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合并高淀粉酶血症1例救治体会

方金东;黄慧;方莉;张劲琼;周兆杰;李向

关键词: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 高淀粉酶血症, 救治, 体会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慌,胸闷9小时,神志不清3小时余入院。患者于3天前有“感冒”样症状,9小时前出现不明原因心慌,胸闷,出冷汗。到当地村卫生室就诊,给予输液(具体用药不详)等治疗,但胸闷进一步加重,并于3小时前开始逐渐出现神志不清。既往糖尿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1年,生活、工作基本正常。长期服用二甲双胍(0.5,3次/日)控制血糖,但服药不规则,血糖控制不详。入院时体检:T36.5℃,R40次/分,P100次/分,BP135/80mmHg(1mmHg=0.133kpa,下同)。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直径2.5mm,光反射敏感,双肺散在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对称,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WBC30.4×109/L,RBC3.56×1012/L,HB113g/L,PLT234×109/L。 BUN13.5mmol/L, CREA157.3umol/L, K +5.83mmol/L,血糖1.4mmol/L。血气分析:PH6.76, PO259mmHg, PCO216.5mmHg, HCO3-2.4mmol/L,BE<-30,乳酸9.5mmol/L。脑、胸部CT、肝胆、胰腺、脾脏及腹腔彩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诊断: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入院后,意识障碍程度和缺氧症状进一步加重,积极给予补液、纠正低血糖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机械通气期间,患者呼吸急促,自主呼吸频率40次/分,通气量达25 L/分,心率110次/分,血压降至90/55mmHg,四肢湿冷,少尿。复查血 K +7.39mmol/L,血气:PH6.70,PO250mmHg,PCO220.5mmHg,BE <-30,乳酸8.67mmol/L。床边胸片、腹部B超未见异常。由于患者家属不同意血液净化治疗,故继续给予机械通气,合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其他对症治疗。每1-2小时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气分析、电解质及酸碱度等,并据此调整治疗措施。给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同时调整控制血糖。根据血液的酸碱度,在补液充分的前提下,较大剂量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入科15小时后,血气分析:PH7.09,PO2191mmHg,PCO217.8mmHg,HCO3-5.4mmol/L,BE <-24,乳酸4.5mmol/L。复查血常规, WBC18.7×109/L, CREA210.3umol/L, K +4.43mmol/L,Ca +1.86mmol/L,血淀粉酶2054U/L,尿淀粉酶506.8U/L,肝功能、心肌酶正常范围。腹部 CT检查:胰腺未见明显水肿,坏死,胰腺周围未见渗出性改变。入院第三天,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血气分析:PH7.41, PO2151mmHg, PCO235.9mmHg,乳酸1.3mmol/L, CREA256.2umol/L,K +4.03mmol/L,Ca +2.06mmol/L,血淀粉酶1368U/L。停用机械通气并拔出气管插管。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在原服药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4片(1.0g)”。入院第五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种检查正常范围。根据家属要求转入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0天后随访,患者已痊愈。后诊断:①二甲双胍过量;②低血糖昏迷;③乳酸性酸中毒;④高淀粉酶血症;⑤低血容量休克;⑥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⑦2型糖尿病;⑧脑梗死(后遗症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溃疡治疗的病患82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42例甲组和40例乙组。对甲组实行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对乙组实行口腔溃疡散治疗。使用含有皂角以及蒲公英等成分的口腔炎喷雾剂进行治疗,根据病患具体的患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情况来决定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的次数。将口腔溃疡散用棉棒等将其均匀分布在发生溃疡的部位进行外敷。对于两组病患还需要每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等。结果对两组病患的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甲组病患的治愈率为52.38%,总的有效率为100.00%。乙组病患的治愈率为47.50%,总的有效率为97.50%。甲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优于乙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炎喷雾剂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和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非常接近,但是其起效快,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董彩莲;王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辅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辅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周开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83.35%,对照组5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5.88%,对照组为17.6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辅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诊断分析

