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敏;史晓瑞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即分为4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Arg/S组和L-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精氨酸,L-NNA组静脉注射L-硝基-精氨酸。行耳蜗开窗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耳蜗的血流、血管管径、血压、心率、血气进行分析。观察了不同剂量L-精氨酸(L-Arg)及L-硝基-精氨酸(L-NNA)对豚鼠耳蜗血流(CoBF)的作用。结果:L-Arg/S组,用药后耳蜗血液流速加快,管径扩张,平均动脉压均下降;L-Arg/L组,用药后耳蜗血流速度增加后流速减慢,管径扩张,血压升高;L-NNA组,用药后流速减慢,血管管径收缩,但持续时间很短。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DRF/NO对CoBF有调节作用,适当剂量的EDRF/NO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增加耳蜗微循环的灌注量。
作者:董明敏;史晓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心肺脑复苏(cardial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CPCR不断改善,监测手段有所加强,救治措施不断提高,CPCR的成功率仍有待提高。现将1993年1月~1997年12月复苏成功的2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共抢救CPCR患者41例,救治成功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小16岁,大69岁,平均43.5岁。病因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2例,心功能衰竭3例,电击伤3例,溺水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药物过敏3例,急性药物中毒1例。26例患者均为目击下发生心脏骤停。1.2 诊断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及心音消失,确诊为心脏骤停。确诊心脏骤停后经CPCR恢复窦性心律,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及测到血压并持续1 h以上者判为心脏复苏成功,出现规律的自主呼吸并持续1 h以上者判为肺复苏成功,神志恢复1 h以上者判为脑复苏成功。
作者:韩爱玲;曲旭红;王浩;袁剑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1983年国内6城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为674.7/10万[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颅内外血管的异常收缩和舒张、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为了解偏头痛患者GMP-140的变化,作者观察了21例偏头痛患者血浆GMP-140水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照国际头痛协会1988年拟定偏头痛诊断标准,制定如下标准:①头痛病史在1 a以上且发作次数大于5次;②发作持续4~72 h(未治疗或治疗失败),发作间期无头痛;③头痛特点为单侧性或先一侧后扩展至双侧,博动性,中、重度影响或阻止日常活动;④头痛发作过程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或怕声,典型偏头痛可出现眼前暗点、闪光,感觉迟钝、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等;⑤全部病例经体检,CT检查均未发现脑器质性病变。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大52岁,小15岁,x±s为(35.6±11.1)岁。对照组1为18例健康献血者,男8例,女10例,年龄大50岁,小16岁,x±s为(34.1±9.6)岁。对照组2为20例动脉硬化患者,入选标准为:①可有头昏、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及周围血管硬化体征;②可有高血压及血脂异常;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动脉硬化征象;④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CT检查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大65岁,小49岁,x±s为(58.3±3.9)岁.
作者:洪丽;陈品;赵燕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①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②阿拉伯数字后面的量化单位凡是有国际符号的一律用国际符号。③单位符号中不得加任何额外标记,如缩写点、复数形式、下角标或在组合单位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某物质的缩写符号等说明性记号,可在行文中对单位的表示加以说明。如每L水的含氟量是0.28 mg,不能写成0.28 mgF/L。④在用斜线表示相除时,斜线不得多于1条,若分母中包含2个以上单位符号,整个分母应加圆括号。如mol/(mg·h)。⑤词头不得单独或重叠使用。如μm不能写成μ;nm不能写成mμm。⑥只通过相除或通过乘和除构成的组合单位在加词头时,词头应加在分子中的第1个单位之前,分母中一般不用词头。如kJ/mol不能写成J/mmol。⑦不得把ppm、ppb等缩写词作单位使用。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豚鼠耳蜗核复合体(CNC)和脑干内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豚鼠听觉核团和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在脑桥的各级听觉传入核团,均有NOS阳性神经元,而上橄榄复合体无NOS阳性神经元;耳蜗核内N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后腹侧核,为圆形或椭圆型双极神经元;下丘的臂内侧核NOS阳性神经元呈小的、圆形细胞。在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在三叉神经中脑核(Me5)、蓝斑(LC)、前庭内侧核(MVe)、MVe腹侧核(MVeV)、前庭外侧核(Lve)、舌下神经前置核(PrH)、巨细胞网状核(Gi)、Gi腹侧部(GiV)、外侧巨细胞旁核(LPGi)、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均有NOS阳性神经元。结论:NO可能是听觉中枢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声信号传递的调节;并可能与脑干功能的调节有关。
