,并绘制出其染色体G带带型模式图.方法:取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片,以胰酶法获取分散充分,带型清晰的早中期及中期分裂相.结果:同一个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带没有Nesbitt模式图的带多,不同细胞中带多的染色体,其带的数目和位置与Nesbitt模式图基本一致.在核型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G带模式图,描述了各号染色体G带带型特征.结论: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G带模式图的绘制,为豫医无毛小鼠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纯耀;宋国英;杜献堂;薛敬礼;杜春燕;邢金山;祝庆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射频热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n=30)和化疗组(n=28).采用红细胞花环直接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患者术后1周及热化疗或单纯化疗后第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热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IL-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数、TN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第2周,热化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化疗组TNF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金平;马顺利;王耀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创伤性支气管狭窄或闭锁6例外科治疗

    近年来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病例不断增多[1~5].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若能及时发现并予正确处理,绝大多数患者可获痊愈,否则,极易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闭锁[1~5].作者就本院收治的6例创伤性支气管狭窄或闭锁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先忠;刘献武;郑怡章;王俊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5-氟尿嘧啶对豫医无毛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对豫医无毛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豫医无毛小鼠(25只)和昆明种小鼠(25只)分别接种S180肉瘤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用药组,用药组腹腔给予5-氟尿嘧啶,9 d后全部处死、剥离、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豫医无毛小鼠用药组瘤重(0.93±0.38) g,对照组瘤重(2.89±1.15) g,抑瘤率67.7%;昆明种小鼠用药组瘤重(0.23±0.08) g,对照组瘤重(2.56±0.78) g,抑瘤率91.0%.各用药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用药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氟尿嘧啶对豫医无毛小鼠S180肉瘤有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如昆明小鼠.

    作者:杜春燕;王纯耀;阎红霞;李洪涛;杜献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术中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中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临床随机选择主动脉(AO)阻断时间在60 min以上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间点脂肪酸结合蛋白(HH-FABP)水平和右心房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①试验组AO开放后20 min,40 min,60 min血清HH-FABP均较AO阻断前及开放即刻升高(P<0.01或P<0.05),且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试验组AO开放即刻及开放后20 min心房心肌内MPO与阻断前相比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与阻断前相比明显增加(P<0.01),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H-FABP与AO阻断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组r=0.9624,P<0.01,对照组r=0.7031,P<0.05.结论: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有利于心肌保护.

    作者:法宪恩;权晓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联合利多卡因鼻腔滴入治疗中、重度发作期偏头痛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联合利多卡因鼻腔滴入治疗中、重度发作期偏头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中、重度发作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常规口服去痛片、阿司匹林、肌内注射鲁米那;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另静脉点滴20 g/L利多卡因(1 mg/kg)加地塞米松5 mg,同时头痛侧鼻腔内滴入利多卡因0.5 ml.分别于治疗后1 h、2 h和4 h时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和有效率比较.结果:①治疗后1 h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2 h、4 h时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③治疗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联合利多卡因鼻腔滴入治疗中、重度发作期偏头痛疗效显著,且安全、经济.

    作者:连亚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远期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 7 d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缺氧缺血后24 h亚低温干预组、48 h亚低温干预组、72 h亚低温干预组、常温(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假结扎组).亚低温组每组12只动物,各取2只作为探针动物.其余每组10只动物.制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于亚低温干预后35 d,用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断头处死,制作脑组织病理切片,作微管关联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结果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计算脑梗死面积.结果: 亚低温干预各组第1 d和第2 d迷宫实验达标所需反应次数明显少于常温恢复组(P<0.05),正确反应率明显高于常温恢复组(P<0.05).随着亚低温干预持续时间的延长,所需反应次数逐渐减少,正确反应率逐渐提高.亚低温干预各组脑梗死面积比常温恢复组显著减少(P<0.05).且随着亚低温干预持续时间的延长,梗死面积逐渐减少.结论: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远期保护作用,且随着亚低温干预持续时间的延长,保护作用增强.

    作者:姜敏;朱长连;程秀永;胡生海;王小阳;王新华;徐发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改良胸肋抬举术矫正漏斗胸26例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主要由前胸壁凹陷形成,因前胸壁的凹陷,胸腔容积减少,产生明显的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3].作者应用改良胸肋抬举术矫正漏斗胸,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超;王爱芳;李志猛;顾玉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通径分析在大学生神经症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通径分析对大学生自然人群神经症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评价通径分析在心身医学研究中的适用价值.方法:利用河南某高校在校生心理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引起神经症的直接原因是负性生活事件、神经质和精神质素质(P<0.001),父母的不良教育和偏爱因素起到间接作用(P<0.05),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起到缓解作用(P<0.05).结论:通径分析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误差略大,有待于扩大样本和引进其他相关因素来减少误差.

    作者:冯丽云;李克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颈椎前路术中国产自锁钛板的应用21例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颈椎病以及颈椎肿瘤已相当普及,疗效肯定.近几年来,应用带锁钛板内固定,可以防止骨块脱落,利于颈椎体间融合[1],方法十分得当.但由于进口钛板较昂贵等原因[2],未得以推广应用.作者自1999年开始在临床应用国产钛板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杰;王晓辉;刘培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LC近交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检测

    目的:了解HLC近交系小鼠骨髓微核自发率.方法:将HLC小鼠、无毛小鼠及昆明种小鼠各分为2组,一组取骨髓涂片观察,另一组腹腔注射100 mg/kg环磷酰胺,18 h后取骨髓涂片观察,计算微核率.结果:HLC近交系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自发率与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HLC近交系小鼠与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骨髓微核率均显著升高(P<0.01),但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C近交系与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微核自发率相似,对环磷酰胺诱变剂的敏感性相一致.

    作者:王纯耀;宋国英;杜春燕;薛敬礼;李洪涛;章金涛;阎红霞;樊波;祝庆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再灌注组与perindopril组,观察心脏活动变化,测定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心肌脂质过氧化代谢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49%)相比,再灌注组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75%)较高(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升高,心肌丙二醛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②与再灌组相比,perindopril组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33%)明显降低(P<0.01); 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均下降,而以动脉血肾素活性降低为主(P<0.01); 心肌丙二醛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肾素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和脂质过氧化有关,perindopri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付春景;高晓群;申琦;郑智敏;田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比较

    目的:比较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测定的结果.方法:对50例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测定和压力流率测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自由尿流率测定时的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和排尿时间与压力流率测定时相应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排尿量、尿流时间和达大尿流时间2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流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应改进措施,保证其准确性,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会范;齐艳;王庆伟;李源;张雪培;武玉东;文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