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辉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方法对48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重点加强并发症的观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直肠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夏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分为两组,各68例,研究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传统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产后2h的出血量、子痫发生率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经阴助产率、剖宫产率和产后2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子痫发生率为1.47%,产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64%,对照组的子痫发生率8.82%,产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0.2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围生期持续进行护理干预,可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机率,降低患者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产妇生命。
作者:汤秋华;申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采取左卡尼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可以获取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接确诊并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B组在临床上使用常规治疗方法,A组以B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同时再使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将 AB 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B组总有效率为77.77%,经过比对,A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另外AB两组患者的每项心功能参数和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的参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并且A组显著大于B组。结论采取左卡尼汀方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起到改善的作用,给其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桑小溪;田秋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F(芬太尼)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B(布托啡诺)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两组均在1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效果满意两组相比无差异,但呼吸抑制、呛咳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复合布托啡诺呼吸抑制、呛咳发生率更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王文珠;王冉;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外科病房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13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评分为88.4分,观察组的护理评分为98.7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收治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后用药、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均痊愈,术后视力>0.6者100例,0.6-0.4者44例,<0.4者6例。结论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居第二位。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发现时已多为浸润癌。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普及防癌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减少宫颈癌发生的优先措施。为促进宫颈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存和生活质量,结合临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对妇女实施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秀菊;赵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干眼病的病因、分类、诊断治疗、预防方法。方法运用药物对症治疗、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手术阻塞泪点等方法综合治疗干眼病。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干眼病,注重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促进干眼病人的健康恢复。
作者:刘戎;杨继明;杨开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的急症,常为单侧出血,多见间歇性反复出血,或短期内的持续性出血,甚至大量出血。频繁或持续性出血过多会导致患者贫血、休克、甚至死亡[1]。我院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止血,并进行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鼻出血患者69例,其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22-73岁;间歇性反复出血58例,短期持续行出血8例,大出血3例。其中68例治愈,2例出院后二次鼻出血入院,1例死亡。
作者:代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9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和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土霉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确定溶出时间及限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XC第二法,采用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土霉素的加样回收率为96.9%,RSD为0.12%(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郝建明;杨克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卒中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质量降低,出现烦燥、抑郁、绝望等心理变化[1]。此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直接影响他与医院治疗,护理的配合,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现代护理观出发,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护理的影响,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健康,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作者:李德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PICC临床应用中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钢针或留置针输液,观察组行PICC。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2例1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96.30%,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PICC可有效缓解病痛,帮助治疗效果提升,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控制到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昌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与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情况进行对比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对比,观察组在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成功率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要比传统手术治疗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宫腔镜手术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所实施的放化同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医院32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对其采取放疗和化疗同步实施的方法予以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3例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63%。结论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的方式进行治疗。使上腔静脉综合症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赵月霞;刘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硬化大出血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奥曲肽、奥美拉唑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血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止血快、再出血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又称肝性昏迷,主要是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分为急性与慢性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提出的假说主要有:氨毒性学说[1]、假性神经递质学说[2]和 r-氨基丁酸(GABA)学说等。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后阶段,肝性昏迷实质是肝功能衰竭的终临床表现。治疗肝性脑病的基本策略是寻找、祛除或治疗诱因,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丽丽;张晓光;韩淑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8周中期妊娠,不同给药方式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照组:米非司酮总量150mg,入站早晨8:00口服米非司酮50mg,间隔12小时再次口服25mg,连用2天,第三天早晨6:00,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米非司酮总量150mg,入站早晨8:00口服75mg,间隔12小时,再重复一次,第二天早晨6:00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间隔3小时,根据宫缩强弱和宫颈条件是否采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200-400μg阴塞。结果观察组在引产成功率,妊娠物排出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解决了孕妇反应用药繁琐,住站等待时间长等问题。结论联合用药比单纯用药效果好。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专科班为研究对象,采用 PBL教学方式的班级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种教学效果的教学结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总结观察组学生对 PBL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期末临床诊断学学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反馈评价中有80.4%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有81.1%的学生对PBL教学方式感兴趣,有70.5的学生表示很好的锻炼了其学习能力。结论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的,值得在教学领域推广。
作者:张正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