作者:田秀芬;董明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受体)抗体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免疫印转法检测了30例病毒性心肌炎(VMC),1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22例先天性心脏病(CHD),10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NC)血浆抗β-受体抗体水平。结果:VMC和DCM患几中抗β-受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HD、RHD和NC组(P<0.01)。抗β-受体抗体诊断VMC和DCM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8%。结论:小儿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中抗β-受体抗体的测定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栾斌;徐灵敏;李玉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poE表型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317例健康人的ApoE基因型,按标准酶法和免疫学方法测定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研究对象的ε2,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68、0.869和0.063,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具有较高的TC及LDL-C水平。通过人种间比较发现ε4等位基因频率在白种人群中较高。结论:黄种人群ε4等位基因频率较白种人低;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
作者:崔景斌;王淑娟;王俊萍;郭宏昌;宋茂启;赵卫星;鄢文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一种肾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作者收集1987~1998年间19例RAML,进行综合影像诊断,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RAML中,女性15例,男性4例;年龄29~60岁,平均44岁;病程长11a,短仅4 d;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10例,双侧肾3例;临床表现腰腹部肿块11例,腰痛19例,发热4例,伴结节病1例,肿瘤破裂出血2例。1.2 检查方法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检查10例;B超检查11例;CT检查12例,层厚5 mm,增强扫描8例;MRI检查2例,SE序列,层厚6~8 m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8例,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入路,导管送至肾动脉造影,摄取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片。1.3 治疗介入栓塞治疗6例,栓塞剂分别选用鱼肝油酸钠、明胶海绵、无水酒精及不锈钢圈等;手术切除5例,采用肾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RAML;临床观察8例。介入栓塞治疗者(6例)临床症状于治疗1周左右缓解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以上病例随访1个月~10 a,均无复发。1.4 影像学检查结果1.4.1 肾动脉血管造影:动脉期,DSA示病变区动脉分支牵张拉直、推压移位,或呈抱球状改变,可见杂乱肿瘤血管,小动脉血管扭曲呈螺旋状;或见小囊状扩张的假性动脉瘤形成,相互重叠成葡萄串状改变。实质期,周边部肿瘤染色,而脂肪成分不染色,因而可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其内密度可不均匀。静脉期因血流延缓,典型的可见圆圈状或葱皮样造影剂存留;无动静脉瘘,无肾静脉早显现象。1.4.2 其他影像学检查:KUB+IVP示患肾肾影增大变形,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呈弧形压迹,间距增宽,其中2例患肾不显影;B超示患肾形态不规则,病变为实性回声增强光团,提示RAML4例,肾血管瘤1例;CT示病灶为混合密度影,不均匀呈网格状,大部分为脂肪密度,边缘锐利,CT值-47~-69Hu,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提示RAML 10例;MRI示边缘光滑肿块,T1WI及T2WI为高信号,2例均提示RAML。
作者:石志峰;陈卫国;王俊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活髓保存术是符合生物学观点的治疗牙髓病的方法,盖髓剂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氢氧化钙制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活髓保存材料,可以非特异性地诱导牙本质形成。现将89例氢氧化钙盖髓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深龋穿髓41例(无明显牙髓炎症状),备洞中意外穿髓12例,楔状缺损近髓20例,前牙外伤冠折露髓16例(3 d内就诊)。男38例,女51例,年龄8~42岁。1.2 方法氢氧化钙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材料厂生产)加生理盐水在无菌玻璃板上调制成糊剂备用。对深龋或楔状缺损,常规除龋和备洞,已露牙髓且无牙髓炎症状者,用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使氢氧化钙与暴露牙髓密切接触,但不要加压,待氢氧化钙硬固后,常规垫底、充填。对前牙外伤冠折露髓者,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后,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氧化锌暂封观察,待牙本质桥形成后再行修复患牙。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1 a后随访复查。
