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西提·沙买提
本文对VSD的材料和使用作了介绍,并提出了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雷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伴有多种并发症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6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分析其外科治疗效果。结果52例老年肺癌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2里,高血压21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肺气肿3例,冠心病7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为51例,其中全肺切除为9例,肺叶切除为42例,剖胸探查为1例。术后见有并发症者为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96%,未有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年龄不应作为老年肺癌患的手术绝对禁忌证,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能够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黄小龙;宋之昭;吴西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使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来3年我院接收确诊且进行治疗的4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即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临床上采取热毒宁方案开展治疗,B组在临床上采取利巴韦林方案开展治疗。比较和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地大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结论临床采取热毒宁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是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窦如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充分理解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并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渗透到医院管理中,对医院推行人性化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实行人性化服务,医院管理的质量显著提高,而且患者的服务满意度也不断提升,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医院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效果显著,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胡彩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在蜘蛛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2例,利用CT成像技术对患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的成像扫描,明确患者的病因。结果在这42例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有23例的患者为自发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19例患者为外伤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结论 C T成像的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蜘蛛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是非常值得临床应用的。
作者:乔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使手术切口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福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患者的减压窗张力显著下降,偏瘫及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GCS评分明显提高,全脑室系统尤其是侧脑室明显缩小。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
作者:郑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原支原体肺炎,MP)疗效。选择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病例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序贯治疗,观察其治疗后咳嗽缓解,退热时间,肺部罗音消失等。结果红霉素组在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阿奇霉素组。
作者:王凤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给予单纯贝那普利治疗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向新;李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不但有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的操作,还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心、肺、脾、肝和肾等多个重要脏器的影响。对于有多个或者单个脏器有功能障碍的胃肠外科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要尽早给予器官的体外生命支持。实施体外生命支持不仅可以减少脏器的负担有利于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增加救治的宝贵时间,从而提高了胃肠外科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阎雷;张克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臭氧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选择臭氧液治疗,对照组24例选择传统的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26例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的总有效率(70.8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臭氧液,可提高总有效率,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研究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来20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了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检查的区别。
作者:曹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破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采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的严重眼球破裂伤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均得到成功保留;术后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平复者7例,视网膜复位不佳者2例,未能窥清眼底者1例;与术前相比,7例患者视力有所提高,3例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善;随访2年,1例患者眼球有轻度萎缩。结论患者发生严重眼球破裂伤时,只要正确及时地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不仅能够避免患者眼球的盲目摘除,还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后对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和2012年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Ⅰ类手术282例,抗生素使用率100%,切口感染率0.35%,2012年Ⅰ类手术259例,抗生素使用率28.96%,切口感染率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后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并未增加,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抗菌药物在患者围术期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刘彩;周惠茹;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46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大直径≥8cm,子宫体积>12孕周)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8mim,术中出血量平均86ml,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应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合适于儿童的防龋剂,降低儿童乳牙龋患率。方法采用莱可丽牌氟化泡沫,每年使用两次,对524名儿童进行防龋实验观察。结果实验前两组儿童龋患率及龋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新龋患率实验组明显低对照(X2=10.7,P<0.01)龋均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55.6%,新龋增长率实验组(25.6%)明显低于对照组(60.5%)。结论氟经泡沫对乳牙防龋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剂,适用于儿童。
作者:陈玉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怀牛膝与川牛膝临床应用的异同性,提高药效,避免混淆误用。方法通过怀牛膝与川牛膝药物的产地、性状、功效及主治进行鉴别二者差异性与相同之处。结果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功效中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临床具有差异性,不可代替互用。结论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治疗中虽然功效具有相似,但在临床证候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证候区别运用。
作者:徐英姿;王福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脑外科护理的潜在等闲的防范能力。方法采用统计归纳法,对120例脑外科患者的资料,归纳出风险产生的因素,确定对风险的防范。结论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作者:肖兴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胫骨远端骨折治疗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残率高。国内外对胫骨远端骨折在并发症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诸多改善。本文综述了并发症分型及防治方面的进展。
作者:蒙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菌体裂解法来对结核杆菌进行研究,分析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痰液标本。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结核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取患者清晨第一口痰液作为痰液标本,首先去除痰液污染,并将去除污染后的标本放置于37摄氏度常温下。然后,将噬菌体放入标本,并放入100μL的强效病毒,充分震荡,静止,混合体积为5毫升的Medium plus。后,向平板中加入液态琼脂胶,混合均匀后放置于37摄氏度恒温条件下,静止一夜。采用噬菌体法测定结核菌数量。并采用菌体裂解法检测痰液标本中病菌的阴阳性。结果该法对于肺结核的检出概率为64.5%,而传统涂片对于肺结核的检出率则仅为30%上下,可见裂解法对于肺结核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涂片法。正常情况下,涂阴培阴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21.6%,可以更好的代表检查的真实结果。该法报告的时间为两至三天,远远小于培养痰液标本的时间。结论菌体裂解法可以很好的节约时间,且检测结果准确,是一种很完美,且颇具研究前景的检测方式,该法对于细菌检查及治疗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同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医学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光来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