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

刘佳宁

关键词:老年人, 骨质疏松的防治
摘要:现今社会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在康复医疗实践中,笔者发现高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逐年增多,此疾病不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骨质疏松(OP)为一种代谢障碍疾病,患者的骨组织出现了结构的改变,有文献统计称此疾病在我国高发,每14人中就有一人有一定程度的此疾病表现,此疾病的发病年龄多为高龄患者,50-60岁人群有21%的几率发生此疾病,60-70岁人群有58%的几率发生此疾病,70-80岁人群有100%的几率发生此疾病[1],可见此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发生几率也明显上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分析

    目的 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并发症50例病例资料,另选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且伴随并发症病例资料,分析这100例病例资料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解春洁;王春霞;金香实;魏学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口气管插管两种不同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体会

    目的 探讨甲硝唑溶液加碘伏擦洗及常规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组经口气管插管的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试验组除在对照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加0.5%碘伏擦洗法,两组进行口腔护理比较.结果 试验组口臭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选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加0.5%碘伏擦洗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症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陈小梅;敖丽冰;郑海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残根残冠保存治疗后修复牙及牙列

    目的 探讨老年人残根残冠保存修复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326名老年人、596个残根残冠牙做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后应用桩冠、核桩铸造冠修复牙体,利用修复后的残根残冠作基牙,修复缺失牙.结果 固定修复206件,活动修复317件,覆盖义齿183件.通过1-10年临床观察成功率达87%.结论 老年人残根残冠不用拔牙,保存治疗后修复牙及牙列,简单易行,舒适美观,易被老年患者接受,是可行的修复方法.

    作者:谭小尧;冯辉;王蕾;萧雅一;罗智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怎样在骨科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目前,由于随着我国医改有关要求的规定的实施,提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要坚持以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有关规定,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努力为人民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优质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应用的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周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16例报告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成因与处置方式.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发生的1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诱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过度肥胖、高频电刀频繁使用与术中机械刺激以及患者自身体质等方面,16例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15例痊愈,1例实施Ⅱ期缝合住院7d后办理出院手续,未出现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不同原因,通过科学使用电刀、运用多源频谱仪理疗、规范手术操作以及局部加压包扎等方式实施干预,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

    作者:李晓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明确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李亮;王恩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探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成本核算,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推进医院经济发展与管理的必然趋势和手段.本文阐述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及开展医疗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主要对策,为医院向正常管理轨道迈进提供参考.

    作者:孙庆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垂直传播与非垂直传播慢性乙肝患者对拉米夫定片抗病毒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垂直传播与非垂直传播两种不同传播方式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86例,按照传播方式分为A组(垂直传播)82例和B组(非垂直传播)104例,均使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12个月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的转阴率、病毒变异耐药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12个月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的转阴率明显低于B组,病毒变异耐药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的长期免疫应答疗效明显比非垂直传播的患者要欠理想,且病毒变异耐药发生率更高,因此,临床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春平;郭超;李慕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护理手段,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12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向对照组的60例提供常规护理,向观察组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并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病患,112例痊愈出院,进行远期随访,无一例出现后遗症;余下8例在出院后,表现出多种后遗症,其中4例智力低下,1例脑瘫,2例听力障碍与视力减退,1例癫痫.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表现出显著的不同,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恢复速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家属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有效提升治疗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与护理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龙希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及措施

    近些年,我国为创建卫生城镇,加大了对城镇卫生安全的管理,尤其是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本文就我国城镇的食品安全卫生现状、主要的食品污染途径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本文能够对改善我国城镇食品安全卫生状况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蔡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议妇幼保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缺陷及改进对策

    妇幼保健档案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妇幼保健工作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葛成霞;张文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

    目的 探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进行体位护理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进行体位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术前训练以及术中体位护理,研究组患者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躯干皮肤压伤以及面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舒适且有效的体位护理对于保证手术顺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体位护理不当所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何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颈环扎术后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方法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有价值的手术干预[1],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0.1%-2%[1],在妊娠16-28周习惯性流产中占15%左右[1].往往在妊娠中期出现宫颈管缩短,宫口扩张,羊膜囊膨出或破裂,引起流产或早产,胎儿无明显异常,给孕妇的生理及心理上造成严重创伤.我科于2010年2月收治一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而致先兆流产的孕妇,行急诊宫颈环扎术,术后根据孕妇的情况给予评估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灵芝;聂瑞萍;韩玉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从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收治乳牙牙髓炎的20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00例患儿(共121颗患牙)给予空管用药治疗,对照组的100例患儿(共117例患牙)给予根管填充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0.1%,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89.8%,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牙牙髓炎患儿来说,采取空管用药治疗与根管填充治疗效果相似,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是合理、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危险因素评估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危险因素及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3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中,母体因素有6例(16.66%),非母体因素有30例(83.33%).结论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有诸多危险因素,做好相关评估有利于做好充分的产前检查和产后预防工作,保障围生期的孕妇和新生儿健康,大程度地减少低血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左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谈谈输卵管结核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输卵管结核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四顾性分析诊断输卵管结核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泛影葡胺造影进行诊断及分析.结果 对本组19例输卵管结核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输卵管结核的首选方法之一,诊断明确后,进行对症有效治疗,均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0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防治分析

    目的 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防治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进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左下腹壁于盆腔放置引流管治疗,而对实验组中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三管引流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吻合口漏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切口感染患者有6例,占10.00%,吻合口漏患者有5例,占8.33%;而实验组中,切口感染患者有5例,占8.33%,吻合口漏患者有1例,占1.67%;即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没有差异,p>0.05,而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吻合口漏情况较好,p<0.01.结论 为防止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情况,应对直肠癌患者进行三管引流处理,对于减少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付作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格林-巴利综合征为神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四肢松弛性瘫痪,周围性感觉障碍和延髓性麻痹等,重型可对患者的呼吸肌有所累及,致使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从而导致其死亡,给予患者进行急救需对其切开气管给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而给予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22例气管切开的格林巴利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莺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临床体会

    通过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分析,依据每个不同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给予不同护理措施,探讨脑出血的的护理措施.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保和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便秘8例

    糖尿病性便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通过辨证,运用保和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患者8例.

    作者:锄景文;汪研霞;金香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