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58例分析

赵建月;尚红梅

关键词:剖宫产术, 子宫肿瘤, 妊娠, 肌瘤
摘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及高龄分娩的增多,术中遇到合并子宫肌瘤增多。自1985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合并妊娠58例,其中40例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8例阴道分娩,现将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5年6月至1999年6月分娩总数8 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者58例,发生率为0.69%。58例中4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者作为手术组;18例阴道分娩者作为非手术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剖宫产者40例作为对照组1;阴道分娩者20例作为对照组2。分析病例中年龄小21岁,大40岁。各年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除对照组2中有经产妇1例,余均为初产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肺脑复苏成功26例临床分析

    心肺脑复苏(cardial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CPCR不断改善,监测手段有所加强,救治措施不断提高,CPCR的成功率仍有待提高。现将1993年1月~1997年12月复苏成功的2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共抢救CPCR患者41例,救治成功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小16岁,大69岁,平均43.5岁。病因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2例,心功能衰竭3例,电击伤3例,溺水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药物过敏3例,急性药物中毒1例。26例患者均为目击下发生心脏骤停。1.2 诊断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及心音消失,确诊为心脏骤停。确诊心脏骤停后经CPCR恢复窦性心律,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及测到血压并持续1 h以上者判为心脏复苏成功,出现规律的自主呼吸并持续1 h以上者判为肺复苏成功,神志恢复1 h以上者判为脑复苏成功。

    作者:韩爱玲;曲旭红;王浩;袁剑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豚鼠耳蜗核复合体及脑干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豚鼠耳蜗核复合体(CNC)和脑干内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豚鼠听觉核团和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在脑桥的各级听觉传入核团,均有NOS阳性神经元,而上橄榄复合体无NOS阳性神经元;耳蜗核内N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后腹侧核,为圆形或椭圆型双极神经元;下丘的臂内侧核NOS阳性神经元呈小的、圆形细胞。在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在三叉神经中脑核(Me5)、蓝斑(LC)、前庭内侧核(MVe)、MVe腹侧核(MVeV)、前庭外侧核(Lve)、舌下神经前置核(PrH)、巨细胞网状核(Gi)、Gi腹侧部(GiV)、外侧巨细胞旁核(LPGi)、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均有NOS阳性神经元。结论:NO可能是听觉中枢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声信号传递的调节;并可能与脑干功能的调节有关。

    作者:田秀芬;董明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静脉复合诱导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静脉复合诱导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8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用咪唑安定0.2mg/kg,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0.2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诱导,用漂浮导管技术监测诱导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28例患者静脉诱导前后对比,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心脏指数,心每搏指数,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静脉复合诱导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诱导过程平稳,血液动力学稳定。

    作者:王胜利;冉菊红;阴颖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AS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对收缩压(ps)<100 mmHg(1 mmHg=0.133 kPa)的CHF患者(LPCHF组,n=22),ps≥100 mmHg的CHF患者 (HPCHF组,n=25)及健康人(对照组n=18),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LPCHF组及HPCHF组血浆PRA、AngⅡ和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CHF组血清钠、Ps及脉压差/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 CHF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高于HP CHF组(P<0.05),血清钠、Ps及脉压差/收缩压显著低于HP CHF组(P<0.05);CHF患者脉压差/收缩压与血浆AngⅡ及ALD呈显著负相关(r=-0.502,P<0.01;r=-0.439,P<0.01)。结论:CHF患者体内RAAS活性增高,且血压低者活性更高。

    作者:张莉;贾惠琳;刘红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2例超声分析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HIE的发病率很高,重者常遗留脑功能障碍,故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作者1998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12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HIE的患儿进行了头颅彩超检查,从而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了临床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生儿HIE 122例均为本院患儿,其中男75例,女47例。年龄2 h~20d。临床根据新生儿HIE诊断标准[1],将患儿分为轻度57例,中度38例,重度27例。1.2 检查方法采用日本SSH-140A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75 MHz。经前囟进行冠状及矢状扫查,测量侧脑室[2]及第3脑室大小,观察脑组织回声。多普勒测量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流速。1.3 检查结果 122例患儿首次检查在发病后1 h~5 d,大多患儿在发病后1~2 d检查,极个别则在发病后15 d左右才首次检查。122例HIE临床分度与首次超声检查所见,结果见表1。46例无异常发现;28例只有颅内回声弥漫性增强及大脑前动脉峰值流速减低;3例脑水肿;45例脑积水,其中25例伴两侧脑室不等大,3例伴脑实质出血,6例伴室管膜下出血,2例伴脑室内出血,6例伴第3脑室增大,16例伴颅内回声增强或大脑前动脉峰值流速减低。脑积水患儿侧脑室在4~9 mm。其中两侧脑室分别在7mm及9 mm。46例无异常发现的患儿3~7 d后复查超声有11例出现轻度脑积水。