    目的:对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SA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SAE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年龄均在50岁以上;CT影像上表现为双侧脑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灶,脑白质 CT值下降,多并发脑萎缩、脑腔隙性梗死等。结论对SAE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诊断SAE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分型及治疗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对糖尿病诊断、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分为3组:1型糖尿病( T1DM)组、2型糖尿病(T2DM)组、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对糖尿病自身抗体GADA、ICA、IAA、IA-2A进行分析。结果 GADA、ICA、IAA、IA-2A在T1DM组中检出率分别为65.33%、38.00%、24.67%、10.47%,在 T2DM 组分别为17.27%、13.39%、12.40%、5.45%,以及健康对照组中为0.00%、1.00%、0.00%、2.00%。T1DM和T2D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1DM与T2DM比较其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P<0.05,GADA易检出。结论 GADA、ICA、IAA、IA-2 A的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四种抗体联合检测更能提高阳性率,避免漏诊。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治疗乙型脑炎27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治疗乙型脑炎(乙脑)例疗效,降低乙脑病死率、致残率。方法早期使用喜炎平、纳洛酮,积极降温、镇静,及时降低颅内压等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4例,治愈率51%,好转9例,疗效较好。结论含喜炎平、纳洛酮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乙脑,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恒;甘荣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对比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肺炎支原体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莫西沙与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可以有效、安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早泄患者12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B/C3组,A组采用单纯α1受体阻断药治疗,B组采用单纯阴茎背神经离断术治疗,C组采取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比较3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B/C2组治疗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治疗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泄的治疗将阴茎背神经离断术与α1受体阻断药联用不仅可以扩大适应范围,也能稳定治疗效果。

    作者:张战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返魂草绿原酸鉴别研究

    目的:对返魂草中绿原酸鉴别方法研究。方法薄层色谱法,返魂草药材加乙醚、水回流提取绿原酸,分取乙醚层,蒸干加乙醇溶解,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0.05)为展开剂,喷以2%三氯化铁溶液和10%铁氰化钾溶液。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通过重检测灵敏度、重现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及试验结果所显主斑点与绿原酸位置颜色一致清晰,无拖尾现象,分离度高,重现性好,比移值范围在0.5-0.6之间,符合色谱要求。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杜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技巧与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尿管拔除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38。 C1例,占3.3%,对照组6例,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患者整体护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480位来我院进行糖尿病疾病治疗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24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显著,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且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也显示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结论在糖尿病传统治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在控制血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愈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手术患者78例,监测其睡眠质量,并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本组78例患者的PSQI总分平均为(12.03±4.87)分,62例(79.5%)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病理、心理、环境以及医源性因素四大类。结论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较多,但多为可控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失眠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在病房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执业,患者的满意就是护理服务优质程度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院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患者服务的需求。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8年--2012年文登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对2008年至2012年文登市发生的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探讨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并与2000年的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近年来实施的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方法将2008年至2012年中毒病例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08年至2012年共发生农药中毒398例,死亡47例。年平均发病率1.23/10万,病死率11.81%;其中男性224例,占56.28%,女性174例,占43.72%;夏秋季节多发;中毒类型主要为非生产性,共328例,占82.41%。结论依法从严管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过程,重视农药中毒的社会性,加强宣传教育是减少发生农药中毒的关键,提高群众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是减少农药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毕彩霞;丁爱苏;毕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CCP与RF的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A组)、45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抗-CCP抗体及RF测定,并对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组抗-CPP抗体、RF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特异性明显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 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成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

    现代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传统上的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由于手术室这一特定的工作地点及护理对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在整体护理中更加注意舒适护理,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56例,男性92例,女性64例,年龄6个月至74岁。全麻68例,脊髓麻醉68例,局部浸润麻醉26例。

    作者:赵孟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外科病房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13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评分为88.4分,观察组的护理评分为98.7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临床带教的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2012年8月---2013年5月在甲状腺乳腺外科实习的中专护生40人,对其使用带教周计划表、规范入科宣教内容、使用结合临床患者的理论及护理操作落实表、使用双向反馈表等一系列方法进行临床带教。结果护生能够较好掌握本科室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各项护理操作,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出科考试考核成绩优异。带教老师省时省力,满意度100%。结论通过上述临床带教方法的实施,提高了中专护生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生对本科室的带教满意度,为护生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临床老师带教效率。

    作者:米慧;邹海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手外科护理工作要点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手外科护理人员,为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为患者提供及时优质的护理,其护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思考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采用统计收集护理服务反馈表的方法,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转变护理观念,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少于活动前(均P<0.05)。结论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家属满意度,保持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李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对380例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男、女大学生对豆类、乳类、蔬菜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比较相对不足;大学生能量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热能分配比基本合理。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