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云;李凌;赵洛沙;赵晓燕
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常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由于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而限制了紧急外科手术的实施。近来,作者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对6例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冯广森;水少锋;朱敬松;马文章;张美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肾移植术后患者为了预防排异反应,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免疫抑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易并发结核病,且有不典型性、播散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本院198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共治疗肾移植术后结核病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珍;丰贵文;赵显国;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邻苯二胺法合成IH-1,2,3-苯并三唑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方法:利用邻苯二胺与亚硝酸钠环化缩合制备苯并三唑,改进首次抽滤液的体积和结晶次数,运用红外光谱鉴定所得产品。结果与结论:当首次抽滤溶液的体积为500 ml,结晶次数为4时,苯并三唑产率达90.5%以上,超过文献报道的水平,为该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杜斌;韩华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C组,麻醉后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kg和维生素C 0.2 g/kg,术前及麻醉后不同时刻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结果:对照组RBC-C3bRR术中及术后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维生素C组RBC-C3bRR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CPB停机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丙二醛均升高,但对照组与术前比较P<0.05,维生素C组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维生素C可降低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反应,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宋丙章;杨成河;戴启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喉移植模型进行改进。方法:大鼠108只分为A、B、C 3组,术中供体在喉体暴露后于第三气管环水平做气管切开,移植时,用棉片湿温冷保存液包裹离体喉,并用冰块放置在移植喉的四周,术中尽量不要触动受体鼠的喉,采用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并观察血管吻合的通畅率。结果:A组需要时间45 min~1 h;B组手术时间30 min以内;C组吻合时间减至20 min以内。大鼠动脉通畅率为86%,静脉通畅率为80%,静脉吻合改为套管吻合,静脉通畅率可达到100%。结论:通过对大鼠喉移植技术的改进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管通畅率。可避免大鼠因分泌物增多而死亡,从而尽可能缩短供体喉的热缺血时间,提高受体鼠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有利于实验的观察。
作者:梁振江;娄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兔不同动脉对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和多巴胺2(DA2)受体激动剂舒张的效应,分析不同血管床多巴胺受体的生理特性。方法:利用DA1受体激动剂FODA(Fenoldopam)和DA2受体激动剂PBDA及其拮抗剂,测定离体血管环舒张反应的大小。结果:①DA1受体激动剂FODA引起的舒张血管效应以肾、肠血管为强,而肺血管较弱、股血管则基本无反应;②DA2受体激动剂PBDA的舒血管效应则以股、肠动脉血管为强,肾和肺血管仅有轻度反应;③FODA的舒血管效应除肺血管外,均无内皮依赖性;④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的兔进一步证实在一些血管存在DA2受体。结论:尽管上述4种血管床均存在有DA受体,但是不同血管多巴胺受体的亚型类别与反应特性存在有明显不同。
作者:朱琳;赵荣瑞;冯羡菊;曲凌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相当复杂,临床上采用的比较公认和有效的方法是前牵引矫治法,该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疗效较确定,而磁力矫治法则在临床中应用较少,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作者通过头影测量技术来定量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从而对磁力矫治反牙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报道如下。
作者:余炜伟;贾建设;张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慢性根尖周炎常规根管治疗需要患者多次复诊换药方可治愈。作者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利用微波与传统根管治疗相结合治疗慢性根尖周炎91例106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1例患者共106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9例,年龄17至65岁。106牙中前牙42牙,双尖牙37牙,磨牙27牙。67牙伴根尖瘘管,39牙为无瘘管型,所有牙齿均适合做常规根管治疗。
作者:田玉岭;彭朝晖;宋绍华;李学玉;高峰;石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由于耳部解剖和生理等特点,儿童容易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预防、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复发,了解儿童中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十分必要。在赞比亚共和国卡布韦省中心医院(1997年4月~1999年4月)共收治10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病例,并进行中耳分泌物的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叶放蕾;王广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微泵持续输注法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对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皮质醇的影响。方法:122例ASA Ⅰ~Ⅱ级拟行上、中腹部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微泵持续注药组)61例和Ⅱ组(间断注药组)61例。2组患者均选用10 g/L利多卡因和2.5 g/L丁卡因混合液。硬脊膜外腔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Ⅰ组微泵持续注药,首次量10 ml以1 ml/min速度泵入,维持量0.1 ml/min;Ⅱ组首次量10 ml,5 min内分2次注入,5 ml/次,维持量每隔60 min注入6 ml。观察首次量注入后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注药10 min,15 min,30 min,60 min,75 min时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中心静脉压(pCV)、血氧饱和度xO2及心电图(ECG)变化,以及麻醉1 h、术毕、术毕24 h皮质醇含量。结果:注入首次量后,麻醉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长,阻滞范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MA Ⅰ组首次量注入后30 min内下降速度缓慢、幅度小,维持麻醉期各时点稳定。Ⅱ组注首次量药后30 min内和维持麻醉期每次注药后15 min pMA均显著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V变化与pMA变化相似。Ⅰ、Ⅱ组注药后各时点fH、xO2、ECG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皮质醇含量2组麻醉前、术毕、术毕24 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麻醉1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输注给药法阻滞范围与间断注药法无差别,对血流动力学及皮质醇含量影响较间断注药法小,可视为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马君志;张卫;马民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临床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107例均行B超检测,将其胆囊壁厚度变化与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组,肝硬化A、B、C三级(组)胆囊壁厚度分别为(2.68±0.53) mm,(3.89±0.78) mm,(4.69±1.19) mm,(6.55±1.83) mm,以胆囊壁厚度≥4 mm为标准,各组异常率分别为6.67%(2/30),45.45%(30/66),71.43%(15/21),100%(20/20)。