    作者:郭爱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58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及高龄分娩的增多,术中遇到合并子宫肌瘤增多。自1985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合并妊娠58例,其中40例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8例阴道分娩,现将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5年6月至1999年6月分娩总数8 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者58例,发生率为0.69%。58例中4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者作为手术组;18例阴道分娩者作为非手术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剖宫产者40例作为对照组1;阴道分娩者20例作为对照组2。分析病例中年龄小21岁,大40岁。各年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除对照组2中有经产妇1例,余均为初产妇。

    作者:赵建月;尚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豚鼠内耳微循环障碍所致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对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36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利用活体显微镜、电视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螺旋韧带血管纹铺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EDRF/NO对听功能的保护作用。同时,以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判断听力损伤程度,测定循环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以反映微循环血液中氧自由基的含量。结果:①生理盐水组,耳蜗微循环的血流量在整个测试的30min内保持稳定,听功能正常;②速尿组(F组),经静脉注射药物后,耳蜗血流迅速下降,在用药10 min时,耳蜗血流下降达56%,缺血的同时伴听力下降、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的损伤及循环SOD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③速尿/L-精氨酸组(F/L-Arg组),EDRF/NO能使速尿引起的血流下降明显改善,听功能及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较单纯F组减轻,恢复正常功能的时间提前;④速尿/L-硝基-精氨酸组(F/L-NNA组),耳蜗的缺血及听力损伤的程度均较F组加重,且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结论:EDRF/NO能通过加快豚鼠内耳微循环的血流,增加局部血流的灌注,清除氧自由基而促进听功能的恢复。

    作者:董明敏;史晓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大鼠听力发育的研究(英)

    The development of hearing varies in different ani-mals. Hearing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ormal anatomic transformer (middle ear) and transducer (innerear),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ts auditory afferentand efferent connections.Eighty Kunming strain mice were used in the study.These mice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8 groups accordingto their ages. The day numbers of age of each group wereP9 (the 9th postnatal day, P9), Pl0, P13, P14, P20,P40 and P70 (adult mice), respectively. Eight nerve ac-tion potential (AP) thresholds induced by click were ob-tained.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盐酸氟桂利嗪片在健康人体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片在健康人体中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哈尔滨北方制药厂生产的盐酸氟桂利嗪片为参比制剂,河南省濮阳市第二制药厂研制的盐酸氟桂利嗪片为受试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8名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50 mg盐酸氟桂利嗪片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结果:2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其AUC分别为(1 686±216)μg·h·L-1和(1 755±151)μg·L-1;Cmax分别为(172±14)μg·L-1和(165±15)μg·L-1;Tmax分别为(3.27±O.19)h和(3.32±0.22)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7±7.7)%。结论:2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乔海灵;张莉蓉;张启堂;刘凤芝;郜娜;马统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类风湿因子对乙肝酶免试剂的干扰及处理方法

    类风湿因子(RF)广泛存在于健康人群及类风湿患者中,其类型很多,主要有IgG、IgM,它对乙肝酶免试剂特别是E系统有很大的干扰,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现象,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对消除RF因子的干扰有明显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抗HBe-]IgG多抗血清,从血源中筛选。抗HBe-IgG单抗腹水,由本单位细胞室提供。辣根过氧化物酶(Sigma公司)。26份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血清标本,由洛阳中心医院提供。1.2 方法1.2.1 变性IgG亲合层析柱的制备:取正常人血浆50ml,用饱和硫酸铵50ml,盐析和阴离子层析方法提取人IgG,浓缩至10g/L,置63℃加热20min,过SephadexG-200层析柱,用0.01mol/L PBS洗脱后,收集第一蛋白峰,测定蛋白质量浓度为8g/L。1.2.2 抗HBe-IgG多抗血清的纯化:取抗HBe-IgG多抗血清50ml,采用硫酸铵沉淀基因离子交换色谱层析纯化抗HBe-Igg,得蛋白质量浓度7g/L,过变性IgG层析柱,收集,测定。

