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合并高淀粉酶血症1例救治体会

方金东;黄慧;方莉;张劲琼;周兆杰;李向

关键词: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 高淀粉酶血症, 救治, 体会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慌,胸闷9小时,神志不清3小时余入院。患者于3天前有“感冒”样症状,9小时前出现不明原因心慌,胸闷,出冷汗。到当地村卫生室就诊,给予输液(具体用药不详)等治疗,但胸闷进一步加重,并于3小时前开始逐渐出现神志不清。既往糖尿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1年,生活、工作基本正常。长期服用二甲双胍(0.5,3次/日)控制血糖,但服药不规则,血糖控制不详。入院时体检:T36.5℃,R40次/分,P100次/分,BP135/80mmHg(1mmHg=0.133kpa,下同)。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直径2.5mm,光反射敏感,双肺散在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对称,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WBC30.4×109/L,RBC3.56×1012/L,HB113g/L,PLT234×109/L。 BUN13.5mmol/L, CREA157.3umol/L, K +5.83mmol/L,血糖1.4mmol/L。血气分析:PH6.76, PO259mmHg, PCO216.5mmHg, HCO3-2.4mmol/L,BE<-30,乳酸9.5mmol/L。脑、胸部CT、肝胆、胰腺、脾脏及腹腔彩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诊断: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入院后,意识障碍程度和缺氧症状进一步加重,积极给予补液、纠正低血糖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机械通气期间,患者呼吸急促,自主呼吸频率40次/分,通气量达25 L/分,心率110次/分,血压降至90/55mmHg,四肢湿冷,少尿。复查血 K +7.39mmol/L,血气:PH6.70,PO250mmHg,PCO220.5mmHg,BE <-30,乳酸8.67mmol/L。床边胸片、腹部B超未见异常。由于患者家属不同意血液净化治疗,故继续给予机械通气,合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其他对症治疗。每1-2小时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气分析、电解质及酸碱度等,并据此调整治疗措施。给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同时调整控制血糖。根据血液的酸碱度,在补液充分的前提下,较大剂量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入科15小时后,血气分析:PH7.09,PO2191mmHg,PCO217.8mmHg,HCO3-5.4mmol/L,BE <-24,乳酸4.5mmol/L。复查血常规, WBC18.7×109/L, CREA210.3umol/L, K +4.43mmol/L,Ca +1.86mmol/L,血淀粉酶2054U/L,尿淀粉酶506.8U/L,肝功能、心肌酶正常范围。腹部 CT检查:胰腺未见明显水肿,坏死,胰腺周围未见渗出性改变。入院第三天,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血气分析:PH7.41, PO2151mmHg, PCO235.9mmHg,乳酸1.3mmol/L, CREA256.2umol/L,K +4.03mmol/L,Ca +2.06mmol/L,血淀粉酶1368U/L。停用机械通气并拔出气管插管。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在原服药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4片(1.0g)”。入院第五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种检查正常范围。根据家属要求转入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0天后随访,患者已痊愈。后诊断:①二甲双胍过量;②低血糖昏迷;③乳酸性酸中毒;④高淀粉酶血症;⑤低血容量休克;⑥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⑦2型糖尿病;⑧脑梗死(后遗症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以供应室质量管理强化控制医院感染

    本文对以供应室质量管理强化控制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探讨。对供应室质量管理强化控制医院感染进行了观察,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关管理措施。通过以供应室治疗管理强化控制医院感染,可有效增加供应物品质量,如医院消毒物品,医院灭菌物品等,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即由供应室导致的感染。经过采用科学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可确保供应物品治疗,提高工作水平,并可预防医院感染,有效控制发生率。

    作者:张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自1997年问世,其美容效果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我院自2001年9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至2010年1月共实施胸乳晕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22例,取得满意效果,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女12例,男10例。年龄18-51岁,(30±12)岁。22例均无意发现有颈前有包块、偶有颈前压痛、呼吸不畅,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术前均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测定,均正常。彩超提示肿瘤均位于单侧、单发;位于右侧16例,左侧6例;直径0.8-1.8cm。无颈深淋巴结肿大。术前均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无合并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根据术前查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甲状腺肿瘤位置,按照甲状腺良性肿瘤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17例甲状腺乳头状微癌、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并得到同意后,术中改行腔镜下甲状腺癌功能性根治术,将患侧甲状腺完整切除,再将峡部及对侧叶大部分切除,同时彻底清扫中央组淋巴结,如果发现有肿大淋巴结送检快速病理。

    作者:任姗;国艳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反应曲线应用研究

    目的:在临床上进行相关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对标准品和试剂空白以及临床标本、质控品等进行测试时所出现的异常反应曲线和正常反应曲线进行研究,同时对产生的异常反应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反应曲线能够有效地反应出临床患者和试剂变质以及不稳定标本测试结果所呈现的异常情况。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反应曲线,其能够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同时还能够快速地发现产生异常结果的原因。