作者:白泉;王宏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自1992年7月~1999年4月,采用腰椎牵引、中药离子导入及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2年7月~1999年4月共收治7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0例,其中男223例,女167例;年龄16~80岁,平均42岁;病程5 d~6 a;髓核突出方向:左侧177例,右侧192例,双侧21例;突出部位L3~417例(4.36%),L4~5 212例(54.36%),L5~S1 130例(33.33%),L4~5、L5~S1双节突出31例(7.95%),合并后纵韧带钙化27例(6.92%)。对照组38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病变部位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的诊断依照症状、体征并结合X线及CT,CT显示有椎间盘突出而无症状的不列其内。
作者:花先;文秀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6年2月至1997年8月,应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外阴尖锐湿疣1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20~46岁,平均26岁,发病高峰年龄为25~35岁。病程短3周,长14个月。主要症状为外阴搔痒与阴道分泌物增加,部分患者触及外阴增生物就医。1.2 妇科检查肉眼观察赘生物为菜花状38例,乳头状68例,峰状14例。发生部位为肛周30例,宫颈及阴道穹窿18例,大阴唇及阴阜34例,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及阴蒂38例。
作者:常青;史惠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噪声对豚鼠耳蜗核复合体(CNC)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和噪声损伤组(噪声损伤后1 d,1周,4周)CNC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噪声损伤后1d至4周,CNC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逐渐增多;噪声损伤后1d NOS阳性神经元面积急剧缩小,噪声损伤后1~4周NOS阳性神经元面积逐渐升高并超过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噪声损伤后1 d,1周,4周组,NOS阳性神经元面积和数目差异有显著性(P<0.05),噪声损伤后1 d,l周,4周3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噪声损伤后,NO释放增多,对听觉核团有复杂的调节作用。
作者:田秀芬;董明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及高龄分娩的增多,术中遇到合并子宫肌瘤增多。自1985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合并妊娠58例,其中40例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8例阴道分娩,现将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5年6月至1999年6月分娩总数8 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者58例,发生率为0.69%。58例中4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者作为手术组;18例阴道分娩者作为非手术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剖宫产者40例作为对照组1;阴道分娩者20例作为对照组2。分析病例中年龄小21岁,大40岁。各年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除对照组2中有经产妇1例,余均为初产妇。
作者:赵建月;尚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宫内节育器(IUD)较为安全、有效、可逆且简便,是目前应用较广泛,易为群众所接受的长期避孕措施。节育器的研制和发展也受到各国的重视,各种新型节育器不断推出,目前本院门诊以金属单环,Tcu 220c,宫形IUD及Mutiload 375为常用。作者通过对该4种IUD的避孕效果,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480例无带环禁忌证,年龄在20~39岁,宫腔≥6.5 cm的妇女,随机分为4组,各120例,分别放置金属单环、宫形IUD、TCu 220c、Mutiload 375。1.2 方法 4组对象于月经干净后3~7 d,按常规操作,给予放置IUD,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治疗,休息3 d,置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1.3 统计学处理随访满24个月,全部资料按Tietze-potter生命表法进行避孕效果分析,其他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1.4 结果1.4.1 避孕效果:受试妇女480例,14例失访,随访率97.08%,4组妇女的年龄、职业、劳动强度、劳动姿势、文化程度,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随访至24个月后,4种IUD的累积续用率和终止率见表1。
作者:张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并对咖啡因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方法:茶叶经体积分数为3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2次,后经正己烷萃取2次,再加入硫酸钠,用氯仿萃取2次,萃取液经浓缩干燥,制成咖啡因。结果:产物经红外光谱鉴定分析为咖啡因,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在茶叶中含量为3.4%。结论: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新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阿有梅;张红岭;周友红;潘成学;孟庆芳;贾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用0.1mol/L枸橼酸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以60mg/kg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成功的模型分为糖尿病组(n=12);糖尿病治疗组(n=12),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kg·d)口服。