    作者:郭兰英;万卷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综合影像诊断19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一种肾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作者收集1987~1998年间19例RAML,进行综合影像诊断,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RAML中,女性15例,男性4例;年龄29~60岁,平均44岁;病程长11a,短仅4 d;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10例,双侧肾3例;临床表现腰腹部肿块11例,腰痛19例,发热4例,伴结节病1例,肿瘤破裂出血2例。1.2 检查方法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检查10例;B超检查11例;CT检查12例,层厚5 mm,增强扫描8例;MRI检查2例,SE序列,层厚6~8 m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8例,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入路,导管送至肾动脉造影,摄取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片。1.3 治疗介入栓塞治疗6例,栓塞剂分别选用鱼肝油酸钠、明胶海绵、无水酒精及不锈钢圈等;手术切除5例,采用肾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RAML;临床观察8例。介入栓塞治疗者(6例)临床症状于治疗1周左右缓解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以上病例随访1个月~10 a,均无复发。1.4 影像学检查结果1.4.1 肾动脉血管造影:动脉期,DSA示病变区动脉分支牵张拉直、推压移位,或呈抱球状改变,可见杂乱肿瘤血管,小动脉血管扭曲呈螺旋状;或见小囊状扩张的假性动脉瘤形成,相互重叠成葡萄串状改变。实质期,周边部肿瘤染色,而脂肪成分不染色,因而可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其内密度可不均匀。静脉期因血流延缓,典型的可见圆圈状或葱皮样造影剂存留;无动静脉瘘,无肾静脉早显现象。1.4.2 其他影像学检查:KUB+IVP示患肾肾影增大变形,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呈弧形压迹,间距增宽,其中2例患肾不显影;B超示患肾形态不规则,病变为实性回声增强光团,提示RAML4例,肾血管瘤1例;CT示病灶为混合密度影,不均匀呈网格状,大部分为脂肪密度,边缘锐利,CT值-47~-69Hu,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提示RAML 10例;MRI示边缘光滑肿块,T1WI及T2WI为高信号,2例均提示RAML。

    作者:石志峰;陈卫国;王俊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用0.1mol/L枸橼酸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以60mg/kg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成功的模型分为糖尿病组(n=12);糖尿病治疗组(n=12),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kg·d)口服。另选8只为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各组不应用降糖药。观察第4周,8周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收缩压、第8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体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原癌基因蛋白c-Fos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其表达的灰度值。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含量4周,8周(24.37±7.83)mg,(27.76±8.62)mg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31.02±9.32)mg,(36.10±12.26)mg(P<0.05);平均动脉收缩压治疗组(114.33±7.63)mmHg(1 mmHg=0.133 kPa),(120.00±7.46)mmHg显著低于糖尿病组(132.33±8.52)mmHg,(139.6±9.67)mmHg(P<0.01);AngⅡ含量治疗组(184.82±61)ng/L明显低于糖尿病组(283.61±78.06)ng/L(P<0.01);Scr、BUN含量治疗组(75.4±27.1)μmol/L,(9.87±2.97)mmol/L,显著低于糖尿病组(160.75±35.56)μmol/L,(15.29±4.78)mmol/L(P<0.05,P<0.01);肾重/体重治疗组(9.66±1.78)g/kg明显低于糖尿病组(11.60±1.26)g/kg(P<0.05);TGF-β1和c-Fos在治疗组肾组织的表达范围和强度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其灰度值糖尿病组为(106.48±11.24,80.62±10.06),治疗组为(136.95±16.39,107.48±6.74),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延缓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作者:吴歌;张有才;刘章锁;张华;张明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肌氨酸氧化酶-PAP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

    血清肌酐测定在临床上对于因肾小球高度病变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肾炎等肾脏疾病以及尿毒症的诊断治疗、观察都是一种必需的临床生化检查项目。传统测定血肌酐大多采用各种改良的Jaff's法[1~4],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的缺点,主要是难以消除假肌酐的干扰[5],使得测定值与真值之间存在差异,且方法之间无可比性。作者就肌酐的酶法测定及其干扰因素作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来本院行健康体检,肝、肾功能均正常的健康成人243例,其中男138例,女105例,年龄18~60岁。抽血后30min内分离出血清,测定在1 h内完成。

    作者:赖泽仁;刘红春;张愔;于丽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搭桥8例术后监护体会

    1998年6月~1999年7月,为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其术后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对CABG术后监护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8例冠心病行CABG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65岁,体重60~88kg。其中用乳内动脉搭桥1根的1例;用大隐静脉搭桥2~3根、左乳内动脉搭桥1根的5例;大隐静脉搭桥2根+室壁瘤切除术的2例。其中1例因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下简称低心排)抢救无效死亡,余均顺利恢复出院。2 术后监护2.1 血液动力学监测 CABG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对心肌的损害,体外循环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因而术后护理的关键是减少心肌耗氧量,保持循环稳定[1],避免以上因素不稳定而造成冠脉血管痉挛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现象。

