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余晓齐;赵江瑞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状态,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第六次人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13.26%,已超过1.7亿,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许多老年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老年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心理因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在职培训老师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护士在职培训老师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制定临床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名护士在职培训老师采用培训质量评分和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对护士在职培训老师参加临床实践前后的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护士在职培训老师认为参加临床实践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于护理事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存在角色冲突、时间冲突、护理工作繁重及缺乏适当激励机制的问题.结论 建立科学、健全的护士在职培训老师参加临床实践管理制度及评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应实行个性化的临床实践,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临床实践的发展.

    作者:吴艳丽;黄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通过讨论对由于脑卒中而导致偏瘫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所产生的效果,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从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的80例脑卒中而导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另一组为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采用分级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分级比较表明,两组患者上下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的康复护理对于偏瘫的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偏瘫患者中推广.

    作者:喻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杂志,尽量全面地把米非司酮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汇总起来.结果 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效果也不一样,需要我们去谨慎应用.结论 通过汇总,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应用,依据实际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邝小静;李资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进修医师的系统培养

    超声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对在职超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制定系统合理的进修培养计划是每一位带教医师面对的课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在超声进修医师的系统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易惠明;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进一步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19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诊断依据,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恢复快,出血少,值得推广.

    作者:邹红缨;丁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卡尼汀在老年CHF患者中具有可靠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外力·阿不都米吉提;木也赛尔·怕哈尔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伤性昏迷患者38例的急救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性昏迷患者3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外伤性昏迷患者护理重在及时进行病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随之变化的观察,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对症护理方法地处理.3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32例,抢救成功率为89.47%,死亡4例,病死率10.53%.结论 对于外伤性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而且要有勤于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运用护理知识有效抢救护理患者,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郜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社区康复护理

    社区康复护理使脑卒中从封闭式的医院专业护理走向社会、走向家庭,把专科护理知识传授给社区护理人员,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顺利地从医院延伸到社区.

    作者:王秀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药疹1例

    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其中,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成都军区总医院感染呼吸科2011年2月收治了l例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患者,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何烨颖;陈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保和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便秘8例

    糖尿病性便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通过辨证,运用保和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患者8例.

    作者:锄景文;汪研霞;金香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病理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病理学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传统教学必须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作者:马丽亚;季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儿科护理的风险与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医院各方面的形象.但是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也存在许多的风险.为了保障医院护理的质量,维护医院的服务形象,有必要对护理工作进行风险管理.医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用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制度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医护人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提高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本文从当前医院中主要影响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出发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并且就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作者:盛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建钛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重建钛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 人为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分离修复后予重建钛板固定,采用32排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14.11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修饰后构建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入有限元的后处理模块,通过应力、应变云图等观察骨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 应力相对集中于钢板左侧端第三孔的内侧骶骨端,因此钢板左侧端第三枚钢钉处为易断裂处;外侧髂骨端应力分布小,4枚螺钉尖应力小于钉与板间的应力分布.结论 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重建模型,测定应力、应变,通过模拟更准确地分析出固定方法的可靠性,为骨盆骨折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有限元法可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分析精确度.

    作者:刘晓雷;李保良;王建民;孙永建;王虎;孙景福;吴任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及血压控制的探讨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高血压病,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将我科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需要服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出院后继续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家庭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在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和血压控制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认知、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血压控制良好,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实验研究的患者年龄在55-85之间,两组患者年龄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以后,出院时间比较早,住院时间短,而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8.7%,然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8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骨折愈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更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祁新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效果,为该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第一组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饮食指导,应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等.一组、二组、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应用他汀类药物.观察一组应用氟伐他汀,观察二组应用辛伐他汀,观察三组应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前后,研究所有患者在TG、TC、hs-CRP、LDL-C、HDL-C、IMT、颈动脉斑块大小等指标上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的TG、TC、hs-CRP、LDL-C、HDL-C、IMT、颈动脉斑块大小均出现了显著变化,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上述三组的变化幅度之间的比较差异P均>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的变化不明显,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振强;李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香菇多糖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综合分析40例采用香菇多糖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009年-2010年内由于原发性胸腔恶性肿瘤或者转移性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到本院治疗的患者,采用香菇多糖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经过胸腔内注射香菇多糖治疗后,均得到了控制,虽然程度大小不同但原有的症状和病痛都得到了缓解.结论 注射后若患者胸闷等症状减少,胸水量明显降低则证明治疗有效.香菇多糖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上.

    作者:朱志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88例治疗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后粘连的发生情况,探讨产妇二次剖宫术粘连的处理方法,提高术后防治粘连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横切口,对照组传统切口.采用0号可吸收缝合线.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发生粘连及愈合情况.其余各种手术和传统手术方法一致.结果 观察组88例中有32例发生粘连,发生率为36.7%;对照组44例中发生粘连为20例,发生率为45.5%.发生率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术后,手术的粘连发生率降低,对产妇健康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吉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4-C6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36例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 总结C4-C6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36例C4-C6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结果 表明,术后四个月有29例患者的肌力和感觉恢复正常,能够独立下地行走,生活自理;其余7例患者的肌力和感觉有明显的好转,但尚不能下地独立行走.术后9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均可独立行走.结论 对C4-C6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患者实施科学的、合理的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明显促进其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赵佳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和总结了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作者:李亚群;曲晓红;乔玉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