另选8只为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各组不应用降糖药。观察第4周,8周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收缩压、第8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体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原癌基因蛋白c-Fos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其表达的灰度值。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含量4周,8周(24.37±7.83)mg,(27.76±8.62)mg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31.02±9.32)mg,(36.10±12.26)mg(P<0.05);平均动脉收缩压治疗组(114.33±7.63)mmHg(1 mmHg=0.133 kPa),(120.00±7.46)mmHg显著低于糖尿病组(132.33±8.52)mmHg,(139.6±9.67)mmHg(P<0.01);AngⅡ含量治疗组(184.82±61)ng/L明显低于糖尿病组(283.61±78.06)ng/L(P<0.01);Scr、BUN含量治疗组(75.4±27.1)μmol/L,(9.87±2.97)mmol/L,显著低于糖尿病组(160.75±35.56)μmol/L,(15.29±4.78)mmol/L(P<0.05,P<0.01);肾重/体重治疗组(9.66±1.78)g/kg明显低于糖尿病组(11.60±1.26)g/kg(P<0.05);TGF-β1和c-Fos在治疗组肾组织的表达范围和强度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其灰度值糖尿病组为(106.48±11.24,80.62±10.06),治疗组为(136.95±16.39,107.48±6.74),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延缓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作者:吴歌;张有才;刘章锁;张华;张明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全胃食管床移植后胃排空的变化。方法:对14名全胃食管床移植术(均未附加幽门成行术)后患儿和6名健康儿童进行99m锝标记固体食物的胃排空研究。全胃食管床移植术患儿又分为术后近期组(8例,术后3~4周)和术后远期组(6例,术后l~4 a)。结果:术后近期组胃半排空时间明显延迟(70.34±10.30)min,与正常对照组(42.26±4.7)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远期组胃半排空时间(42.21±7.41)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胃移植治疗小儿食管瘢痕性狭窄,胃排空延迟现象并不持续存在,术中不需附加幽门成形术。
作者:冯爱强;周菊玲;邓春琴;李萍;李群;邱武英;范太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The mouse labyrinth is an excellent model for study-ing the morphogenesis and cytodifferentiation of the mam-malian inner ear' s postnatal developmental periods andthe availability of numerous genetic mutants with a variety of inner ear abnormalities. There are many genes affectingthe inner ear of the mouse, and some of these lead to le-sions which resemble lesions occurring in man.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青光眼是眼科急症,但手术后诱发的青光眼多易被其他科室所忽视。本院自1990年以来遇到此类病例7例,均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45岁和57岁;女性5例,年龄49~68岁;左眼3例,右眼4例;所有患者均因其他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用药为:阿托品(5例),鲁米那(3例),安定(1例)。7例术后至青光眼发作日输液量均达3 500~4 000ml。采取俯卧位者1例。患者均有眼红、肿痛、虹视、呕吐等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症状。视力检查:光感2例,FC/10 cm 1例,FC/20 cm 1例,FC/30 cm 1例,FC/50 cm 1例,4.5 1例,误诊24h以下者4例,24 h以上者3例。
作者:赵晓曼;王宇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作用于耳蜗系统时毛细胞凋亡现象及其在听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肌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400mg·kg-1·d-1,分别于用药1 d,3 d,6 d后处死。处死前检测其听脑于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变化,并利用光镜和TUNEL标记技术检测耳蜗毛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①豚鼠肌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 d后耳蜗毛细胞即出现凋亡现象,连续用药3~6 d,毛细胞凋亡呈强阳性表达;②耳蜗毛细胞凋亡出现的早期豚鼠听力阈值无明显改变,连续用药6 d后听力阈值则明显提高。结论:①丁胺卡那霉素作用于耳蜗毛细胞可引起毛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一条途径;②丁胺卡那霉素耳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引起耳蜗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巴云鹏;董明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