    作者:刘淑俊;阎保君;程会芳;蔡萍;李金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正常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即分为4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Arg/S组和L-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精氨酸,L-NNA组静脉注射L-硝基-精氨酸。行耳蜗开窗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耳蜗的血流、血管管径、血压、心率、血气进行分析。观察了不同剂量L-精氨酸(L-Arg)及L-硝基-精氨酸(L-NNA)对豚鼠耳蜗血流(CoBF)的作用。结果:L-Arg/S组,用药后耳蜗血液流速加快,管径扩张,平均动脉压均下降;L-Arg/L组,用药后耳蜗血流速度增加后流速减慢,管径扩张,血压升高;L-NNA组,用药后流速减慢,血管管径收缩,但持续时间很短。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DRF/NO对CoBF有调节作用,适当剂量的EDRF/NO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增加耳蜗微循环的灌注量。

    作者:董明敏;史晓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影响脑血管病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电解质、肾功能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头颅Cr及头颅MRI确诊为脑出血240例,脑梗死340例,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包括K+、Na+、Cl-、BUN、血糖、Cr并计算血浆渗透压和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及血钠、渗透压、肾功能差的患者其预后差,血糖升高者预后亦较差,而白细胞计数、肾功能、血钠、渗透压、血糖正常者预后较好。结论: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动态监测白细胞计数、肾功能、血钠、血糖并计算渗透压,对估计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

    作者:马连萍;陈攸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心脏病患儿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的测定

    目的:探讨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受体)抗体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免疫印转法检测了30例病毒性心肌炎(VMC),1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22例先天性心脏病(CHD),10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NC)血浆抗β-受体抗体水平。结果:VMC和DCM患几中抗β-受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HD、RHD和NC组(P<0.01)。抗β-受体抗体诊断VMC和DCM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8%。结论:小儿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中抗β-受体抗体的测定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栾斌;徐灵敏;李玉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4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宫内节育器(IUD)较为安全、有效、可逆且简便,是目前应用较广泛,易为群众所接受的长期避孕措施。节育器的研制和发展也受到各国的重视,各种新型节育器不断推出,目前本院门诊以金属单环,Tcu 220c,宫形IUD及Mutiload 375为常用。作者通过对该4种IUD的避孕效果,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480例无带环禁忌证,年龄在20~39岁,宫腔≥6.5 cm的妇女,随机分为4组,各120例,分别放置金属单环、宫形IUD、TCu 220c、Mutiload 375。1.2 方法 4组对象于月经干净后3~7 d,按常规操作,给予放置IUD,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治疗,休息3 d,置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1.3 统计学处理随访满24个月,全部资料按Tietze-potter生命表法进行避孕效果分析,其他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1.4 结果1.4.1 避孕效果:受试妇女480例,14例失访,随访率97.08%,4组妇女的年龄、职业、劳动强度、劳动姿势、文化程度,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随访至24个月后,4种IUD的累积续用率和终止率见表1。

    作者:张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笼状双环磷酸脂的戊酸酯及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合成笼状双环磷酸酯的戊酸酯及己酸酯衍生物。方法:用氯仿作溶剂,在浴温条件下,4-羟甲基笼状双环磷酸酯分别与戊酰氯、己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结果: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笼状双环磷酸酯的戊酸酯及己酸酯。结论: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产率高。

    作者:朱卫民;孔薇;李怀洲;龙跃;郭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89例

    1994年5月~1997年5月,采用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8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共89例患者,男40例,女49例,年龄4~48岁,平均15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31例,室间隔缺损(VSD)34例,肺动脉瓣狭窄6例,右室流出道狭窄2例,法乐三联症4例,左房粘液瘤4例,右房粘液瘤2例,ASD加VSD 4例,室缺加右室双腔心1例,右室血栓加多发肺栓塞1例。全部患者术前根据病史、体格检查、X线、心电图、彩超等资料确诊。1.2 手术方法1.2.1 基本方法:全组患者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肝素化后进行心脏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用平衡盐液作预充液,采用术前放血,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方法。转流前将预充液预热,转流中通过热交器保持鼻咽温度在34℃以上,高流量灌注,转流中保持流量在2 400ml/(m2·min)以上,主动脉平均压大于6 kPa。左室引流,引流管内径0.4~0.5 cm,持续负压吸引,主动脉根部预置荷包缝线,利用监护仪上的有创测压接管连接的粗针头进行主动脉内和左室的压力监测。

    作者:郅兴义;赵松;乔晨晖;胡伟;闫保君;史昌平;张明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