    作者:黄劲松;刘长青;吕瑞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对宫颈癌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疼痛护理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睡眠质量。

    作者:鲍慕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推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共10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66例,开腹手术38例。囊肿直径4.0.0-10.0cm,其中44例为双侧囊肿。比较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上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共3例,1例为腹腔镜组,另2例为开腹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医生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其在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方面较开腹手术优势突出,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预防体位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结果本组病人通过积极治疗和循证护理,均未出现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祥英;周木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6例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讨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的基础上严密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9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严密的观察和监护、精心的护理、健康的宣教指导,才能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进行抢救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病情好转。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及其应对方式

    随着当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各方面和病人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理工作充满高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处于持续高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护士的个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也影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为了减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让其更好的工作。需要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领导者在平时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护士的压力,另外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孟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32例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3月采用小骨窗开颅加双侧脑室引流治疗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术式能使脑内及脑室内血肿清楚迅速,脑室引流时间短,颅内感染率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不高。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血肿,双侧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早期足量注入尿激酶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简廉高效方法。

    作者: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式剖宫产手术432例分析

    目的:我院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切口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3cm,仅切透皮下脂肪,直达筋膜,将筋膜切一小口,横向撕开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选择可吸收线150cm长的圆头针连续锁扣子宫全肌层,连续缝合腹膜层、筋膜层,不缝合皮肤与皮下脂肪,用皮肤缝合器直接粘贴于腹壁切口上下缘,调整缝合器上下缘间距对合腹部切口,与传统的改良式下腹弧形切口剖宫产术相比。结果新式剖宫产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进食早、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壁光滑无瘢痕,伤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新式剖宫产更接近自然,将损伤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何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用我院58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作为研究资料。结果在所有患者经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55例,占94.8%;好转3例,占5.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安全、微创、疗效好。

    作者:任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肠外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并发肠外瘘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防治。方法分析2008年5月以来在我院进行阑尾切除术后出现肠外瘘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结果回盲部炎症、医源性损伤以及肠梗阻是常见原因。结论有效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预防是关键。

    作者:林茂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10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2克(或遵医嘱)一日一次,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5ml一日二次(或遵医嘱),为治疗组(55例);另一组单用蓝芩口服液注射液5ml一日二次(或遵医嘱),为对照组(56例),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改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用蓝芩口服液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

    作者:李世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胃癌的病死率及发病率极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1]治疗胃癌的一般方法为手术治疗,且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对治疗胃癌方法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且实施于临床。微创与D2根治术均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坚持手术结合化疗的方法也经临床践行证明其可行性及优越性。[2]下面对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出以下综述。

    作者:黄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8例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症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病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知,患者并发症多是消化道出血、体温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病情会引发并发症,例如高热和呼吸窘迫等,死亡率高,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电透下手术X线辐射量的监测与评价

    目的:测定移动X光机X射线辐射量对骨科OUR操作人员(主要是女性)敏感器官如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卵巢、性腺的影响,从而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样本均衡设计,模拟OUR不同条件,通过女性仿真体模以热释光剂量计测定各器官辐射吸收量。结果 OUR中不同距离、受照时间、工作电压电流、防护状态下不同器官的辐射吸收量均值存在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辐射损伤方面,骨科OUR操作对医务人员是相对安全的,特别是在连续透视时间小于30秒,距管球距离大于1米的情况下。②骨科OUR操作中,医务人员的 X射线平均空气吸收剂量具有与距管球距离、连续照射时间、X光机工作条件和防护用具使用均呈相关的特点。③骨科OUR中 X射线辐射量对女医护人员卵巢的影响并不大,明显低于对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和性腺的影响。

    作者:丰景斌;陈鑫;张旭东;赵俊生;王晨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P<0.05,;观察者经舒适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 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施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翠娟;高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关联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患,通过彩超对其颈部动脉后壁进行检测,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则对斑块成形情况进行分析;另外,设立80例未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对照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患的颈部动脉后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斑块出现概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患病组的斑块在颈动脉分叉处为常见,但这一点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几率显著高于非患病患者,另外,彩超检测的技术使得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判断与分析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

    作者:赵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0例脓毒症与血小板增多关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小板增多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SICU的脓毒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进行22项5类血细胞分析,同时采用阻抗法检测这60例脓毒症患者在第3、5、7、10天的血小板计数( PC),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和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PC都低于正常标准,死亡组患者的PC各时点都低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的PC在第三天开始下降,但在第7和第10天持续上升(均 P<0.01)。死亡组患者PC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脓毒症与血小板数量增多存在关系,血小板数量增多则脓毒症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下降则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可以成为反映脓毒症病情的一种可靠的手段。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TURP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即微创TURP)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98例高危前列腺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患者的治疗中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治疗效果好。结论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安全可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豪亭;柏四美;丁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