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类型的观测

王英;陈雪梅;孙慧茹;武军令;岳永豪;王又林

关键词: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摘要:目的: 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53具经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暴露头颈部的血管,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44.34%,28.30%和27.36%;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以树枝状为主(94.34%);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分离菌1 182株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文献报道显示,临床感染菌菌谱在发生改变,耐药性日趋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愈加难以预防和控制[1~4]。作者对1998年1月~1999年12月1 182株临床分离菌以及10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保中;邢志广;张留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和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P<0.05),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clinD1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对估计其进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先兰;乔玉环;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类型的观测

    目的: 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53具经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暴露头颈部的血管,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44.34%,28.30%和27.36%;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以树枝状为主(94.34%);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作者:王英;陈雪梅;孙慧茹;武军令;岳永豪;王又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万乃洛韦治疗单纯疱疹62例

    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采用盐酸万乃洛韦片(国家医药管理局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药厂,批准文号(96)卫药准字X-236-2号)治疗单纯疱疹62例,并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宏力;康永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急诊手术67例麻醉体会

    自1998年5月以来,共收治67例需行急诊手术的老年患者,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宇;程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硝唑洁霉素糊剂联合碘酚治疗妊娠期牙龈炎32例

    传统治疗妊娠期牙龈炎的方法是牙齿洁治术后,碘酚牙周上药,但疗效不甚满意。采用甲硝唑洁霉素糊剂与碘酚交替牙周上药,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婷;韩振廷;李守珍;尚铁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锈钢丝加EB复合树脂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30例

    下颌骨是颌面部突出且体积大的骨骼,多因跌碰、交通事故等骨折。现将本科收治的30例儿童下颌骨骨折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霞;李海玲;谢国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90例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进行期或影响视力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且复发的胬肉进展快。1997年至1999年采用平阳霉素加醋酸泼尼松龙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胬肉,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伟;吴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6例

    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尽早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以防止弱视发生的治疗方法,已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并发症较成人为多,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如何预防和处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视功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作者对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进行了一些临床探索,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慧;郝燕燕;杨士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猴病毒40的表达

    目的:检测猴病毒40(SV40)D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定位表达,探讨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56例人脑胶质瘤和11例正常脑组织标本。结果:SV40 DNA定位于胶质瘤细胞核,阳性细胞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分布;SV40 DNA阳性率40.6%(104/256),正常脑组织均未检测出SV40 DNA;SV40 DNA阳性率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SV40 感染与人脑胶质瘤病因学密切相关;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是探讨SV40病毒核酸在组织中定位、分布和感染机制的一种新的特异性方法。

    作者:陈东;步星耀;高冬玲;姜国忠;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临床应用43例

    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支架,代替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进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不仅可起到相似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节约费用。1999年3月~2000年3月,对43例创面进行了观察,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张巨祥;毛国强;周锐华;张秀丽;潘银根;任凤彩;陈怀书;付双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鼠离体喉保存及喉同种异体移植的研究(摘要)

    目前喉移植手术,尚没有合适的器官保存措施。探讨离体喉的冷保存技术,争取较长的冷保存时间,不仅能为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功能良好的供体喉,而且可使受体得以充分准备及供体喉远距离传送成为可能。WMO-1号冷保存液是1984年由顾湘君等自行研制的,初主要应用于肾脏等器官的保存,效果满意,对于大鼠离体喉的保存效果迄今尚未进行研究。本研究目的:①通过大鼠喉同种异体移植术评价WMO-1号保存液对大鼠离体喉的确切保存时限;②改进大鼠喉移植的操作技术。

    作者:梁振江;娄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300例护理

    1997年至1999年,对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拔牙手术中采用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现将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峰;蔺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2例CINⅠ/Ⅱ,16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并分析A-LI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未检测到凋亡细胞,随着 CIN 病变的进展,A-LI增高(P<0.05),但在ISCC,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鳞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P<0.05);A-LI随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减少(P<0.05),在临床Ⅱ期组低于I期组(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在ISCC阶段调控紊乱。细胞凋亡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宫颈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吴丹;乔玉环;史惠蓉;李爱军;孙莹璞;张梦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检测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评价MVD对肾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并以1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49例肾癌组织中平均MVD为(58.62±23.86),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与其局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1),而与肾癌的分级、远处转移及5 a生存期有相关性(P<0.01)。结论:肾癌组织中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癌分级、远处转移及生存期均密切相关,检测肿瘤组织中MVD可作为评估肾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王梅叶;孟晓;尹继云;唐利生;李凌波;何文强;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封髓疗法应急治疗急性牙髓炎280例

    急性牙髓炎在口腔科急症中为常见,其应急治疗方法国内教科书上提倡开髓引流[1]。作者1996年~2000年在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中试用了如下方法:采用局麻下冠髓切除术加具有缩血管效应的失活剂棉球的封髓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尚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53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从CINⅠ→CINⅡ→CINⅢ,A-LI逐渐增加(P<0.05),ISCC中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加(P<0.05);在正常宫颈和CINⅠ,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CINⅡ可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胞,P53-LI在CINⅢ明显低于ISCC(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53蛋白的调节可能阻断了细胞凋亡。

    作者:吴丹;乔玉环;孙莹璞;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多胎妊娠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10例护理

    多胎妊娠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俗称试管婴儿)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多胎妊娠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及孕产妇并发症增加。1998年10月至2000年5月,对10例3胎、4胎多胎妊娠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减为双胎妊娠,均1次成功。现将对10例选择性减胎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菊;孙莹璞;苏迎春;陈爱军;刘新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对结石模型大鼠肾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的表达和调控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处理正常大鼠和结石模型大鼠,连续用药7 d,免疫组化和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偏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肾晶体沉积情况,并测定尿晶体成分的含量。结果: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均可上调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大鼠肾草酸钙晶体的沉积。维生素D增加尿钙的排泄量,促进晶体沉积。结论: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可上调肾骨桥蛋白的表达,抑制结石的形成,维生素D过量则可促进结石形成。

    作者:常连胜;张卫星;徐涛;冯陶;郭应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疹住院患者168例分析

    药诊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作者总结了1995年至1999年在本科住院药疹患者168例,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