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分析

张钦宪;杜鹏;乐晓萍;金辉;吴景兰

关键词:胃肿瘤, p16基因, 甲基化
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甲基化异常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应用甲基敏感酶(HpaII)和甲基非敏感酶(MspI)酶切,结合PCR扩增技术,对p16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的二核苷酸胞嘧啶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2异常甲基化分别为5例(25%)和9例(45%),正常组织未发现甲基化异常;14例高甲基化标本中,中分化胃癌4例,低分化7例,高分化1例;有2例存在外显子1、2同时甲基化异常,二者均为低分化胃癌,进展期胃癌(Ⅲa、Ⅳ期各1例)中1例呈现泳动易位;外显子2甲基化异常多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会造成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失去对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导致胃癌发生与进展;外显子2高甲基化与临床进展有关,可能为晚期事件.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草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46例

    1990年10月~2000年2月,采用中草药联合地塞米松(dex)治疗重度烧伤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4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90年10月~2000年2月,临床确诊为重度烧伤并发MODS的患者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1.5~72岁,平均31.5岁;烧伤面积35%~94%;入院时并发有休克者75例,有吸入性损伤者56例.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病情等相近或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快速充分复苏,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及感染灶,控制感染,保护肠道内厌氧菌;全身支持治疗,注意保护脏器,纠正心功能衰竭、低血容量休克、贫血及肺功能不全,提高外周氧利用率,消除水肿、改善氧弥散和细胞功能等.

    作者:毛国强;周锐华;任凤彩;张秀丽;方艳芳;胡永莉;高立新;张巨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氟乙酰胺中毒21例

    近年来由于灭鼠药(含氟乙酰胺)管理不善,经常发生儿童误食造成氟乙酰胺中毒,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和健康,现将作者收治的氟乙酰胺中毒患者21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保太;马建国;王艳;霍春景;陈秋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16基因纯合缺失与突变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1(E1)及外显子2(E2),检测等位基因纯合子缺失;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E1、E2纯合性缺失分别为4例(20%)及2例(10%);SSCP未检出E1突变,E2有2例出现泳动易位的异常单链,其中1例 (Ⅲa 期,低分化腺癌)癌与癌旁组织均出现异常,2例异常标本均为进展期,LOH(+)胃癌.结论:p16基因异常是胃癌发生发展中一重要事件,突变多见于外显子2,可能与癌肿进展有关.

    作者:杜鹏;张钦宪;乐晓萍;丁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心益气活血胶囊对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997年10月至2000年5月,用肺心益气活血胶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缓解期患者12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参茸近视康复片抗痉挛及改善微循环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参茸近视康复片抗痉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①用离体豚鼠回肠,分别采用乙酰胆碱和氯化钡(BaCl2)致肠痉挛,加入不同浓度参茸近视康复片,观察其抗痉挛作用.②12只家兔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照组,地巴唑阳性对照组和2组实验组,共4组,每组3只.2组实验组分别经口灌胃参茸近视康复片0.25 g/kg和0.5 g/kg,1次/d,连用5 d,在显微镜下观察对家兔耳部微循环的影响.结果:①参茸近视康复片在体外用药浓度为4.0 g/L,2.0 g/L及1.0 g/L时明显对抗由乙酰胆碱或BaCl2所致的离体豚鼠回肠痉挛(P<0.05).②实验组与CMC对照组比较,家兔耳部微循环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茸近视康复片具有明显的抗痉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江金花;王庆端;孙文欣;夏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磁力矫治器治疗骨性前牙开牙合5例

    口腔正畸治疗中,开牙合的矫治历来是一大难点,主要是因为开牙合病因十分复杂,并大多伴骨性畸形,因此常采用手术疗法.作者采用磁力矫治器,对5例骨性开牙合进行矫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炜伟;赵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钠与醋酸强的松龙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32例

    疼痛是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TMJDS)的主要症状之一,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1].作者应用透明质酸钠(hyaluronate,HA)与醋酸强的松龙交替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32例43侧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刁玉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对小牛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γ干扰素(IFN-γ)对小牛晶体上皮细胞(BEL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它们在后囊浑浊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IL-6、IL-1ra及IFN-γ对体外培养的BLEC增殖的影响;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的BLEC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IL-6 102~104 U/ml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IL-1ra 102~104 μg/L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而对胶原合成无影响,IFN-γ 102~105 U/ml显著抑制细胞增殖,103~105 U/ml显著抑制胶原合成.结论: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后囊浑浊的形成;IFN-γ和IL-1ra可用于防治后囊浑浊.

    作者:张凤妍;王国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选择性阻断肝血供在小儿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21例

    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能安全彻底切除者,应作彻底切除,但大出血是术中和术后不久死亡的主要原因.术中有目的地控制肝血供,可避免过多出血,比较安全地行肿瘤切除术[1].本院自1992年6月至2000年11月共应用选择性阻断肝血供切除小儿肝脏肿瘤21例,报道如下.

