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蓄电池制造业工人铅暴露及血铅影响因素分析

李辉霞;彭言群

关键词:蓄电池, 血铅,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蓄电池制造行业铅污染状况,分析接铅工人血铅影响因素,为铅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生产车间铅烟铅尘浓度检测和接铅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血铅水平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生产车间铅尘、铅烟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均数为分别为0.191mg/m3、0.067mg/m3,超标率分别为41.67%、18.75%.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工龄、抽烟、饮酒、工作所在部门、工种均是接铅工人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饮酒、工种是血铅水平等级提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铅尘、铅烟重点超标岗位的治理.铸造/铅粉、裁减、研磨、焊接等工种的男性接铅工人为慢性铅中毒的高危人群,提倡戒酒,加强个体防护.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病房防止医院感染

    新生儿自身免疫能力较低,而医护人员、探视人员以及医院本身的环境都有可能造成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儿与早产儿等易感人群在分娩之后院内感染.同时,新生儿感染之后的病情发展快,病情容易迅速发展为危重,再加上新生儿器官发育未成熟,血脑屏障功能还不健全,不能言语,这也给医院的护理操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新生儿科病房的医院感染防治成为了当前新生儿科病房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感染防治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作者:唐群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HIV抗体快速检测现状及其推广应用

    快速检测作为一种快速、简便、高敏感性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已经成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尤其是检测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方法.本文对2004-2008年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试剂临床质量评估及部分地区HIV抗体快速检测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推广应用,实现扩大HIV抗体检测覆盖面,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率的目的.

    作者:韦兴强;韦东禄;邱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消毒方法对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的消毒效果,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将三个病区192个氧气插孔分为两组各96个,分别用0.5%碘伏和75%酒精消毒后采样,观察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均达到标准要求,未检出致病菌,0.5%碘伏消毒后无菌率达95.8%,75%酒精消毒后无菌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效果佳,操作方法简便,建议临床使用.

    作者:欧阳瑞霓;刘来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8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方式及其频度等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是5.32天,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炎琥宁、氨溴索等,抗菌药物的合理、基本合理使用约占76.2%,不合理使用占23.8%.结论 妇科围手术期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综合分析、全面衡量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探讨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病变,以进行性记忆、判断、计算、识别、语言、思维能力减轻,个人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我科近2年对5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探讨.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议医院统计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和作用

    本文主要讲述了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的作用: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给登录者带来的便利;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

    作者:王林峰;车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ⅠA1期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76例IA1期宫颈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0%,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同样有效,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而宫颈锥切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复发少的优点,3年无瘤生存率与子宫全切治疗无明显差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曲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影响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32例HIE患儿,随机分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次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干预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儿预后的总有效率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MDI及PDI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HIE预后有明显影响,可减少智能发育与伤残程度.

    作者:张有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颅多普勒分析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血流灌注改变规律

    为探讨急性一氧化碳轻、中、重度中毒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规律,回顾分析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13例轻度CO中毒中9例Vm、Vd增高,大部分PI下降;5例中度中毒Vm、Vd轻度下降,PI、RI大部分升高;2例重度中毒Vm、Vd明显降,PI、RI升高;大部分患者频谱形态出现异常.利用经多普勒TCD对CO中毒患者的检测,可为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萍;张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 临床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派瑞松乳膏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与单用派瑞松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艳云;田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42例原因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共行血液透析21929次,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2例老年患者共发生296例次并发症,并发症的次序依次为低血压126例次(占42.57%)、高血压56例次(占18.92%)、低血糖52例次(占17.57%)、心律失常34例次(占11.49%)、心力衰竭19例次(占6.42%)、消化道出血9例次(3.04%).结论 做好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分析并及时治疗对保证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丹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1](英文,简称CHD)是以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激动,烦躁,应付能力差,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症状的精神障碍.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生理等因素,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翁海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平均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教育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患者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现各种常见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治疗组接受一段时间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常晨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误诊进行分析,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方法 28例均通过痰直接涂片、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涂片,取分泌物培养,活检找结核结节.结果 经确诊全部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结论 对反复间断咳嗽的患者应尽早地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陈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护理培训现状

    自2003年非典(SARS)暴发以来,全球卫生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格外关注,在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亦加大了对各级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的力度.社区护士是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时间的接触者[1],他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直接关系到后续救治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更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功能的重要群体[2].

    作者:王晶晶;赵要松;刘桂萍;马玲;吴国华;陈颖;孙树;王聪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3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9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6例宫颈癌患者85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11例患者采用放射等非手术治疗,随访2-5年,7例原位癌5年生存率为100%;78例鳞状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85.9%;11例腺癌5年生存率为81.8%.结论 治疗宫颈癌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方法,正确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以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敏;翟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年轻高血压患者(15-4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实施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同时应用CP进行管理,进行CP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年轻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年轻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尽早规范治疗,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常虹;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家庭用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同时,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对药物的治疗目的 、服药时间和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从而影响了用药的安全与治疗,因此老年人家庭用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武铁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这即为医院带来的压力,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动力.医疗管理人员需面对这一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对医院的管理及发展提出创新思路,有效提高管理效能.本文对现今医院的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提出建议.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降压观察

    目的 认真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对我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11.30-2012.05.30,这段期间来我院诊治的年龄在45岁以上的90例高血压患者,悉心对他们进行了心理疏导、知识的普及、饮食的干预、运动的干预、用药的干预等相关护理措施,对干预前后做好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所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高血压的饮食、体重以及疾病知识的掌握都有明显的好转.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以及改变不好的生活方式,并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