正常组、A、B、C三级组胆囊壁厚度逐级比较经q检验,P均<0.01,胆囊壁异常发生率经χ2检验,P均<0.05。胆囊壁厚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50,P<0.01)。结论:胆囊壁厚度变化检测对肝硬化临床分型,判断病情预后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崇奇;王池平;乔怀福;尚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的关系。方法:对27例梗死前1周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25例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匹配。梗死范围大小根据血清酶和∑R、NQ来估计,冠脉再通时间以抬高明显的ST段迅速下降达50%为准。结果:溶栓后30 min内梗死前心绞痛组33%冠脉再通,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没有1例再通(P<0.005);60 min内再通率分别为59%和36%(P<0.005);再通时间分别为(49±16)min和(69±19)min(P<0.05)。在梗死前心绞痛组,反映梗死范围大小的血清酶均明显低,而∑R相对较高,NQ数目相对较少(均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效果较好,梗死范围较小,梗死前反复心绞痛可作为对溶栓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巧云;李凌;赵洛沙;赵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4例)和哮喘缓解期组(26例),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3组大呼气流量(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E0)、中性粒细胞数(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宋俊峰;李玉琴;高铁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或影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但是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可因心理因素突然发病,也可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而迅速恢复[1]。日前,我国独生子女增多,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提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稍不顺心的事即可使某些儿童发病。恰当的暗示疗法和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杨丽梅;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麻醉在乳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30例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5 g/L罗哌卡因组(n=10);Ⅱ组:3.75 g/L罗哌卡因组(n=10);Ⅲ组:5 g/L罗哌卡因组(n=1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10 g/L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10~15 ml,20 min后平面不满意者追加5~10 ml。连续记录给药时、给药后15 min、45 min时血压、心率、xO2。麻醉中患者不吸氧。结果:麻醉平面出现时间:Ⅰ组为15 min,Ⅱ组为10~15 min,Ⅲ组为10 min。镇痛效果:极满意:Ⅰ组1例,Ⅱ组3例,Ⅲ组6例;满意:Ⅰ组2例,Ⅱ组3例,Ⅲ组3例;不满意:Ⅰ组7例,Ⅱ组4例,Ⅲ组1例。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2.5 g/L罗哌卡因不适用于乳腺手术,3.75 g/L罗哌卡因适用于乳房单切或区段切除的患者,5.0 g/L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镇痛完善、完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韩雪萍;马艳丽;刘旭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双搭桥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即用自制双头静脉插管和静脉内置管完成门静脉-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复流后肝脏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本模型手术成功率94%,搭桥时间20~25 min,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搭桥分流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方法可行,能作为肝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模型。
作者:景生虹;张水军;金中奎;屈清荣;张忠玲;邓中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对犬肾动脉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FODA对犬肾动脉DA1受体cAM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FODA可呈浓度依赖性激活肾动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cAMP生成量,选择性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能够显著减少FODA所引起的肾动脉cAMP生成量。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肾血管的舒张反应可能与cAMP生成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朱琳;冯羡菊;薛敬礼;赵荣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组织P18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20例多形性腺瘤(PA),12例腺淋巴瘤(AL),1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和25例腺样囊性癌(ACC)中neu基因的表达产物P185蛋白。结果:PA组织中P185蛋白的阳性率为10.0%(2/20)。MPA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9%(11/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涎腺肿瘤中P185的阳性率为100%,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4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eu基因的表达产物P185蛋白在PA恶变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P185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涎腺恶性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为临床外科选择术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巍;刘学杰;龚建民;栗清朝;石爱梅;姜国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ODA)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反应机制。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分别观察FODA对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及N-L-精氨酸甲硝基酯(L-NAME)、甲烯兰(MB)、优降糖、左旋精氨酸(L-arg)对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①L-NAME明显降低完整内皮的肺动脉环对FODA的舒张反应;②L-NAME对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抑制反应能够被L-arg翻转;③MB亦可明显减弱FODA对肺动脉的舒张反应;④ATP钾离子通道阻滞剂优降糖则不影响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肺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要是通过内皮舒张因子(EDRF)NO引起的,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不参与这一过程。
作者:朱琳;赵荣瑞;冯羡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妥泰(TPM)单药对部分性癫痫(ND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NDPE 52例,以开始治疗前4周发作频率为基线,与评价前12周平均每4周发作频率进行比较。按常规计算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完全控制率78.8%,有效率88.5%;NDPE不同发作类型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26例次出现不良反应,但绝大部分症状轻微,可自行消失;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PM对NDP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魏建科;黄希顺;连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