    作者:庞艳丽;范应中;王家祥;张谦;夏自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分析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甲基化异常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应用甲基敏感酶(HpaII)和甲基非敏感酶(MspI)酶切,结合PCR扩增技术,对p16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的二核苷酸胞嘧啶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2异常甲基化分别为5例(25%)和9例(45%),正常组织未发现甲基化异常;14例高甲基化标本中,中分化胃癌4例,低分化7例,高分化1例;有2例存在外显子1、2同时甲基化异常,二者均为低分化胃癌,进展期胃癌(Ⅲa、Ⅳ期各1例)中1例呈现泳动易位;外显子2甲基化异常多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会造成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失去对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导致胃癌发生与进展;外显子2高甲基化与临床进展有关,可能为晚期事件.

    作者:张钦宪;杜鹏;乐晓萍;金辉;吴景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41例

    胺碘酮具有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作用[1].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由于心肌细胞电生理不稳定常导致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纠正心律失常可降低AMI猝死发生率.作者对41例AMI并发的快速心律失常,经心律平、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改用胺碘酮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恒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用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UDS)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UDS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地抑制诱变剂诱导的UDS水平,尤其是对盐酸氮芥(NH2*HCl)诱导肝原代细胞UDS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1),其抑制率达73.8%.结论:冬凌草甲素具有明显的抗DNA突变作用.

    作者:杨胜利;张巧;宋爱云;宫亚欧;张谭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听源性惊厥大鼠惊厥后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和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惊厥后大脑皮质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NR1蛋白表达及其功能改变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P77PMC大鼠按惊厥后不同时间随机分为6组,免疫组化每组6个样本,配基结合实验每组5个样本,制备大脑冰冻切片和大脑皮质突触膜.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NR1亚基蛋白的表达,应用配基结合实验观察听源性惊厥大鼠P77PMC惊厥后大脑皮质突触膜对3H-MK801的结合改变,以及NMDA受体激动剂对其结合的影响.结果:大脑皮质在惊厥后4 h NR1蛋白表达即开始增加,24~48 h达高峰.反应体系中无任何NMDA受体激动剂时,惊厥后大脑皮质突触膜对 3 H-MK801的结合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反应液中加入NMDA 受体激动剂时,惊厥后大脑皮质突触膜对 3 H-MK801的结合明显增加,除惊厥后4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惊厥后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听源性惊厥大鼠P77PMC惊厥后,大脑皮质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增加,NMDA受体对其激动剂的敏感性增加,提示NR1亚基参与了P77PMC大鼠惊厥的发生与发展;受体兴奋性的改变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痫易感性的保持有关.

    作者:罗强;赵世刚;吴希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7例体会

    1998年元月~2000年元月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57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手术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204例术后处理

    1995年6月~1999年12月作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法对307例患者进行治疗,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204例患者的术后处理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李培;祁培延;张永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2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CABG,术前心绞痛(CCS)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3例,Ⅳ级4例.2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2例非体外循环下施术.除1例左乳内动脉(LIMA)纤细血流不足改用大隐静脉外, 25例采用LIMA与前降支搭桥,人均搭桥3.2支.结果: 25例术后随访6~30个月,24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1例心绞痛Ⅰ~Ⅱ级.低心排术后死亡1例.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完全再血管化和围手术期处理是CABG成功

    作者:乔晨晖;赵高峰;张新;赵松;赵文增;徐敬;卫洪超;张卫;史昌平;阎保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肠瘘营养支持九例护理

    新生儿肠瘘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程长,病死率高. 1992年7月~1999年12月对新生儿肠瘘9例应用中心静脉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清荣;马继红;阎保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纺织女工念珠菌阴道炎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纺织企业女工念珠菌阴道炎的患病情况,探讨降低患病率的措施.方法: 分析29 061例妇女普查普治资料.结果: 90年代纺织女工中念珠菌阴道炎的患病率较80年代明显降低.结论:改善环境,积极有效地宣传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和重视念珠菌阴道炎的规范化治疗,是降低其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马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杂性胫腓骨骨折34例治疗体会

    复杂胫腓骨骨折[1]指多段骨折,一般为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开放粉碎性骨折及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该类骨折遭受暴力巨大,软组织损伤严重,如处理不当,易致骨折不愈合并感染.本院1998年4月~2000年4月共收治该类患者34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威;张新国;陈玉敏;王保民;朱政晗;刘琦;王彦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26例分析

    1996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符合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诊断标准的患者2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损伤机制,以期在佳治疗时机施用有效措施来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任超祥;任君;王亚楠;赵玉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